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藻培养的有机碳源供给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844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95459.1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藻培养的有机碳源供给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微藻在污水中采用附着培养的方式进行培养,以超细纤维链条绳作为载体,以太阳光为能量来源,在20‑30℃的温度下进行培养;水力停留时间设置为3‑7天,将藻水混合液采用虹吸排水的方式周期性周期性排入中间储水池后连续供给给反硝化工艺单元,微藻在反硝化过程中作为碳源,发挥供碳功能,排水周期时间为6‑24h;本发明从附着培养和排水设备两方面出发,对微藻培养方式、出水方式进行设计,通过采用附着培养、虹吸排水的方式来实现较好的处理效果,使得有机碳源的供应更加稳定、持续,采用虹吸排水的方式能够顺利实现有机碳源的周期性供应。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堵塞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972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16993.2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堵塞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提取基质中的胞外聚合物;使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测定胞外聚合物,将胞外聚合物中腐殖酸、富里酸和蛋白质的最大荧光强度总和与多糖的最大荧光强度相加得到待测荧光强度;接着,分别计算人工湿地系统完全未堵塞和完全堵塞时的基质胞外聚合物的最大荧光强度总和;基于待测荧光强度与完全堵塞时和完全未堵塞时荧光强度总和之差的比值,判断人工湿地系统发生堵塞的风险。本发明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人工湿地堵塞情况进行探测及评估,实现堵塞状况的定量评价,且堵塞探测及预防方法快捷高效,适合推广。

    一种适用于人工湿地的基质材料、人工湿地系统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7216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96207.5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人工湿地的基质材料、人工湿地系统及应用。本发明采用超细纤维作为不饱和区填料,采用碳毡作为优良的电子导体,两者作为功能基质投加到潜流人工湿地不同部位。碳毡的筒状布置,增加其收集电子的有效面积,在高溶解氧区域,作为硝化反应产物的电子被迅速转移并消耗,刺激硝化反应的高效进行;此外,碳毡巨大的比表面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附着位点,可提高了湿地系统中微生物丰度。添加碳毡后基质吸附对总磷去除的贡献率较传统人工湿地大幅提升。

    一种同步回收污水中碳磷耦合自养脱氮的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7909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383030.5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同步回收污水中碳磷耦合自养脱氮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利用絮凝剂将待处理污水中的碳磷转入污泥中;将污泥污水进行泥水分离,将部分污泥进行回流,重新与絮凝剂协同对污水进行絮凝;污水中的氨氮在亚硝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菌的作用下转化成氮气和硝态氮。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碳磷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强化脱氮无动力复氧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45958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55455.2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化脱氮无动力复氧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应用,所述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湿地床体,与湿地床体连通的注水部件和排水部件;所述湿地床体还设置有曝气部件;其中,所述排水部件包括集水直管和出水渠,所述集水直管呈倒U型设置;所述曝气部件包括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埋设于湿地床体内部;且导气管管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曝气部件还包括一对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竖直设置,所述通气管一端与导气管一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湿地床体外部。其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脱氮效果差、能耗高、运行费用高等缺点,可实现无动力运行,同时脱氮效率大幅度提高,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微藻-潮汐流潜流湿地强化水体污染物净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288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48162.X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藻‑潮汐流潜流湿地强化水体污染物净化装置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处理污染水时,将污染水从微藻生长区顶部通入,流经微藻生长区时,微藻同化吸收污染物,并提供富氧环境;污染水流经湿地基质填充区时,水流中携带的新鲜高活性微藻与细菌形成藻菌共生膜,对污染水进行强化净化;净化后的水自出水口流出;在对污染水进行净化过程中,周期性调整微藻生长区水流速度,对附着生长的微藻进行周期性冲刷,使其随水流进入湿地基质,以补充微藻。

    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净化的微藻培养池-人工湿地耦合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3587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396200.3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净化的微藻培养池‑人工湿地耦合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串联的微藻培养池和人工湿地;所述微藻培养池中设置有微藻捕获填料,微藻捕获填料捕获微藻后得到的含藻水通过连通人工湿地,捕获的部分微藻利用导流管通入人工湿地中远离液面的缺氧反硝化功能区。以污水作为培养基在微藻培养池中实现微藻的培养和污水的净化,将微藻培养池中80%以上的微藻生物质进行低成本回收,部分微藻通入人工湿地中远离液面的缺氧反硝化功能区,裂解的藻细胞作为碳源促进湿地中的反硝化作用;实现了污水中部分营养物质的资源化,以无能耗的方式解决了人工湿地的补氧问题及碳源缺乏问题,提高了总氮、总磷的去除率。

    一种回收污水中碳氮磷资源的低耗绿色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367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84139.0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回收污水中碳氮磷资源的低耗绿色系统及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微氧生物吸附池、斜板沉淀池和微藻培养池依次连接;所述微藻培养池中的跑道塘以共壁方式连接;所述微藻培养池底部的曝气装置采用微纳米曝气管,基于该系统,采用微氧生物吸附‑微藻培养的耦合工艺方法。该方法能在低能耗、无化学药剂添加、无二次环境污染的条件下,通过回收剩余污泥和微藻生物质的方式实现污水中碳氮磷资源的回收。

    一种强化污水中溶解态碳源回收的装置、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8729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73296.1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污水中溶解态碳源回收的装置、方法及应用。该装置包括物化回收池和生物回收池;物化回收池,所述物化回收池通过絮凝沉淀作用回收污水中颗粒态和胶体态碳源;生物回收池,所述生物回收池利用微生物的同化转化过程回收溶解态碳源;物化回收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物回收池中回收溶解态碳源。该装置通过物化回收池能有效回收污水中的颗粒态和胶体态碳源,同时使物化回收池出水的碳源以溶解态为主,加强了生物回收池对溶解态碳源回收的针对性,使溶解态碳源的回收效率显著提升,整体提高了碳源的回收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