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色荧光铜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1934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09641.X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山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色荧光铜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使用超声法以2-巯基-5-苯并咪唑磺酸二水合钠盐为保护剂和还原剂,硝酸铜溶液作为基体制得红色荧光铜纳米簇水溶液。在合成过程中避免了常用的还原剂水合肼、抗坏血酸等的加入,简化了操作且绿色环保。制得的红色荧光铜纳米簇荧光量子产率为0.31%,具有Stocks位移大、水溶性好、抗光漂白能力强等优点,且对谷胱甘肽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响应,可应用于荧光增强型谷胱甘肽的检测。

    一种水溶性铜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81069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62540.5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山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荧光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条件温和、量子产率为0.44%的红色荧光铜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红色荧光铜纳米团簇合成方法简单,可避免生物体自身荧光的干扰,对Ag+离子具有高灵敏度,可用于构建检测Ag+离子的传感体系。室温下以N-乙酰基-L-半胱氨酸为保护剂和还原剂,硝酸铜溶液作为基体通过超声法制备而成荧光铜纳米团簇溶液。避免了常用的还原剂硼氢化钠、抗坏血酸及表面活性剂等的加入,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条件温和、环境友好;而且制备的铜纳米团簇水溶性好、量子产率高、毒性低,可应用于高灵敏、高选择性的识别检测Ag+离子,且检测过程简便、快速,检测结果准确。

    一种水溶性铜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81069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062540.5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山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荧光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条件温和、量子产率为0.44%的红色荧光铜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红色荧光铜纳米团簇合成方法简单,可避免生物体自身荧光的干扰,对Ag+离子具有高灵敏度,可用于构建检测Ag+离子的传感体系。室温下以N‑乙酰基‑L‑半胱氨酸为保护剂和还原剂,硝酸铜溶液作为基体通过超声法制备而成荧光铜纳米团簇溶液。避免了常用的还原剂硼氢化钠、抗坏血酸及表面活性剂等的加入,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条件温和、环境友好;而且制备的铜纳米团簇水溶性好、量子产率高、毒性低,可应用于高灵敏、高选择性的识别检测Ag+离子,且检测过程简便、快速,检测结果准确。

    一种荧光铜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4879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335715.8

    申请日:2020-04-25

    Applicant: 山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铜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体积份数计,将2‑20份0.01‑0.1mol·L‑1的3,4‑二羟基苯丙氨酸水溶液和2‑20份0.01‑0.1mol·L‑1的铜盐水溶液混合,将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后进行微波加热,得到荧光铜纳米簇溶液。本发明具有制备过程简单、仪器要求低、反应条件可控、处理时间短及低成本等优点,避免了水合肼、抗坏血酸等还原剂的加入,制备的铜纳米簇具有尺寸小、水溶性好、抗光漂白能力强等优点,可产生荧光,其荧光发射峰在514nm左右,荧光铜纳米簇量子产率可高达0.58%,并且所制备的铜纳米簇对体铁离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用于构建铁离子的传感体系。

    一种水溶性发光银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1686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069410.1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山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3,4‑二羟基‑L‑苯丙氨酸为还原剂及配体保护剂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发光性能的水溶性发光银纳米团簇,制备过程简单,对环境友好,避免了常用的还原剂硼氢化钠、抗坏血酸及表面活性剂等化学试剂的加入,其荧光发射峰在460nm左右,在紫外灯光下,以黑色背景观察时,呈现强烈的蓝色荧光,荧光量子产率可达3.50%。制备方法避免了强碱NaOH的使用,反应可控,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58nm,具有良好的抗光漂白性,且室温保存稳定性可达6个月以上,可对PPi进行直接检测并显示了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

    一种绿色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2543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323699.8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山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以体积份数计,室温下将1份浓度为0.05‑0.2 mol/L硝酸铜溶液和5‑20份浓度为0.05‑0.2 mol/L组氨酸水溶液混合均匀,置于300‑700 W的微波炉中加热10‑20 min,反应产物用水溶解,得绿色荧光铜纳米团簇水溶液。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快速,具有廉价易得和荧光性能优良、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所制得的铜纳米团簇水溶性好、稳定性好、无毒且荧光强度高,可应用于pH传感和苦味酸的检测。

    一种水溶性发光银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1686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069410.1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山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3,4‑二羟基‑L‑苯丙氨酸为还原剂及配体保护剂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发光性能的水溶性发光银纳米团簇,制备过程简单,对环境友好,避免了常用的还原剂硼氢化钠、抗坏血酸及表面活性剂等化学试剂的加入,其荧光发射峰在460nm左右,在紫外灯光下,以黑色背景观察时,呈现强烈的蓝色荧光,荧光量子产率可达3.50%。制备方法避免了强碱NaOH的使用,反应可控,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58nm,具有良好的抗光漂白性,且室温保存稳定性可达6个月以上,可对PPi进行直接检测并显示了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

    一种绿色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2543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23699.8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山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以体积份数计,室温下将1份浓度为0.05-0.2 mol/L硝酸铜溶液和5-20份浓度为0.05-0.2 mol/L组氨酸水溶液混合均匀,置于300-700 W的微波炉中加热10-20 min,反应产物用水溶解,得绿色荧光铜纳米团簇水溶液。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快速,具有廉价易得和荧光性能优良、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所制得的铜纳米团簇水溶性好、稳定性好、无毒且荧光强度高,可应用于pH传感和苦味酸的检测。

    一种荧光增强型谷胱甘肽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1934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1109641.X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山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增强型谷胱甘肽的检测方法,本发明使用超声法以2‑巯基‑5‑苯并咪唑磺酸二水合钠盐为保护剂和还原剂,硝酸铜溶液作为基体制得红色荧光铜纳米簇水溶液。在合成过程中避免了常用的还原剂水合肼、抗坏血酸等的加入,简化了操作且绿色环保。制得的红色荧光铜纳米簇荧光量子产率为0.31%,具有Stocks位移大、水溶性好、抗光漂白能力强等优点,且对谷胱甘肽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响应,可应用于荧光增强型谷胱甘肽的检测。

    一种荧光铜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4879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35715.8

    申请日:2020-04-25

    Applicant: 山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铜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体积份数计,将2-20份0.01-0.1mol·L-1的3,4-二羟基苯丙氨酸水溶液和2-20份0.01-0.1mol·L-1的铜盐水溶液混合,将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后进行微波加热,得到荧光铜纳米簇溶液。本发明具有制备过程简单、仪器要求低、反应条件可控、处理时间短及低成本等优点,避免了水合肼、抗坏血酸等还原剂的加入,制备的铜纳米簇具有尺寸小、水溶性好、抗光漂白能力强等优点,可产生荧光,其荧光发射峰在514nm左右,荧光铜纳米簇量子产率可高达0.58%,并且所制备的铜纳米簇对体铁离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用于构建铁离子的传感体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