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265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23028.0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6Q50/26 , G06Q10/063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污降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灰水足迹的减污降碳协同度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减污降碳区域进行污染物灰水足迹计算和污染源划分处理,以得到区域点源污染灰水足迹量以及区域面源污染灰水足迹量;基于区域点源污染灰水足迹量以及区域面源污染灰水足迹量进行区域总体集成计算,以得到区域长序列灰水足迹量;对减污降碳区域内的碳排放量进行估计核算,以得到区域碳排放总量;基于区域长序列灰水足迹量以及区域碳排放总量进行协同度计算,得到减污降碳协同度系数;根据减污降碳协同度系数进行协同效果判断分析和减排弹性修正处理,得到减污降碳协同度修正系数。本发明能够精准计算区域水环境治理与碳减排的协同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58521.6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广东工业大学
Inventor: 王强 , 万东辉 , 邓长涛 , 杨芳 , 马喜荣 , 胡晓张 , 解玉磊 , 侯堋 , 刘晓建 , 朱小伟 , 王其松 , 张印 , 朱瑞 , 郭辉群 , 周晨琦 , 岳鸿禄 , 邓忠杰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污降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TIRPAT模型的水环境治理与碳减排协同度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流域水环境区域进行灰水足迹集成计算和碳排放估算,得到区域污染灰水足迹总量和区域碳排放总量;对流域水环境区域进行环境驱动影响分析,以得到区域人类活动环境驱动因子;对区域污染灰水足迹总量和区域碳排放总量以及区域人类活动环境驱动因子进行模型构建,以构建得到基于STIRPAT模型的区域灰水足迹模拟模型和区域碳排放量模拟模型;利用岭回归方法进行模型参数确定岭回归方程并进行协同度评估计算,以得到区域水环境治理与碳减排协同度。本发明能够科学评估水环境治理与碳减排协同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544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66221.3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解锰渣的单斜辉石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是将质量比为10:90~15:85的晶核剂TiO2和电解锰渣充分混匀,得到玻璃生料;将玻璃生料压实在刚玉坩埚中,然后放置在马弗炉中,升温至1300℃~1400℃进行高温熔融,保温结束后立即浇筑成型,随后进行退火得到基础玻璃;将基础玻璃送入马弗炉中进行成核‑结晶两步法热处理,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微晶玻璃。本发明制得的单斜辉石微晶玻璃具有机械性能强、热稳定性好和耐腐蚀性能优异等多功能性特点,在现代工业和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高附加值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8495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18673.8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9 , G06N3/084 , G06N3/0442 , G06F18/20 , G06Q50/26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洪水预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考虑随机水文过程的深度学习洪水预报方法,具体为:收集流域洪水期的水文气象数据,并对收集到的水文气象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逐时流量将洪水过程进行分级,采用马尔科夫模型构建不同洪水过程级别的状态转移概率指数;采用时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模型,通过状态转移概率指数对时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的损失函数进行改进,以此构建考虑随机水文过程的深度学习洪水预报模型;通过训练集对构建好的深度学习洪水预报模型进行训练以及通过验证集对深度学习洪水预报模型进行验证,得到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洪水预报模型;通过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洪水预报模型对洪水进行精准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192852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44771.X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锰电解锰渣、以透辉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将高锰含量的电解锰渣高温煅烧后冷却破碎后过筛,所得锰渣与Fe2O3混合均匀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800℃,接着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00℃,保温1‑2h,得到玻璃熔融液;将玻璃熔融液在600℃下退火2h,冷却到室温,得到基础玻璃;将所得基础玻璃加热至750‑900℃,保温120‑150min进行核化处理,随后加热至1050‑1150℃,保温120‑150min进行晶化处理,最后随炉体冷却至室温,得到微晶玻璃。
-
公开(公告)号:CN1175226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410023028.0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6Q50/26 , G06Q10/063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污降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灰水足迹的减污降碳协同度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减污降碳区域进行污染物灰水足迹计算和污染源划分处理,以得到区域点源污染灰水足迹量以及区域面源污染灰水足迹量;基于区域点源污染灰水足迹量以及区域面源污染灰水足迹量进行区域总体集成计算,以得到区域长序列灰水足迹量;对减污降碳区域内的碳排放量进行估计核算,以得到区域碳排放总量;基于区域长序列灰水足迹量以及区域碳排放总量进行协同度计算,得到减污降碳协同度系数;根据减污降碳协同度系数进行协同效果判断分析和减排弹性修正处理,得到减污降碳协同度修正系数。本发明能够精准计算区域水环境治理与碳减排的协同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6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07145.2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域减污降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流域减污降碳耦合协同关系及流域引力评价方法:具体为:收集栅格尺度下的流域污染物以及碳排放量数据,收集流域“自然‑经济‑社会”因子数据,并计算每年污染物和碳的减/增排量;根据污染物和碳减/增排量来计算流域减污降碳耦合度和协同度,获取流域减污降碳耦合协同关系;对流域“自然‑经济‑社会”因子数据进行分析,获取“自然‑经济‑社会”综合影响指数;根据重心法获取流域减污降碳重心坐标及流域间距离,并结合耦合度与“自然‑经济‑社会”综合影响指数,得到流域间的减污降碳引力强度。本发明充分考虑自然、经济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能够精准判定流域减污降碳耦合协同关系以及流域间的引力强度,为促进流域之间的协同合作,建立跨流域的减污降碳合作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5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06975.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26 , G06F18/20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F18/2135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9 , G06N3/08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序增强深度学习洪水预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方法为:收集水文气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集中的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划分不同的洪水预见期;构建时序增强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构建好的时序增强的深度学习模型对不同预见期的洪水流量进行多次模拟,得到不同预见期的多个模拟预测值,并用决定系数R2评价得到的模拟预测值;通过多次模拟预测值训练误差校正模型,对时序增强深度学习模型的模拟误差进行预测,得到误差校正值;将时序增强的深度学习模型和误差校正模型进行结合,得到改进的时序增强深度学习的洪水预报模型,所述洪水预报模型输出预测结果,所述预测结果为所述的误差矫正值和所述的模型预测值之和。
-
公开(公告)号:CN1193590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78623.2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滞后效应的陆地水储量动态归因评估方法和装置;其中的方法为:获得目标区域在历史时段内的陆地水储量数据集和相关驱动因子数据集,通过栅格预处理与重采样,统一网格分辨率;基于得到的栅格集合对陆地水储量的时空动态进行解析,输出研究时间段内的目标区域的陆地水储量变化趋势和程度;通过对季节趋势进行分解,将目标区域的陆地水储量分解为趋势项,季节项以及残差项,并评估这三个分量的相对贡献;随后对所属栅格集合中每个网格的驱动因子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并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筛除无明显时滞效应的驱动因子,生成关键驱动因子集合;最后评估关键驱动因子对陆地水储量动态的解释程度及其组合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4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31734.0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输变电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的方法为:首先对输变电工程施工前的环境中的各项环境数据进行采集和记录,并作为初始环境数据;随后对输变电工程施工阶段和运行阶段的各项环境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各项环境数据与初始环境数据中对应的环境数据进行分别分析,并判断各项环境数据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以及预测下一时间段的各项环境数据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以此来决定是否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本发明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法可以对输变电工程在施工阶段和运行阶段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监控和预测,从而及时对环境问题进行解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