-
公开(公告)号:CN1160276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353604.5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用能楼宇能耗监控系统及节能效果监测方法,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一种智慧用能楼宇能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表现层、应用层、信息资源和数据层以及控制层;所述表现层包括有权限登录管理模块;所述应用层包括有数据及信息管理模块、分析展示模块、信息服务模块和后台管控模块;所述信息资源和数据层包括有信息资源管理模块和数据库模块;所述控制层包括有耗电控制子系统、给排水控制子系统、燃气控制子系统、其他能源控制子系统、网络基础子系统和收费子系统;还提出了智能楼宇能耗监控系统节能效果监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使用能耗监控系统前后的技能效果评价,同时提出有效的改造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582429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17904.5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智慧用能系统的便携式智能采集器,包括两组安装架,两组所述安装架之间固定安装有智能采集器,所述智能采集器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和信息输出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和信息输出模块内分别连接有信息采集单元和信息输出单元,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和信息输出单元接线位置均设有用于保护接线头的辅助组件。该用于智慧用能系统的便携式智能采集器,通过将橡胶套环的两端分别塞入两组扇形环的环形槽内,且扇形孔的角度为280°~320°,使得线缆不会掉落,从而使得橡胶套环对穿过扇形孔的线缆进行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82429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1417904.5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智慧用能系统的便携式智能采集器,包括两组安装架,两组所述安装架之间固定安装有智能采集器,所述智能采集器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和信息输出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和信息输出模块内分别连接有信息采集单元和信息输出单元,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和信息输出单元接线位置均设有用于保护接线头的辅助组件。该用于智慧用能系统的便携式智能采集器,通过将橡胶套环的两端分别塞入两组扇形环的环形槽内,且扇形孔的角度为280°~320°,使得线缆不会掉落,从而使得橡胶套环对穿过扇形孔的线缆进行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6222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421244.8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企业智慧用能专用系统,包括智慧云平台、有线监测模块、无线监测模块、环境监测模块、移动监测终端和服务终端,所述智慧云平台、有线监测模块、无线监测模块、环境监测模块、移动监测终端和服务终端与智慧云平台通信连接,还包括手机APP和WEB平台。该用于企业智慧用能的专用系统,通过对现有变配电系统功能模块进行重构、微服务化改造,构建智慧云平台,打造“服务终端+手机APP+WEB平台”的立体化综合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智能运设备资检、能效分析等一站式智能用电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7576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89463.9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电力系统的AI模型的生成方法及系统,属于AI模型的训练技术领域。所述生成方法包括:根据待识别的图像的标签分布选择用于训练AI模型的训练数据集;对所述训练数据集进行预处理,以增广所述训练数据集;采用增广后的所述训练数据集训练所述AI模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面向电力系统的AI模型的生成方法及系统,通过对标签分布选择训练数据集,然后针对选择的训练数据集结合AI模型的鲁棒性要求进行增广的预处理操作,从而使得训练的AI模型不仅能够满足图像识别的要求,还能够具有较高的鲁棒性。相较于现有技术单纯的通过精度预测的训练方式而言,本发明提供的生成方法及系统能够使得训练出的AI模型更加精准且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9651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251676.9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产业园区的企业用能画像及碳排放精准测算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产业园区内企业的用能数据、用能结构、用电性质、产业类别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建立精准的使用能源的用户画像模型;同时通过用户画像结合企业的生产、环保参数,依据不同的用电典型场景及用电分布、用电习惯进行细分建模,实现了对产业园区内企业的碳排放进行预估测算;最后研究了碳排放指标测算标准对于产业园区企业生产工作的影响,为产业园区用户提供了更精准的用能方案。本发明能够有效结合园区生产企业的碳排放指标,为园区用户制定特有符合各自特点的综合能源服务方案,实现用能单位、园区碳排放指标的达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11509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549342.3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全景展示的园区智慧用能管控平台,该管控平台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用户层,其中,平台层包括运行监测模块,智能运检模块,能效管理模块,增值服务管理模块,设备资产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统计分析模块,综合能源管理模块及调度抢修管理模块。本发明运用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依托“物联网+”概念,将园区各配电室的电力数据、环控参数、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集中采集和分析,能够提升供电设备实时运行监控水平,故障及时预警,实现用能监视和能效分析,为园区实现节能提供增值服务,同时实现电能质量监视,为厂区电能质量优化提供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459834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083379.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PC: H04B1/3827 , H04B1/3877 ,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巡检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移动作业终端,包括终端本体、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终端本体的侧壁,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由弯头、套筒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外壳组成,两个所述外壳相对的一侧共同连接有连接机构,传动机构用于连接手柄,使手柄旋转折叠在终端本体的一侧,且在旋转折叠时利用传动机构调整手柄的位置,所述外壳的边角处开设有斜面。该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移动作业终端,可以可以快速折叠移动终端设备的手柄,方便外勤技术人员携带,同时在抄录信息时,手柄可以稳固的支撑移动终端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55474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12595.7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三代卫星技术的电力数据通信装置,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北斗三代卫星技术的电力数据通信装置,包括:电力数据采集配电柜、降温设备、反洗机构,所述电力数据采集配电柜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电力数据采集配电柜下层安装有电力数据采集终端、北斗通信单元,所述降温设备安装于电力数据采集配电柜上层,用于对电力数据采集配电柜下层空间进行降温调节。本申请将电力数据采集终端、北斗通信单元等设备进行密封安装,减少尘土、露水或积水进行对设备进行损坏,采用降温设备与反洗机构连接配合,控制密封空间的空气流通以及冷却除尘,避免设备的高温损坏以及外界环境的干扰,确保稳定与长效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46855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13147.9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印章管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印章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和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在工作台本体的上端,所述工作台本体上设有打印机、文件柜、红外扫描仪、感应装置以及触控显示屏,所述箱体内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连接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连接有顶升机构,所述箱体的上端通过矩形通孔套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印章盒。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印章工作台,可以在智能印章工作台上密封存储印章,并且只需将印章放至存储盒内即可自行归位存放,同时也只能单取单放印章,进而避免了印章在使用过程中错乱丢失的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