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0806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313901.6
申请日:2021-03-24
申请人: 广东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F28D15/02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薄的仿生叶脉梯度吸液芯结构的均热板冷凝端,包括:冷凝端主体与中心吸液芯;冷凝端主体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冷凝中心以及仿生叶脉槽道;中心吸液芯设置于冷凝中心;仿生叶脉槽道沿冷凝中心往外周发散且与中心吸液芯相连通。通过在冷凝端主体上设置仿生叶脉槽道与中心吸液芯,中心吸液芯作为吸液中心,用于将均热板冷凝工质输向蒸发端;气体工质在冷凝端主体表面冷凝为液态,液态工质通过仿生叶脉槽道流动汇聚流向中心吸液芯,因此加快了工质回流速率,改善平板热管的冷凝回流性能,有利于传热工质的循环,提高了传热效率,使温度更快达到平衡,均温性更好。有效的解决现有的均热板回流不够完善,不利于传热介质的循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5142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88259.4
申请日:2021-08-03
申请人: 广东工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热方法,集热过程为;阳光照射真空集热管,使真空集热管内壁的脉动热管的外侧铜管内的液态工质吸热形成气塞,在气塞的推动下,工质将热量输送至储水箱内并进行换热冷凝,并回落至外侧铜管内继续与真空集热管的内壁进行导热,如此往复,不断与储水箱进行换热;当外侧铜管与储水箱内的温差越来越小,外侧铜管内的压力变高,在内部压力的推动下,工质将回流到被相变材料包裹的内侧铜管内被相变材料冷凝,实现热量过余时储热,而工质冷凝后再回流给相邻的外侧铜管补充液态工质,如此往复,实现闭环路柱状绕组结构的脉动热管的单向循环集热。本发明可有效减小接触热阻,提高热管的运行效率,集热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12390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27955.5
申请日:2023-01-09
申请人: 广东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F28D15/02 , H01L23/42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脉动热管及加工方法,属于脉动热管技术领域,包括板体和开设在板体内部的脉动热管流道,脉动热管流道内充注有工质,脉动热管流道包括若干个流动增强流道和流动削弱流道,流动增强流道和流动削弱流道交替排布,相邻的流动增强流道和流动削弱流道之间设置有分支流道,分支流道一端与流动增强流道绝热段连通,分支流道另一端与流动削弱流道蒸发段连通,通过设置分支流道,分割流动削弱流道蒸发段内的气泡,从而使得流动增强流道内的流动压力与流动削弱流道内的流动压力差距增大的更快,实现工质流动压力的定向分配,更快的打破压力平衡状态,使得平板脉动热管内的工质循环流动启动更快,更及时的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300806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13901.6
申请日:2021-03-24
申请人: 广东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F28D15/02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薄的仿生叶脉梯度吸液芯结构的均热板冷凝端,包括:冷凝端主体与中心吸液芯;冷凝端主体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冷凝中心以及仿生叶脉槽道;中心吸液芯设置于冷凝中心;仿生叶脉槽道沿冷凝中心往外周发散且与中心吸液芯相连通。通过在冷凝端主体上设置仿生叶脉槽道与中心吸液芯,中心吸液芯作为吸液中心,用于将均热板冷凝工质输向蒸发端;气体工质在冷凝端主体表面冷凝为液态,液态工质通过仿生叶脉槽道流动汇聚流向中心吸液芯,因此加快了工质回流速率,改善平板热管的冷凝回流性能,有利于传热工质的循环,提高了传热效率,使温度更快达到平衡,均温性更好。有效的解决现有的均热板回流不够完善,不利于传热介质的循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5447548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1803308.1
申请日:2021-08-03
申请人: 广东工业大学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储热式柱状绕组脉动热管及其太阳能利用系统,其中,脉动热管是由多根铜管通过弯头连接形成首尾相连的闭环路柱状绕组结构,包括蒸发段、冷凝段,冷凝段用于伸入储水箱内,蒸发段用于伸入真空集热管内;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内壁处构建有腔体,所述腔体内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脉动热管的蒸发段中位于绕组外侧的外侧铜管紧贴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内壁、位于绕组内侧的内侧铜管置于所述腔体中被相变材料包裹。本实用新型的脉动热管结构可有效减小接触热阻,提高热管的运行效率,集热效率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