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52481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510042487.4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定子、定子的制造方法和电动机。所述定子具备:定子铁心,具有圆环部以及从所述圆环部的外周向外侧放射状地突出的多个齿;浇铸线圈,具有插入有所述定子铁心的所述齿的空心部,收容在划分在所述定子铁心的所述齿之间的槽内;以及磁轭,覆盖收容在所述定子铁心的所述槽中的所述浇铸线圈的周围,所述浇铸线圈具有圆弧状的横截面,并且具备进行了树脂浇铸的浇铸部和从所述浇铸部露出的露出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917325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510063992.7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结构,其包括:收容定子和转子的框架;输出侧支架;输出侧轴承;用于支撑所述输出侧轴承的壳体部,一体形成在所述框架的输出侧端上,成为与所述输出侧支架嵌合的第一嵌合凸部;具有开口部的凸缘部,一体形成在所述框架的输出相反侧端上;输出相反侧轴承;输出相反侧支架,用于收容所述输出相反侧轴承;以及凸部,一体形成在所述输出相反侧支架上,与所述凸缘部的开口部嵌合。
-
-
公开(公告)号:CN10483635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510023115.7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子铁心和永磁式电机。所述定子铁心包括:第一铁心片,具有向外方呈放射状突出的多个齿、以及连接所述多个齿的齿连接部;以及第二铁心片,所述定子铁心至少具有两种所述第二铁心片,所述第二铁心片具有向外方呈放射状突出的多个齿、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齿之间的狭缝开口部,所述第一铁心片和所述第二铁心片层叠而形成组套结构,在相同种类的所述第二铁心片中,所述狭缝开口部的开口角度相同,并且所述狭缝开口部沿圆周方向均等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4852505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510023410.2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的地线连接结构,其包括:框架,具有导电性;凸缘,在所述框架的轴向的一个端面上与所述框架一体形成,并且具有导电性;突出部,以从所述凸缘的凸缘面向外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具有贯通孔;以及导电销,具有压入固定在所述贯通孔内的压入部、直径扩大的头部和焊锡罩,所述焊锡罩从所述头部突出,并且用于将地线的前端露出部插入并连接在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85248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042487.4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定子、定子的制造方法和电动机。所述定子具备:定子铁心,具有圆环部以及从所述圆环部的外周向外侧放射状地突出的多个齿;浇铸线圈,具有插入有所述定子铁心的所述齿的空心部,收容在划分在所述定子铁心的所述齿之间的槽内;以及磁轭,覆盖收容在所述定子铁心的所述槽中的所述浇铸线圈的周围,所述浇铸线圈具有圆弧状的横截面,并且具备进行了树脂浇铸的浇铸部和从所述浇铸部露出的露出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63376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351506.2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2706 , H02K1/02 , H02K1/276 , H02K15/03 , Y10T29/49012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永磁铁式电动机及永磁铁式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其能够在几乎不降低生成转矩的情况下提高减磁耐力,并能够改善间隙磁通密度分布,减少转矩波动或齿槽转矩。为此,在制造永磁铁式电动机(100)时,预先使被组入转子铁心(40)的内部的多个永磁铁(50)的减磁耐力低的部分局部地且均匀地减磁。
-
-
-
公开(公告)号:CN107342659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220320.1
申请日:2017-04-06
Applicant: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其包括:定子,具有齿铁心和磁轭铁心;转子,收容在所述定子内;输出侧凸缘;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磁轭铁心上,在电动机的输出侧比所述齿铁心的端面突出;以及凹部,设置在所述输出侧凸缘上,用于配置所述突出部,并且与所述突出部的内周面接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