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355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41238.2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1M8/04007 , H01M8/0662 , H01M8/10 , H01M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高效利用负碳排放发电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生物质气化装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阳极电解产物分为三部分,分别作为生物质气化原料、氧化剂和氧气存储;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产物与氧化剂燃烧做功后,一部分提供给生物质气化装置作为原料,另一部分提供给固体氧化物电解池作为电解原料;本发明通过BG‑SOFC发电系统和SOEC共电解系统的协调控制,该系统除可实现高效率发电外,还能对烟气中CO2和H2O以及其包含的能量充分回收,进而实现整个系统的负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487368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302468.0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蒸馏组件、混合式膜蒸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水处理领域,包括带有通道的壳体和位于通道内的微孔膜,微孔膜将通道划分为并行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内远离微孔膜的一侧、第二通道内远离微孔膜的一侧均设有凸起部,凸起部沿通道轴向依次布置有多个,形成作用于通道内水体的扰动结构;针对目前膜蒸馏组件稳定性差、能耗高和水处理效果差的问题,在带有通道的壳体结构内布置微孔膜进行水体的膜蒸馏,壳体对微孔膜结构进行加固,壳体结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部,利用凸起部对低温侧和高温侧分别进行水体扰动,从而提高水体所携带水蒸汽穿过微孔膜进入低温侧的效率,保证微孔膜对水体的蒸发过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3519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679977.5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闭式热泵干燥系统及方法,涉及热泵干燥技术领域,包括串联的多级热泵系统、与多级热泵系统相连的干燥室,每级热泵系统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干燥室出口与一级热泵系统的蒸发器之间设置空气冷却器;末级热泵系统的蒸发器后侧设置过冷器,各级冷凝器与蒸发器形成循环回路或经过冷器与蒸发器形成循环回路。本发明能够提高空气进入冷凝器的温度,使系统能耗减少,提高能效以及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27352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069896.1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冷热电和纯水四联供系统及联供方法,燃气轮机发电子系统被配置为将预冷后的空气及天然气充分混合燃烧所产生的能量做功发电;多效蒸馏子系统被配置为利用燃气轮机发电子系统排出的烟气的热量将冷凝水加热为过热蒸汽,所述过热蒸汽加热进口料液,所形成的蒸馏液作为纯水;复合发电制冷子系统被配置为利用多效蒸馏子系统排出的烟气的热量加热ORC工质,加热后的ORC工质用于膨胀做功发电,做功后的ORC工质进一步放热冷凝,产生冷水;供热子系统被配置为复合发电制冷子系统排出的烟气的热量加热水形成生活热水。本公开的冷热电和纯水四联供系统能高效梯级利用排气余热及余压,一次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且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450389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976732.3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1M8/0612 , H01M8/0668 , H01M8/04007 , H01M8/04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CO2零排放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系统通过纯氧燃烧方式的设置,配合CO2捕集结构的设置,避免了传统固体燃料燃烧产生气体中CO2浓度降低和富集能耗增大的问题,实现CO2零排放;通过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式制冷耦合式结构(ORC‑ARS)回收SOFC阴极排气余热,可实现供热、供电和制冷三者的同时联供,充分利用SOFC阴极产生的排气余热,回收热量,能量利用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42638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710076056.9
申请日:2017-02-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式动力和喷射式制冷复合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系统包括吸收器,其与泵相连;吸收器依次与回热换热器和锅炉相连;锅炉与精馏塔相连;吸收器还分别与蒸发器以及制冷热交换器相连通;精馏塔的塔顶分别与过热器和喷射器相连,从精馏塔的塔顶排出的一部分饱和蒸汽传输至过热器进行过热,过热后再进入透平进行膨胀做功得到乏汽,乏汽进入制冷热交换器吸热制冷;另一部分进入喷射器进行吸收—喷射制冷,喷射器出口的液体进入冷凝器进行定压冷凝成饱和溶液,然后经第一节流阀节流后进入蒸发器内蒸发制冷;蒸发器出口的一部分饱和蒸汽被喷射器引射,另一部分饱和蒸汽反馈输送至吸收器。该系统保证单效式吸收式制冷机流程且设备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800574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26279.5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部分回收利用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驱动冷热电联供系统,该系统由燃料电池系统、有机朗肯动力子循环系统及氨吸收式制冷子循环系统构成,燃料电池系统发电后排烟先经余热锅炉释放热量驱动有机朗肯动力循环发电和供热,再驱动氨吸收制冷子循环系统及逆行制冷,以实现对燃料的充分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38968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636819.7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B30/625 , Y02C10/12 , Y02E2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OFC/GT混合发电系统和膜分离的低碳排放功冷联供系统,以两级SOFC/GT复合动力系统为基准系统,通过引入二氧化碳膜分离装置和氨动力/制冷复合循环为底循环,集成一个低碳排放的功冷联供系统,可以解决目前没有一种设计或系统能够实现高效梯级功冷联供和低碳排放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两级SOFC高效动力驱动、燃气轮机回收高温排气余热和氨水功冷联供循环回收中低温排气余热,实现了能量梯级高效利用,并通过集成膜分离技术分离出系统排气中的CO2而实现了低碳排放,具有良好的节能和减排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01417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80999.2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1M8/04007 , H01M8/04701 , H01M8/04992 , H01M8/0662 , H01M8/04082 , H02N11/00 , F25B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燃料电池‑热电制冷‑膜蒸馏的多联供系统及方法,包括:燃料电池模块、热电发生器模块、膜蒸馏模块以及多个热电制冷器模块;燃料电池模块、热电发生器模块和第一热电制冷器模块依次连接,带有余热的燃料电池模块电堆的冷却液依次经过热电发生器模块和第一热电制冷器模块降温后,再次进入燃料电池模块,对电堆进行循环冷却;膜蒸馏模块包括至少一级膜蒸馏组件、料液箱和渗透液箱,料液箱的料液出口依次与第二热电制冷器模块、第三热电制冷器模块和第一热电制冷器模块的热侧面以及每一级膜蒸馏组件的高温料液入口相连;膜蒸馏组件的渗透液出口依次与第二热电制冷器模块的冷侧面和渗透液箱连接,渗透液箱连接淡水用户。
-
公开(公告)号:CN106091522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412556.0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的冷藏配送箱,包括一个箱体,在所述的箱体顶部设有一个制冷箱盖,在所述的制冷箱盖上设有半导体制冷模块,所述的半导体制冷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组件,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包括散热面和制冷面,其中散热面向上,与热管散热器的吸热平面贴合;制冷面向下,与微型热管导冷板贴合。本发明采用半导体制冷的方式,且采用热管和微型热管进行散热和导冷,除散热风扇外无其它运动部件,可靠性高,耐颠簸,抗摔挤,非常适用于物流运输和配送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