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7142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30024.9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友好型的高凝结性抑尘剂,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原料组成为:0.2%‑0.35%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0.1%‑0.3%月桂醇醚磷酸酯、0.01%‑0.08%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4%‑0.68%海藻酸钠接枝环氧氯丙烷、0.08%‑0.2%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0.3%‑0.5%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0.05%‑0.2%十二烷基磺酸钠、0.1%‑0.32%吐温60、0.4%‑2%十二烷基葡萄糖苷、0.3%‑0.6%司盘80、0.6%‑0.8%氯化钙、余量为水。本发明抑尘剂在使用过程中,喷雾雾滴会润湿粉尘颗粒并附着在粉尘表面,从而使粉尘快速降落,防止了二次扬尘。
-
公开(公告)号:CN10997142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0230024.9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友好型的高凝结性抑尘剂,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原料组成为:0.2%‑0.35%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0.1%‑0.3%月桂醇醚磷酸酯、0.01%‑0.08%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4%‑0.68%海藻酸钠接枝环氧氯丙烷、0.08%‑0.2%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0.3%‑0.5%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0.05%‑0.2%十二烷基磺酸钠、0.1%‑0.32%吐温60、0.4%‑2%十二烷基葡萄糖苷、0.3%‑0.6%司盘80、0.6%‑0.8%氯化钙、余量为水。本发明抑尘剂在使用过程中,喷雾雾滴会润湿粉尘颗粒并附着在粉尘表面,从而使粉尘快速降落,防止了二次扬尘。
-
公开(公告)号:CN11005635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31301.5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C3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采工作面吸除-诱导对流式控除尘风雾幕装置及方法,属于煤矿除尘技术领域。其包括抽出式净尘风机、扇形导流罩、采煤机外喷雾装置及液压支架架间喷雾装置,采煤机外喷雾装置和液压支架架间喷雾装置分别安装在靠近采煤机摇臂的机身两侧以及移架前两个液压支架处与采煤机前滚筒下风侧两个液压支架处,并呈一定角度喷射形成相应的雾幕,对移架及割煤所产生的大量粉尘进行雾化降尘。同时开启对称安装在靠近采煤机机身摇臂处的两台抽出式净尘风机,其吸风口分别正对采煤机前后滚筒,出风口处连接扇形导流罩。本发明对改善综采工作面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944628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10230025.3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F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高分子喷雾降尘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降尘剂技术领域。各主要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0.5%‑1.5%的丙酮、0.5%‑1.3%的对氨基苯磺酸钠、0.1%‑0.2%的碳酸氢钠、1%‑4.5%的瓜尔豆胶、0.5%‑2.5%的丙三醇、0.4%‑0.8%的羧甲基纤维素、0.3%‑1.3%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6%‑0.35%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0.6%的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等,将原料充分混合即得喷雾降尘剂。本发明高分子喷雾降尘剂具有高度保水、吸湿、粘结性能,能提高煤尘颗粒和降尘剂液滴的碰撞几率,并长时间包裹煤尘,从而利于控制煤尘扩散,改善工作面作业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0056350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0331301.5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C3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采工作面吸除‑诱导对流式控除尘风雾幕装置及方法,属于煤矿除尘技术领域。其包括抽出式净尘风机、扇形导流罩、采煤机外喷雾装置及液压支架架间喷雾装置,采煤机外喷雾装置和液压支架架间喷雾装置分别安装在靠近采煤机摇臂的机身两侧以及移架前两个液压支架处与采煤机前滚筒下风侧两个液压支架处,并呈一定角度喷射形成相应的雾幕,对移架及割煤所产生的大量粉尘进行雾化降尘。同时开启对称安装在靠近采煤机机身摇臂处的两台抽出式净尘风机,其吸风口分别正对采煤机前后滚筒,出风口处连接扇形导流罩。本发明对改善综采工作面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08520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262553.3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净化燃油尾气颗粒及有害气体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的制备技术领域。该催化剂为ABO3结构,其中A为Ce1-xSrx,B为Mn1-yPdy,0≤X的取值≤0.5,0.1≤Y的取值≤0.3,其制备方法包括:首先称取相关原料溶解,经搅拌充分混合后加入柠檬酸,得混合溶液;然后保持一定温度对该混合溶液搅拌使其形成干凝胶状,并将其放置在电热鼓风干燥箱内烘干达到完全脱水得半成品;最后放置在马弗炉中煅烧,即得催化剂。本发明催化剂可以同时催化去除尾气中的CO、NOx、CxHy(碳氢化合物)、PM(碳烟颗粒物)等成分,提高各污染气体的转化率和去除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7233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443463.8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C09K3/22 , C08F292/00 , C08F222/02 , C08F220/06 , C08F222/38 , C08F2/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润粘结型控尘用接枝改性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抑尘剂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其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原料:1%‑2%的钠基膨润土、1%‑2.5%的衣康酸、4%‑5%的丙烯酸、0.15%‑0.2%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0375%‑0.04%的过硫酸钾、0.15%‑0.2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0.5%‑1.5%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5%‑0.3%氢氧化钠,余量为水。采用钠基膨润土作为原料;采用衣康酸与丙烯酸作为单体,在聚合后会形成一种树脂,同样具有增稠和吸附的作用。本发明抑制剂可以提高抑尘效率,进而改善煤矿井下工作面的粉尘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15125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387730.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钙钛矿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催化剂的制备技术领域。其结构为ABO3,A位为Pr1-xCax,X=0.1、0.2或0.3,B位为Co、Mn、Fe、Cu中的一种或两种。其制备方法包括:首先选取堇青石蜂窝陶瓷作为载体,并对其进行预处理;然后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比称取相关原料溶解,溶解在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搅拌,水浴加热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柠檬酸,搅拌溶解,得催化剂前驱体溶液;最后,将预处理后的载体浸渍在催化剂前驱体溶液中,浸渍完成后取出,经干燥、煅烧,即得。本发明整体式钙钛型催化剂的制备成本低、耗能少,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7233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43463.8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C09K3/22 , C08F292/00 , C08F222/02 , C08F220/06 , C08F222/38 , C08F2/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润粘结型控尘用接枝改性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抑尘剂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其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原料:1%-2%的纳基膨润土、1%-2.5%的衣康酸、4%-5%的丙烯酸、0.15%-0.2%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0375%-0.04%的过硫酸钾、0.15%-0.2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0.5%-1.5%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5%-0.3%氢氧化钠,余量为水。采用纳基膨润土作为原料;采用衣康酸与丙烯酸作为单体,在聚合后会形成一种树脂,同样具有增稠和吸附的作用。本发明抑制剂可以提高抑尘效率,进而改善煤矿井下工作面的粉尘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4462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30025.3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F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高分子喷雾降尘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降尘剂技术领域。各主要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0.5%-1.5%的丙酮、0.5%-1.3%的对氨基苯磺酸钠、0.1%-0.2%的碳酸氢钠、1%-4.5%的瓜尔豆胶、0.5%-2.5%的丙三醇、0.4%-0.8%的羧甲基纤维素、0.3%-1.3%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6%-0.35%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0.6%的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等,将原料充分混合即得喷雾降尘剂。本发明高分子喷雾降尘剂具有高度保水、吸湿、粘结性能,能提高煤尘颗粒和降尘剂液滴的碰撞几率,并长时间包裹煤尘,从而利于控制煤尘扩散,改善工作面作业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