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节风帆大小的风帆及无人帆船

    公开(公告)号:CN11812477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71231.1

    申请日:2024-05-10

    IPC分类号: B63H9/06

    摘要: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风帆大小的风帆及无人帆船。一种可自动调节风帆大小的风帆,包括大帆、小帆、支撑摆动机构和摆动旋转机构、基座;大帆固定在左、右桅杆上;小帆固定在中部桅杆上;中部桅杆与摆动旋转机构连接;摆动旋转机构固定在基座的中部,支撑摆动机构设置在摆动旋转机构的两侧,并与基座上的环形滑轨滑动连接;左、右桅杆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摆动机构连接;摆动旋转机构通过液压伸缩机构与两侧的支撑摆动机构连接或分离;大帆和小帆通过液压伸缩机构连接或分离。本发明通过调节风帆大小,有效提高风帆捕风能力,使其更加充分地利用风能,改善无人帆船的气动性能,提高航行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运营成本。

    一种跨水气界面运动的航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800439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10862.5

    申请日:2024-04-08

    摘要: 本发明属于航行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跨水气界面运动的航行器。该航行器包括船舱基座、变形帆、折帆机构、折帆控制机构;折帆机构包括帆固定基座、第一转轴固定板、第二转轴固定板、第一滑块、弧形滑槽、滑轨、连接板、第二滑块、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变形帆固定在帆固定基座上;第二滑块与滑轨连接;第一连接轴配合轴承安装到连接板上,并通过第一转轴固定板和第二转轴固定板在连接板两侧固定;第一连接轴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和帆固定基座固定连接;弧形滑槽与第一滑块连接;第二连接轴通过杠杆组件与折帆控制机构连接;折帆控制机构安装在船舱基座上。本发明利用折帆机构和变形帆,能在水面和水下双重航行模式中自由切换。

    一种跨水气界面运动的航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8004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10862.5

    申请日:2024-04-08

    摘要: 本发明属于航行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跨水气界面运动的航行器。该航行器包括船舱基座、变形帆、折帆机构、折帆控制机构;折帆机构包括帆固定基座、第一转轴固定板、第二转轴固定板、第一滑块、弧形滑槽、滑轨、连接板、第二滑块、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变形帆固定在帆固定基座上;第二滑块与滑轨连接;第一连接轴配合轴承安装到连接板上,并通过第一转轴固定板和第二转轴固定板在连接板两侧固定;第一连接轴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和帆固定基座固定连接;弧形滑槽与第一滑块连接;第二连接轴通过杠杆组件与折帆控制机构连接;折帆控制机构安装在船舱基座上。本发明利用折帆机构和变形帆,能在水面和水下双重航行模式中自由切换。

    一种磷虾无损混输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7659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0221211.2

    申请日:2022-03-09

    摘要: 本发明属于海洋渔业技术领域,具体设计用于磷虾输送作业中的混输装置。一种磷虾无损混输装置,包括磷虾混输流道、防空化叶轮;所述磷虾混输流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口流道、主流道及出口流道;所述防空化叶轮设置在所述主流道内;所述防空化叶轮具有两个呈螺旋形交错设置的弧形叶片;所述弧形叶片内部设有沿叶片走向的微流道;所述微流道一端开口于所述弧形叶片前端的外侧壁,另一端开口于弧形叶片的末端。本发明的装置,通过在叶轮内部设置微流道,使进入叶轮内的流体降低空化,同时在出口流到的前端设置过渡装置和缓冲阻尼装置,进一步降低流道内流体对磷虾的冲击力,减轻对磷虾的挤压破坏,保证其完整性。

    一种用于水下潜航器的反推式应急抛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03456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237247.6

    申请日:2022-10-11

    IPC分类号: B63G8/24 B63G8/16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下设备技术领,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潜航器的反推式应急抛载装置。一种用于水下潜航器的反推式应急抛载装置,包括反推机构,所述的反推机构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气体反应舱;所述气体反应舱通过气管与外壳壳体内的气道连通;气体反应舱的底部设有底部端盖,底部端盖通过气缸机构与气体反应舱密封连接,并在气体反应舱内部气压增大时自动脱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应急情况下,为潜航器提供反推力,帮助潜航器上浮,避免潜航器陷入海底泥沙,提高安全性。

    一种具有自毁功能的水下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9236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20112.1

    申请日:2022-06-02

    摘要: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海洋探测数据传输的水下通信装置。一种具有自毁功能的水下通信装置,包括主筒体、底部套筒、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底部套筒与主筒体依次密封连接,形成密闭空腔;在底部支架的上方设有通信单元;所述底部支架上设有压力触发机构;所述压力触发机构用于触发所述通信单元进行通信。本发明的具有自毁功能的水下通信装置,适用于潜艇或无缆载人航行器的水下通信,通过卫星信号与地面系统实时联系,完成数据的高效传输,在数据传输完毕能够自动损毁,提高设备的隐蔽性。

    一种基于空化水射流的船体清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70982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95551.1

    申请日:2022-05-30

    IPC分类号: B63B59/06

    摘要: 本发明属于海洋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船体附着生物等顽固污垢的清洗装置。一种基于空化水射流的船体清洗装置,主要由喷射器、管路系统组成;所述喷射器包括喷射盘,喷射盘上设有若干个喷射孔,每个喷射孔内装配一个空化喷嘴;所述的空化喷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设有入水口、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管路系统连接,所述出水口与喷射孔连接;在所述壳体内部沿壳体轴向布置至少一组空化发生器。本发明利用空化原理,通过改变水流流速,在射流中产生大量空泡,利用空泡破灭形成的冲击达到清理船体的目的。

    一种搭载于水下航行器的投弃式水下温盐深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1269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32159.7

    申请日:2022-06-27

    IPC分类号: G01D21/02 B63C11/5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海洋观测技术领域,涉及搭载于水下航行器的投弃式水下温盐深测量装置。一种搭载于水下航行器的投弃式水下温盐深测量装置,包括分裂壳、前端浮子、后端浮子、CTD传感器和控制板;前端浮子的下部连接有底部端盖、后端浮子的外部设有分裂壳,分裂壳通过连接机构与底部端盖配合的连接;CTD传感器水密连接于前端浮子的顶部;在前端浮子内设有压力触发机构;压力触发结构包括螺杆座、移动螺杆和凸轮螺杆;螺杆座与底部端盖、底部端盖与前端浮子依次密封连接,构成水密空间;控制板安装于水密空间内。本发明通过水下航行器发射出去,在上浮过程中完成水体剖面的温盐深测量,将测量数据传至水下航行器;测量完成后解体丢弃。

    一种船舶螺旋桨的轴端自锁紧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1319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48789.7

    申请日:2022-03-15

    IPC分类号: B63H23/34 B63H5/07

    摘要: 本发明属于船舶推进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船舶螺旋桨的轴端固定装置。一种船舶螺旋桨的轴端自锁紧固定装置,包括具有球形限位块的锁紧帽、和一端具有内部空腔的螺旋桨轴;所述锁紧帽套在所述螺旋桨轴的端部,球形限位块嵌入所述螺旋桨轴的内部空腔;在内部空腔的外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旋转锁紧机构;所述旋转锁紧机构通过旋转将所述锁紧帽与螺旋桨轴锁紧。本发明的船舶螺旋桨的轴端自锁紧固定装置,当桨叶旋转时,通过螺旋桨轴内设置的旋转锁紧机构,与锁紧帽的球形限位块配合,完成螺旋桨轴端的固定,无需使用螺纹连接,连接效果可靠,不宜松动,拆卸方便。

    水下探测平台的远程自动布放装置及自动布放式探测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457235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488824.2

    申请日:2022-05-07

    IPC分类号: B63B27/00 B63C11/52 G01C1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海洋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探测平台的远程自动布放装置及自动布放式探测平台。一种水下探测平台的远程自动布放装置,包括主壳体、底部支架和压力释放装置,所述主壳体下部与底部之架、底部之架与压力释放装置从外到内依次嵌套密封连接,形成密闭空腔;所述压力释放装置上方设有探测平台支撑架。本发明的装置能够被携带于各种水下航行器或舰船之上,到达指定地点后,自动将观测平台布放,不仅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而且可以轻松布放到人工难以达到的海域,实现远程布放,布放位置精准,方便快捷,且提高了远程监测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