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膜气液混合换热吸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25504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21659.2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C1/00 B01D53/78 F28C1/08 F28C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流膜气液混合换热吸收装置,包括一个气体室,在所述的气体室的下部设有气体进口和液体出口,上部设有气体出口;在所述的气体室内水平设有与其内壁相连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的上隔板和下隔板形成一个液体室,在气体室上设有与液体室连通的液体进口;在所述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上插装有旋膜管,所述旋膜管位于液体室的部分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孔,且沿着旋膜管外壁到内壁的方向,孔的轴线向下倾斜。

    一种径向旋流除雾除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68052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819660.1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径向旋流除雾除尘装置,包括多个除雾除尘单元,所述除尘除雾单元包括中空的过流外筒体,外筒体内下部设有径向旋流叶栅,所述的径向旋流叶栅下部连接有烟气导流装置,烟气导流装置与过流筒体固定连接,烟气导流装置与过流筒之间的连接板上设有出水孔,过流筒体内壁上部出口设有挡水板;而本发明将径向的涡轮叶栅应用到旋流除雾除尘装置中,烟气经过径向叶栅后,所有烟气以相同的流速在过流筒体内高速旋转,烟气离心的区域为一个圆环形通道,烟气中所有的小液滴以相同的转速离心。因此本发明能够克服轴流叶栅所存在的缺陷,大幅提高旋流除雾除尘装置的脱除效率。

    一种半导体制冷辅助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560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93363.8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制冷辅助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及方法,包括冷凝器、换热器和半导体制冷模块,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设置在换热器的上端,制冷剂蒸汽经冷凝器初步冷却后,进入换热器,气相的制冷剂上升至半导体制冷模块后二次冷凝,重新回流进行循环,本发明增大了制冷剂的过冷度,从而增加制冷量,提高蒸汽压缩制冷系统的能效比。光伏模块可以利用太阳能通过蓄电池产生电,供给半导体制冷模块,从而实现了太阳能的利用。

    一种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01415A

    公开(公告)日:2003-03-12

    申请号:CN02135541.X

    申请日:2002-09-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该装置设有一、二两级惯性气固分离器,在低阻的情况下进行气固两级分离,形成脱硫灰的内外双循环的工艺,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二级惯性分离器为旋风分离器,入口装有浓缩器,出口形式为下排气形式。该装置脱硫效率高,脱硫剂利用率高,流动阻力低,防止粘壁现象发生,结构紧凑,便于安装。

    一种前置煤气化层燃装置及其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4196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79615.0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置煤气化层燃装置及其燃烧方法。本发明解决传统链条层燃炉高NOx、高SOx的排放问题,提高锅炉效率。它包括依次连通的煤斗、煤气化室和排焦管,煤气化室的顶部设有煤气管,煤气管内设有引射喷嘴,引射喷嘴通过引射风管道与二次风管道连通,并且,引射喷嘴与二次风管道平行,引射喷嘴的喷口朝向炉膛,二次风管道与煤气管呈上下平行设置,且两者均与炉膛连通;煤气化室的底部安装底部风箱,底部风箱与气化风管道连通,并且,底部风箱通过炉排I连通至煤气化室,炉排I向排焦管的入口方向倾斜布置;排焦管的入口安装有破焦机,出口位于炉膛底部炉排II的上方。

    一种旋风分离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01435A

    公开(公告)日:2003-03-12

    申请号:CN02135539.8

    申请日:2002-09-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气固分离及环保除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气固分离及除尘的旋风分离器。该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筒体和入口管道,其特征是在入口管道内侧面设置有百叶窗式浓缩装置,浓缩装置由2至6片的叶片组成,组装倾角α为15-45°,叶片倾角β为15-45°。气固两相流被浓缩装置浓淡分离后进入旋风分离器筒体时,就相当于增大了固体颗粒的分离半径,从而在流动阻力增加量很小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分离效果。

    一种管外降膜热管式吸收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41141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810979166.0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外降膜热管式吸收换热装置,包括吸收换热器壳体、吸收溶液箱、热管组件,热管组件为若干根热管,吸收换热器壳体的气侧进口和气侧出口分别设置在吸收换热器壳体相对的两壁,吸收溶液箱安装在吸收换热器壳体外部,每根热管通过吸收溶液箱插入吸收换热器壳体内,使每根热管分为内、中、外三段,内段位于吸收换热器壳体内,中段位于吸收溶液箱内,外段位于吸收换热器壳体和吸收溶液箱外,且热管与吸收换热器壳体的气侧进口和气侧出口的连线不平行;热管的内段外表面包覆润湿层,润湿层的一部分位于吸收溶液箱内,位于吸收溶液箱内的润湿层表面包覆多孔渗透层,形成润湿层的材料为润湿材料,形成多孔渗透层的材料为多孔渗透材料。

    一种新型径向旋流除雾除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6805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19660.1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4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径向旋流除雾除尘装置,包括多个除雾除尘单元,所述除尘除雾单元包括中空的过流外筒体,外筒体内下部设有径向旋流叶栅,所述的径向旋流叶栅下部连接有烟气导流装置,烟气导流装置与过流筒体固定连接,烟气导流装置与过流筒之间的连接板上设有出水孔,过流筒体内壁上部出口设有挡水板;而本发明将径向的涡轮叶栅应用到旋流除雾除尘装置中,烟气经过径向叶栅后,所有烟气以相同的流速在过流筒体内高速旋转,烟气离心的区域为一个圆环形通道,烟气中所有的小液滴以相同的转速离心。因此本发明能够克服轴流叶栅所存在的缺陷,大幅提高旋流除雾除尘装置的脱除效率。

    一种前置煤气化层燃装置及其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4196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179615.0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置煤气化层燃装置及其燃烧方法。本发明解决传统链条层燃炉高NOx、高SOx的排放问题,提高锅炉效率。它包括依次连通的煤斗、煤气化室和排焦管,煤气化室的顶部设有煤气管,煤气管内设有引射喷嘴,引射喷嘴通过引射风管道与二次风管道连通,并且,引射喷嘴与二次风管道平行,引射喷嘴的喷口朝向炉膛,二次风管道与煤气管呈上下平行设置,且两者均与炉膛连通;煤气化室的底部安装底部风箱,底部风箱与气化风管道连通,并且,底部风箱通过炉排I连通至煤气化室,炉排I向排焦管的入口方向倾斜布置;排焦管的入口安装有破焦机,出口位于炉膛底部炉排II的上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