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78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78286.1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崂山国家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H01R13/52 , H01R13/523 , H01R43/00 , G02B6/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塞密封的水下连接器充油装置及方法,充油装置包括用于给连接器插座端充油的插座端充油装置和给连接器插头端充油的插头端充油装置,插座端充油装置能够与连接器插座端连接并使得两条第一充油通路与连接器插座端的密封容腔连通,因而,可通过第一充油通路给连接器插座端充油,仅需将连接器插座端充油装置与插座端安装到位打开充油泵即可充油;插头端充油装置能够与连接器插头端连接并使得两条第二充油通路与连接器插头端的密封容腔连通,因而,可通过第二充油通路给连接器插头端充油,仅需将连接器插头端充油装置与插头端安装到位打开充油泵即可充油,本发明充油操作简单,提高充油效率,充油量可以保证充满,避免气泡。
-
公开(公告)号:CN11556647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1286910.1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H01R13/629 , H01R1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插拔连接器及其对接方法,属于水下连接器技术领域,该湿插拔连接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公头组件和母头组件;公头组件包括公头外壳和公头导引壳,公头外壳与水下接驳盒连接,公头导引壳套设于公头外壳外周,并且与公头外壳固定连接;母头组件包括母头外壳和连接筒,母头外壳与公头外壳相对设置,母头外壳外周设有母头限位台;连接筒套设于母头外壳外周,连接筒内壁与母头限位台贴合,并与母头外壳外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隔空隙。当母头组件与公头组件对接时,公头外壳第一端抵接于母头限位台。本发明提供的湿插拔连接器能够对公头组件和母头组件的对接过程进行导引,以防止出现卡别现象,对接效率高、对接精度高且对接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32574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10062.0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速度测量方法与系统,上述方法包括:通过激光多普勒测速仪采集被测物体的运动信号,并根据运动信号进行参数设置;根据设置的参数对运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分段,将每一段落的信号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转换到频域并进行频谱分析,获得各段落信号的频率搜索范围;通过设置的参数和频率搜索范围对段落内的信号进行小波变换,通过提取小波脊线获得每一段落信号的瞬时频率估计曲线片段;对每一段落的瞬时频率估计曲线片段进行拼接,通过时频信号重建得到被测物体的速度‑时间曲线。本发明利用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处理,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有效提高系统的时间分辨率和数据处理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10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39921.4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CN)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CN)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溶解氧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及溶解氧浓度检测方法。该传感器包括前端盖、光窗、激发光LED、激发光接收探测单元、荧光接收探测单元及信号处理模块等;前端盖凹设有光腔,光腔正上方覆盖光窗,光窗顶面贴设有与待测水体直接接触的氧敏感膜;激发光LED于光腔一侧朝光窗方向发出蓝绿光,使氧敏感膜受光激励而产生红色荧光;激发光接收探测单元于光腔另一侧接收激发光被光窗反射而产生的反射光;荧光接收探测单元于光腔正下方接收红色荧光。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工作时功耗较大的问题,降低了传感器输出的漂移和误差,使光学溶解氧传感器的测量更为准确快速。
-
公开(公告)号:CN11556647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86910.1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H01R13/629 , H01R1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插拔连接器及其对接方法,属于水下连接器技术领域,该湿插拔连接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公头组件和母头组件;公头组件包括公头外壳和公头导引壳,公头外壳与水下接驳盒连接,公头导引壳套设于公头外壳外周,并且与公头外壳固定连接;母头组件包括母头外壳和连接筒,母头外壳与公头外壳相对设置,母头外壳外周设有母头限位台;连接筒套设于母头外壳外周,连接筒内壁与母头限位台贴合,并与母头外壳外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隔空隙。当母头组件与公头组件对接时,公头外壳第一端抵接于母头限位台。本发明提供的湿插拔连接器能够对公头组件和母头组件的对接过程进行导引,以防止出现卡别现象,对接效率高、对接精度高且对接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089276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97373.3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水下声源被动定位方法及系统。本方法包括:获取水听器阵列接收信号;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将阵列接收信号转换到频域,通过频谱分析获得目标信源的有效频段,构建导向矢量估计;计算阵列接收信号的协方差矩阵,通过特征值分解获得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采用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构造权值矩阵,用权值矩阵加权协方差矩阵的全部特征值,形成全加权空间向量,通过迭代操作和迭代终止条件的设置实现自适应全加权MUSIC空间谱估计;获取波达方位估计值。本发明避免了采用常规MUSIC算法需要进行的信源数目估计,解决了实际应用中因导向矢量失配和噪声子空间划分错误导致的波束形成器性能下降的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08944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26673.8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A61B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生生物组织采样装置、封存装置及采样封存方法,采样装置包括:耐压筒、耐压后盖、顶针、内磁环安装架、内磁环、安装架、压力传感器、滑块、轴向挡块、外磁环和外筒针。封存装置包括对中筒、固定液耐压筒和端盖。采样时,采样装置向水生生物移动,外筒针接触水生生物,水生生物产生的力通过外磁环传递给内磁环,并使压力传感器产生受力信号,根据受力信号控制驱动机构的动作状态,进行采样;封存时,采样装置与对中筒对中配合,外筒针刺破第一弹性密封件,滑块与对中筒的顶块接触,顶块阻挡外筒针继续移动,顶针继续移动,将采样排出至固定液。本发明能够实现在水下进行采样封存,操控简单、功耗低、稳定性高,且可用于全海深环境下。
-
公开(公告)号:CN11569326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48544.0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H01R13/523 , H01R13/502 , H01R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冗余密封结构的水下插拔电连接器,采用两组径向密封、两组油囊,构建了双重充油压力平衡的腔体封装结构,在深海泥沙环境下多次插拔后,第一径向密封产生磨损,所渗入的少量海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进入第一油囊进行沉淀,而不会直接渗入至第二充油腔内,造成电极耦合的失效,且第二径向动密封由于密封前后腔均为充油环境,可使第二动密封摩擦副间形成油膜润滑,极大减小了由动密封引起的轴向摩擦力。本发明大大提高了水下插拔电连接器的应用深度,可用于全海深环境(≮11000米),且增加了水下高压环境下的插拔次数,具有较高的应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8432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36543.4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溶解氧传感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压力效应研究装置及压力试验的方法。该研究装置包括容纳试验溶液的压力罐、调制试验溶液的溶解氧浓度控制单元、调节试验溶液压力的压力控制单元、调节试验溶液温度的温度控制单元,待测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安装于压力罐内。压力试验时,溶解氧浓度控制单元直接调制好试验溶液并将其注入压力罐,记录溶解氧浓度初始示值;保持试验溶液恒温;逐级调节试验溶液压力并对应记录溶解氧浓度实际示值;分别改变试验溶液的温度和溶解氧浓度,再次进行压力试验。本发明实现了光学溶解氧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溶解氧浓度下的压力效应研究,进而为光学溶解氧传感器的压力补偿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73356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16215.5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系缆式水下升降平台,属于水下观测技术领域,包括平台部件,可沿系缆升降的运动部件,以及可驱动所述运动部件沿系缆升降的驱动部件,所述平台部件与所述运动部件转动连接。本发明具有电池容量周期内行程长、采集数据稳定、升降速度平稳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