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365235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006534.3

    申请日:2018-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具体涉及燃料电池余热利用领域。其解决了现有的甲醇燃料电池的效率低,输入甲醇燃料的能量有一半以上以热的形式排出,造成能量的浪费的不足。该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甲醇燃料电池子系统、吸收式热泵子系统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所述甲醇燃料电池子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冷却器、燃料电池电堆和直流-交流逆变器,所述吸收式热泵子系统包括发生器、吸收器、制冷剂泵、热泵冷凝器和热泵蒸发器,燃料电池冷却器与发生器相连;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包括蒸发器、膨胀机、工质泵、冷凝器和储液罐,储液罐与蒸发器通过管路相连,管路上设有工质泵,吸收器与蒸发器相连。

    一种热电协同蓄能式吸收-吸附复叠多效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31776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06546.6

    申请日:2018-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协同蓄能式吸收-吸附复叠多效制冷系统,具体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热电协同供能子系统、溴化锂-水蓄能及合成沸石-水复叠多效子系统和冷却水控制子系统,该系统基于单效吸收式和吸附式工作原理,天然气壁挂炉为单效溴化锂-水机组提供热源,太阳能/风能供电作为辅助热源,太阳能直接驱动沸石-水机组,同时利用溴化锂-水机组产生的高温级制冷剂蒸汽作为热源驱动沸石-水吸附式机组。该系统通过天然气与太阳能/风能集供电系统耦合实现热电协同供热,实现了对太阳能/风能高效利用和冷量的存储。

    太阳能/生物质能集成驱动的复合能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3654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0996488.1

    申请日:2017-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生物质能集成驱动的复合能量系统,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沼气辅助加热系统、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和能量输出末端设备;其中,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包括发生器一、发生器二、发生器三、高压吸收器等部件。太阳能集热系统、沼气辅助加热系统通过热水箱内换热器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进行耦合实现系统制冷循环,二者通过热水箱内换热器与能量输出末端设备耦合实现系统供暖功能。本发明实现了一套系统冬季制热,夏季制冷的功能,同时克服了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因太阳能的间歇不稳定性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实现了对太阳能的存储以及夜间使用。本发明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经济实用等特点。

    一种微通道丙烷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公开(公告)号:CN108050696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710996486.2

    申请日:2017-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通道丙烷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属于太阳能热泵和能源供热领域。其包括集热器、冷凝器、蓄热水箱、电子膨胀阀、压缩机及相关连接管路,集热器包括集管一和若干个微通道管路,相邻的微通道管路通过集管一连接,在每个微通道管路外均套置有真空玻璃管,微通道管路为圆弧形扁管,且其圆弧凹面面向太阳光,真空玻璃管正对微通道管路凸面的内表面侧涂抹有反射涂料,反射涂料用于将从微通道管路两侧的空隙泄露未被利用的太阳光照利用真空玻璃管内的反光涂料收集起来,并反射到微通道管路的凸面侧进行二次利用。本发明中各个部件都对能源利用做到最优化把控,全方位的减少了能量损失,具有设备利用率高、节能环保效果显著等优点。

    一种热电协同蓄能式吸收-吸附复叠多效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317769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10006546.6

    申请日:2018-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协同蓄能式吸收‑吸附复叠多效制冷系统,具体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热电协同供能子系统、溴化锂‑水蓄能及合成沸石‑水复叠多效子系统和冷却水控制子系统,该系统基于单效吸收式和吸附式工作原理,天然气壁挂炉为单效溴化锂‑水机组提供热源,太阳能/风能供电作为辅助热源,太阳能直接驱动沸石‑水机组,同时利用溴化锂‑水机组产生的高温级制冷剂蒸汽作为热源驱动沸石‑水吸附式机组。该系统通过天然气与太阳能/风能集供电系统耦合实现热电协同供热,实现了对太阳能/风能高效利用和冷量的存储。

    一种利用汽车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半效吸收式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7412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17167.6

    申请日:2018-0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汽车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半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具体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该利用汽车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半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余热热源子系统和半效吸收制冷子系统,余热热源子系统包括汽车余热管路、冷却液管路和辅助燃烧器,辅助燃烧器上连有喷油嘴和风机,半效吸收式制冷子系统包括高压发生精馏器、高压风冷吸收器、低压发生精馏器、低压风冷吸收器、风冷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器,高压发生精馏器与汽车余热管路和辅助燃烧器相连,高压发生精馏器的输出端连接风冷冷凝器和高温溶液热交换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的输出端连接高压风冷吸收器,风冷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蒸发器。

    一种利用汽车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半效吸收式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74126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10417167.6

    申请日:2018-0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汽车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半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具体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该利用汽车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半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余热热源子系统和半效吸收制冷子系统,余热热源子系统包括汽车余热管路、冷却液管路和辅助燃烧器,辅助燃烧器上连有喷油嘴和风机,半效吸收式制冷子系统包括高压发生精馏器、高压风冷吸收器、低压发生精馏器、低压风冷吸收器、风冷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器,高压发生精馏器与汽车余热管路和辅助燃烧器相连,高压发生精馏器的输出端连接风冷冷凝器和高温溶液热交换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的输出端连接高压风冷吸收器,风冷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蒸发器。

    太阳能/生物质能集成驱动的复合能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36544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710996488.1

    申请日:2017-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生物质能集成驱动的复合能量系统,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沼气辅助加热系统、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和能量输出末端设备;其中,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包括发生器一、发生器二、发生器三、高压吸收器等部件。太阳能集热系统、沼气辅助加热系统通过热水箱内换热器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进行耦合实现系统制冷循环,二者通过热水箱内换热器与能量输出末端设备耦合实现系统供暖功能。本发明实现了一套系统冬季制热,夏季制冷的功能,同时克服了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因太阳能的间歇不稳定性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实现了对太阳能的存储以及夜间使用。本发明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经济实用等特点。

    风能联合波浪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5435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20153.6

    申请日:2014-11-0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能联合波浪能发电装置,利用海水作为液压工质,随着水位和风力大小的变化将波浪能和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然后把机械能再转换为电能,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波浪能和风能,提高发电效率。该装置主要包括海水过滤器、液压泵海水进口管、液压缸海水进口管、连杆、活塞、液压缸、液压泵、垂直轴风机、单向阀、液压泵海水出口管、液压缸海水出口管、承压蓄水箱、承压蓄水箱海水出口管、液压马达、联轴器、发电机、支撑平台、液压马达海水出口管、立柱、浮子、浮体和锚链。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海岛上的波浪能和风能,通过两种能量的互补可以较好地弥补单一能源的不足,具有效率高、发电量多、结构简单、便于控制等优点。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36523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0006534.3

    申请日:2018-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具体涉及燃料电池余热利用领域。其解决了现有的甲醇燃料电池的效率低,输入甲醇燃料的能量有一半以上以热的形式排出,造成能量的浪费的不足。该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甲醇燃料电池子系统、吸收式热泵子系统和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所述甲醇燃料电池子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冷却器、燃料电池电堆和直流‑交流逆变器,所述吸收式热泵子系统包括发生器、吸收器、制冷剂泵、热泵冷凝器和热泵蒸发器,燃料电池冷却器与发生器相连;有机朗肯循环子系统包括蒸发器、膨胀机、工质泵、冷凝器和储液罐,储液罐与蒸发器通过管路相连,管路上设有工质泵,吸收器与蒸发器相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