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气流改进地下水污染空气扰动技术阻截屏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02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99960.6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温气流改进地下水污染空气扰动技术阻截屏障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制冷循环机构,其将地下污染区围合在中间,每个所述制冷循环机构包括第一空气压缩机、冷凝器、液态气罐、制冷管、回流阀和水气分离器,所述第一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与冷凝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与液态气罐连通,避免了传统阻隔技术中大规模构筑阻隔墙的复杂施工过程,从而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了地层扰动对阻截效果的影响,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高效率和对地层破坏性较小的优势,同时能够针对极端地下水污染地层实现物理阻截。

    一种三维微结构五氧化二钒的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972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58230.2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系锌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微结构五氧化二钒的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先分散氧化钒在水中,加入聚吡咯并加热搅拌,收集沉淀物,洗涤干燥后再与聚苯胺原位反应复合,在空气下煅烧,以将钒离子进一步氧化同时减少水的含量,得到聚苯胺‑聚吡咯有机聚合物复合五氧化二钒的三元复合材料;本发明聚吡咯嵌入主材料中既可以扩大层间间距,还可以提高混合阴极的电导率。并且协同PANI链的引入提供了更多的锌储存位点,聚苯胺在钒基材料上的原位聚合产生了3D无定形纳米纤维,这些纳米纤维随机堆叠形成开放的互穿网络结构,优化了复合材料的界面,并提供了更有效的离子迁移途径和完整的结构。

    一种N,S共掺杂超微孔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67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61797.1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吸附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N,S共掺杂超微孔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这种N,S共掺杂超微孔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以植物维管束为模板,氢氧化钾作为活化剂,蛋氨酸为N,S源,制备超微孔生物炭材料的方法,静态吸附实验用来研究了制备的超微孔生物炭材料的选择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利用本发明获得的超微孔生物炭材料具有优越的CO2选择性和吸附能力。

    一种识别Fe3+的半方酸菁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89183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0484467.2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测试分析领域,涉及一种识别Fe3+的半方酸菁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步骤为:(1)罗丹明B与乙二胺合成2‑(2‑氨基乙基)罗丹明B酰胺;(2)方酸与2‑(2‑氨基乙基)罗丹明B酰胺通过缩合反应合成半方酸菁化学传感器。本发明的半方酸菁化学传感器合成过程简单,成本低,反应条件容易控制,并且可以有效的识别并检测溶液中的Fe3+,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