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89591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210046211.X
申请日:2012-02-28
Applicant: 平湖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紫珊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D5/3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多通道光纤光栅在线备份系统,该在线备份系统包括有上位机、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主机、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备机、热备切换模块和传感器模块,所述的传感器模块通过传输光缆连接热备切换模块,该热备切换模块通过光缆分别连接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主机和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备机,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主机和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备机分别连接上位机以传输解调信号,所述的上位机连接并控制所述的热备切换模块。本发明的智能多通道光纤光栅在线备份系统采用两套系统热机备份且可以实现自动智能切换,是一种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的实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823175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12090.6
申请日:2014-01-10
Applicant: 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平湖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OTDR的光电探测电路频响特性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包括有测试装置,其包括脉冲光源发生器、光环形器、辅助光纤、待测探测电路、数据采集模块和计算机;脉冲光源发生器发出的特定脉宽和频率的脉冲光进入光环形器,由光环形器进入辅助光纤中,光纤的反射光通过光环形器进入待测探测电路,待测探测电路输出的光电信号接入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与计算机通信,以将采集的信号传到计算机进行频谱分析,将该频谱与脉冲光源已知的频谱进行对比得到探测电路真实的频率响应特性。本发明的测试方法真实地反映出待测探测电路的频谱特性,且结构组成简单易于操作,测试方式快捷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58959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46211.X
申请日:2012-02-28
Applicant: 平湖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紫珊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D5/3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多通道光纤光栅在线备份系统,该在线备份系统包括有上位机、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主机、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备机、热备切换模块和传感器模块,所述的传感器模块通过传输光缆连接热备切换模块,该热备切换模块通过光缆分别连接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主机和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备机,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主机和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备机分别连接上位机以传输解调信号,所述的上位机连接并控制所述的热备切换模块。本发明的智能多通道光纤光栅在线备份系统采用两套系统热机备份且可以实现自动智能切换,是一种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的实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03759204U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20014718.1
申请日:2014-01-10
Applicant: 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平湖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OTDR的光电探测电路频响特性测试装置,其包括脉冲光源发生器、光环形器、辅助光纤、待测探测电路、数据采集模块和计算机;脉冲光源发生器发出的特定脉宽和频率的脉冲光进入光环形器,由光环形器进入辅助光纤中,光纤的反射光通过光环形器进入待测探测电路,待测探测电路输出的光电信号接入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与计算机通信,以将采集的信号传到计算机进行频谱分析,将该频谱与脉冲光源已知的频谱进行对比得到探测电路真实的频率响应特性。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真实地反映出待测探测电路的频谱特性,且结构组成简单易于操作,测试方式快捷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2494458U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20066438.6
申请日:2012-02-28
Applicant: 平湖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紫珊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D5/35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光栅在线备份装置,该在线备份装置包括有上位机、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主机、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备机、热备切换模块和传感器模块,所述的传感器模块通过传输光缆连接热备切换模块,该热备切换模块通过光缆分别连接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主机和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备机,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主机和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备机分别连接上位机以传输解调信号,所述的上位机连接并控制所述的热备切换模块。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光栅在线备份装置采用两套系统热机备份且可以实现自动智能切换,是一种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的实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03800888U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20059154.3
申请日:2014-02-08
Applicant: 平湖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3C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带射频驱动器,该宽带射频驱动器包括有电源管理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连接的合成源模块、微处理器模块、监测保护电路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频率合成源模块上设有两个信号输出端口,两个信号输出端口与功率放大器模块相连接,功率放大器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口分别通过连接器连接有待驱动器件,功率放大器模块连接于检测保护电路模块上,微处理器模块连接于频率合成源模块和检测保护电路模块之间,频率合成源模块、微处理器模块、监测保护电路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功率放大器模块位于外壳内。本实用新型的宽带射频驱动器输出信号的频率、相位和幅度均可调节,适应多种的待驱动器件,并且调节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3823175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012090.6
申请日:2014-01-10
Applicant: 上海波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平湖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OTDR的光电探测电路频响特性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包括有测试装置,其包括脉冲光源发生器、光环形器、辅助光纤、待测探测电路、数据采集模块和计算机;脉冲光源发生器发出的特定脉宽和频率的脉冲光进入光环形器,由光环形器进入辅助光纤中,光纤的反射光通过光环形器进入待测探测电路,待测探测电路输出的光电信号接入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与计算机通信,以将采集的信号传到计算机进行频谱分析,将该频谱与脉冲光源已知的频谱进行对比得到探测电路真实的频率响应特性。本发明的测试方法真实地反映出待测探测电路的频谱特性,且结构组成简单易于操作,测试方式快捷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564322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014788.2
申请日:2012-01-18
Applicant: 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上海紫珊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空线弧垂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有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通信光纤、光纤光栅解调仪和分析模块,所述的通信光纤设置于架空线的光纤复合相线内,该通信光纤上设有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所述的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通过通信光纤连接至光纤光栅解调仪上;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置于应变连接件内,该应变连接件设置于耐张塔和绝缘子串之间。本发明的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能精确测量应变连接件所受张力,提高了计算架空线的弧垂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65671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10842495.2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无锡波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光纤传感系统环境适应性的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包括有硬件连接阶段、试验准备阶段和试验阶段三部分:硬件连接阶段包括:准备温湿度环境试验箱、待测样机、工控机、双层屏蔽网线、电源线和光纤盘;试验准备阶段包括:启动待测样机及工控机并使两者网络通信正常后开启工控机中的系统控制软件,开始监测待测样机运行状态;试验阶段包括设置多种温度和操作并监控试验结果得出监控结论。本发明的试验方法选择产品标称的最严酷的工作运行温湿度环境,让产品在其极限环境下运行,从而为器件选型及设计改进提供帮助,试验过程中让产品在线运行,并实时监控,通过比对试验前、高温试验下、低温试验下及湿热试验下的状况及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599419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838004.7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无锡波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8B1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B1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器的管道安防系统定位调试方法,包括:步骤1,定位光缆井;步骤2,定位光缆桩;步骤3,定位管道;步骤4,收集土壤振动数据并根据检测到的振动数据对光缆沿线进行环境区域划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对所测光缆沿线进行环境区域划分,能直观的了解外场环境的情况和地质特点对系统探测信号的影响,有效的提升个性化参数配置的效率和进度,有助于对后期发生的各种入侵行为针对不同环境区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有助于后期系统对入侵行为的精确定位,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处理,从而更大程度地减小损失、方便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