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工膜敷设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65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81275.5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土工膜敷设装置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该土工膜敷设装置包括展放单元和牵引单元,所述的牵引单元包括第一底架,所述的第一底架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所述土工膜料辊的自由端的夹紧部件。所述的第一底架上位于所述夹紧部件的靠近展放单元的一侧设置有检测部件。所述的检测部件包括能够夹紧土工膜的检测滑架,所述检测滑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底架滑动连接,所述的检测滑架能够相对于所述的第一底架前后滑动,所述的检测滑架上设置有测距仪,通过测距仪能够检测夹紧部件和检测滑架之间的土工膜的长度变化。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土工膜敷设装置能够在铺设的过程中对容易发生应力损伤的部分土工膜进行实时检测,以保证工程的防渗安全。

    基于机器学习的河道底泥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2668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91402.4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河道底泥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利用MFDFA算法基于尺度数据集合中每一尺度数据对第一超声波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超声波数据;根据第二超声波数据的分布特征在不同尺度数据下的变化计算每一尺度数据的置信度;基于每一尺度数据的置信度对每一点云数据的初始保留程度进行校正,得到每一点云数据的最终保留程度;基于每一点云数据的最终保留程度对所述点云数据集合进行降采样处理,利用降采样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河道底泥实时监测。该方法使得点云数据的降采样过程更加准确,进而保证了河道底泥的三维模型的完整性,提高了河道底泥的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渗漏监测装置以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809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40411.1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漏监测装置以及监测方法,涉及渗漏监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多个监测感应模块以及HDPE防渗膜;所述中央控制器与多个所述监测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对多个所述监测感应模块发送强电流,并接受从多个所述监测感应模块回流的强电流;多个所述监测感应模块分别穿过所述HDPE防渗膜,两者固定连接,且每个所述监测感应模块均与所述HDPE防渗膜内部的导电涂层抵触配合;所述HDPE防渗膜的导电涂层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可实现适用于已建好的垃圾填埋场监测渗漏、判断渗漏点位置的技术效果。

    一种土工膜敷设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06530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81275.5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土工膜敷设装置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该土工膜敷设装置包括展放单元和牵引单元,所述的牵引单元包括第一底架,所述的第一底架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所述土工膜料辊的自由端的夹紧部件。所述的第一底架上位于所述夹紧部件的靠近展放单元的一侧设置有检测部件。所述的检测部件包括能够夹紧土工膜的检测滑架,所述检测滑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底架滑动连接,所述的检测滑架能够相对于所述的第一底架前后滑动,所述的检测滑架上设置有测距仪,通过测距仪能够检测夹紧部件和检测滑架之间的土工膜的长度变化。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土工膜敷设装置能够在铺设的过程中对容易发生应力损伤的部分土工膜进行实时检测,以保证工程的防渗安全。

    基于机器学习的河道底泥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2668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891402.4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河道底泥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利用MFDFA算法基于尺度数据集合中每一尺度数据对第一超声波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超声波数据;根据第二超声波数据的分布特征在不同尺度数据下的变化计算每一尺度数据的置信度;基于每一尺度数据的置信度对每一点云数据的初始保留程度进行校正,得到每一点云数据的最终保留程度;基于每一点云数据的最终保留程度对所述点云数据集合进行降采样处理,利用降采样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河道底泥实时监测。该方法使得点云数据的降采样过程更加准确,进而保证了河道底泥的三维模型的完整性,提高了河道底泥的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渗漏监测装置以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809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640411.1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漏监测装置以及监测方法,涉及渗漏监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多个监测感应模块以及HDPE防渗膜;所述中央控制器与多个所述监测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对多个所述监测感应模块发送强电流,并接受从多个所述监测感应模块回流的强电流;多个所述监测感应模块分别穿过所述HDPE防渗膜,两者固定连接,且每个所述监测感应模块均与所述HDPE防渗膜内部的导电涂层抵触配合;所述HDPE防渗膜的导电涂层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可实现适用于已建好的垃圾填埋场监测渗漏、判断渗漏点位置的技术效果。

    一种避免河堤坍塌的绿植栽种防护网

    公开(公告)号:CN222332610U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21173527.X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河堤坍塌的绿植栽种防护网,涉及防护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防护网结构;所述防护网结构包括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所述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呈交插分布;固定结构,包括地锥、且地锥内部呈空心状、位于地锥内部的压轴、位于压轴上端的压杆、位于地锥内部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地刺、开设于地锥内部的行程孔、位于地锥内壁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导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结构,以解决了防护网与地面的贴合性不足,导致抓地力差,容易因为暴雨或大风导致防护网脱离,失去对河堤绿植防护的作用。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897003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3073127.6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网结构,属于坡面防护设备领域。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网结构,包括框架、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固定连接在框架内,还包括锚固杆,所述锚固杆下端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锚固杆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上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框架侧壁设有多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压杆滑动连接,所述压杆上螺纹连接有限位帽,所述滑板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锚固杆的内壁,所述锚固杆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上均设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环、锚固杆的设置便于对框架进行固定,密封管、插杆的设置使锚固杆更加稳定,限位帽便于防止固定环脱落。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809228U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23073120.4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结构,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结构,包括底板、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底部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二框架分别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框架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圆环,所述第二框架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圆环,所述第二框架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连接板与支撑板的相互配合达到对第二固定圆环可根据不同型号的管道对其进行调节,通过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的相互配合达到对第二框架进行高度调节,实用性大大提高。

    一种管道快速对齐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440945U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21446818.2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快速对齐装置,包括定位件和对接件,所述定位件和对接件均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侧面中部的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对固定座进行定位的驱动螺杆,且两根驱动螺杆相对应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插杆和导向柱,所述插杆安装在与定位件对应的驱动螺杆上,且导向柱安装在与对接件对应的驱动螺杆上,所述导向柱靠近插杆的一端开设有锥形槽,且导向柱远离插杆的一端内部设有卡槽,且卡槽与锥形槽连通。该管道快速对齐装置,可以在两根对接管的对接管口分别安装定位件和对接件,能够使两根管道在错位的情况下被引导并快速对齐卡接,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并且装置可以回收使用,方便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