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692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03631.9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大学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炭开采地下水运移全过程多参量融合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煤矿开采安全检测技术领域,上层采用电阻率探测方法、中间关键区域采用超声相控阵检测方法、下层采用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方法,同时获取多参量数据,并将数据存放至同一数据库,以电阻率探测结果为初始模型,以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结果为约束条件,对超声相控阵检测数据进行反演分析,实现多参量、多方法的融合分析,进而实现地下水运移过程的准确监测和成像。本发明相比单一检测方法的监测方法,反演过程受到多种数据共同制约,降低了反演结果的非唯一性,水体运移情况更加贴近真实情况、检测数据更加直观化、透明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2688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04078.0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大学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渗透岩层相似材料大尺寸模型试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启总体控制平台,输入所需模型试件尺寸及材料参数,智能计算出模型试件所需材料配比方案;控制无尘投料站和真空上料机将材料投放至具有自动称量装置的料仓中;控制真空上料机将重晶石粉、石英砂、滑石粉和粘结剂投放至干料搅拌装置中混合均匀并投放至湿料搅拌装置;将调节剂和水依次输送至湿料搅拌装置中进行充分搅拌;将混合材料投放至模型框架内,通过振动压实装置将混合材料振动压实成型。本发明实现了相似材料大尺寸模型试件的智能化、自动化、一体化制作,不仅提高了制作效率,大大减少了制作时间,而且实现了对大模型试件的均匀压实。
-
公开(公告)号:CN11721829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99380.1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大学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G06T17/00 , G06T19/00 , G06F16/54 , G06F16/58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下水运移模拟试验的三维动态可视化系统及方法,涉及三维可视化数据展示与交互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通过传感器采集地下水试验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地下水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试验装置三维模型;第一服务器显示模块,用于根据处理后的地下水试验数据对所述试验装置三维模型进行适配,得到三维地下水试验模型并显示;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三维地下水试验模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统一化管理。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功能实用性强,对地下水试验数据进行实时存储,实时监测地下水运移过程,实现地下水试验数据的三维信息呈现,可更直观地展示地下水运移的路线和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72612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03486.4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大学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B29C64/205 , B29C64/30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快插输料的模型试验材料智能铺设系统,涉及煤炭开采、岩土工程科研技术领域,包括相似材料自动配料搅拌系统、快插输料系统、3D智能建造相似材料铺设系统;所述相似材料自动配料搅拌系统通过输料管与所述快插输料系统连通;所述快插输料系统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输料管连通所述3D智能建造相似材料铺设系统。本发明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快捷,能够高效、便捷地实现相似材料的全自动化配比、搅拌、输料、下料、压实;有效减少人工作业,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2609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03970.7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大学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同倾角地层三维重构的相似模型成型系统,涉及模拟试验设备领域,包括:相似材料自动配送系统、伸缩下料机构、三维移动框架和动静复合加载压实机构,伸缩下料机构包括伸缩动力机构、螺旋下料机构、伸缩套管和阻断气动卡套,伸缩动力机构和螺旋下料机构设置在横梁的下料板上,伸缩套管设置在螺旋下料机构外侧并与伸缩动力机构驱动连接,阻断气动卡套设置在伸缩下料机构上,四大机构耦合集成共同实现物理模拟试验中大尺度试验模型的全过程精准高效、机械化制作,形成了完整的全过程机械化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实现了从相似材料配制、三维定点输送到试验模型三维重构的全过程机械化操作,大幅提升试验精度与可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333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99790.6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大学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业工程科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双向可变模型的分区加载保水开采试验装置与方法。包括主体反力框架、滑移框架和加载顶梁,滑移框架设置于主体反力框架的顶端,加载顶梁安装于滑移框架内,主体反力框架包括底反力框架、前反力框架、后反力框架以及两个侧反力框架,两个侧反力框架分别安装有顶梁滑移导轨,前反力框架和后反力框架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对应设置有插槽,插槽内可滑动安装有分隔板,底反力框架的顶端设置有煤层回采机构。本发明中的模型的高度和长度均可调整,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模型制作要求,同时设置煤层回采机构可进行煤层回采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72330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99694.1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大学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波破岩无尘运输的相似模型材料的回收系统及方法,涉及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包括:模型试验平台,内部具有用于放置模型岩体的空间;三维移动支架,可滑动的设置在模型试验平台的上方;微波辅助破岩装置,设置在模型试验平台内部的空间内,且与三维移动支架的底端连接,在三维移动支架的带动下,微波辅助破岩装置在模型试验平台内部的空间内移动,实现对模型岩体破碎;封闭式无尘输送装置,与微波辅助破岩装置连接,用于将破碎后的模型岩体进行泵吸并输送。本发明采用微波辅助破岩方式,通过微波快速加热岩体,降低其抗压强度等力学特性,解决机械破岩刀具易磨损,机械破岩侵入率低等问题,提高物料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144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99838.3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大学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辊筒式模型试验煤层开采及运渣模拟系统,涉及岩土工程、矿业工程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开挖模块、运渣模块、进给模块和智能控制操作柜;开挖模块,用于完成煤层的回采模拟工作;运渣模块,设置于所述开挖模块的下方,完成开挖回采后的煤渣的输送回收工作;进给模块,其输出端与所述运渣模块相连,用于运渣模块向回采方向的进给;智能控制操作柜用于真实地模拟不同厚度煤层的完整开挖回采及废渣输送过程;开挖模块采用双辊筒采煤机构,实现不同厚度煤层的连续回采。本发明操作简易、便捷,能够真实地模拟不同厚度煤层的完整开挖回采及废渣输送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0795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99011.2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大学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G09B2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模拟试验装置配套用安全参观操作平台及操作方式,属于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其包括:对应设置的参观操作平台和试验平台;安全参观操作平台包括一级操作平台和二级参观平台;其中,一级操作平台与试验平台在第一方向上对应设置,并通过一级楼梯与地面连接;二级参观平台与试验平台在第二方向上对应设置,并通过二级楼梯与一级操作平台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安全参观平台分为两级平台,可以满足在模型试验台架一侧与上部进行参观操作,便于多角度掌握模型试验动态,参观平台悬臂梁设计,可实现隐藏滑移顶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001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204051.1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质模型多组分相似材料精准无尘配制输送系统及方法,涉及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领域,包括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的仓储子系统、称量子系统、搅拌子系统、输送子系统,所述仓储子系统、所述称量子系统、所述搅拌子系统通过输送子系统依次串联连通完成材料的无尘输送,各子系统协同配合工作,依次完成多种物料的投料、分类储存、定量输出、干粉混合及湿料搅拌作业。本发明由多个子系统耦合集成,实现多组分相似材料自动化智能化精准高效配置和全过程无尘输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