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UPS无间隙供电装置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84080U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20246597.3

    申请日:2014-0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网UPS无间隙供电装置,至少包括用于向负载供电的主电源、备用电源、第一整流电路、第二整流电路、逆变电路、第一变压器T1、第二变压器T2以及第三变压器T3,本实用新型的电网UPS无间隙供电装置,能够在电网出现供电故障同时使得备用电源投入使用,基本无时间间隙,避免出现停电事故以及对用电设备的冲击;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之间形成互为备用电源,从而进一步保障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稳定性,可靠性高;而且能够稳定运行,维护方便。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线路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71724C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510020427.9

    申请日:2005-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线路选择方法,包括:实时同步检测母线三相电压vA,vB,vC及其零序电压v0和各馈线回路的零序电流;电压和电流信号经低通滤波、采样得到电压和电流值;零序电压v’0经自适应正弦滤波得正常运行时零序电压基波e0,作为故障启动判据;如判据成立,计算瞬时幅值,并进一步确认是否发生接地故障;故障确认后,锁存各线路和母线零序电流值,计算其瞬时相位,求取每一馈线故障前后相位变化;当某相位变换超过临界值后,即认为该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并指示出来。本方法有效克服了过零点故障暂态过程消失、零序电流幅值过小以及易受不同系统物理参数影响等问题,显著改善选线中误选和漏选的概率。

    一种获得负荷非线性函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65480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331660.2

    申请日:2015-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的非线性负荷与参数辨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获得负荷非线性函数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电压电流的采样值建立高阶微分方程,使电压电流约束于该方程,然后对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拟合,将拟合得到的函数代入高阶微分方程中,辨识负荷的非线性函数。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有效成果是:提高了负荷等值阻抗辨识的精度,能够辨识非线性程度较高的负荷特性。能够获取非线性负荷的函数,便于了解电网中负荷的负荷特性,有利于检测电网中造成谐波污染的根源,便于选择最佳的谐波补偿点、确定谐波补偿量,可以对电力系统电网侧的变化进行跟踪,更贴切地反应电力系统运行的真实状况,为电力系统进行潮流计算、电压稳定性计算等电力系统的运算提供精确的等值参数值。

    一种获得负荷非线性函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65480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331660.2

    申请日:2015-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的非线性负荷与参数辨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获得负荷非线性函数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电压电流的采样值建立高阶微分方程,使电压电流约束于该方程,然后对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拟合,将拟合得到的函数代入高阶微分方程中,辨识负荷的非线性函数。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有效成果是:提高了负荷等值阻抗辨识的精度,能够辨识非线性程度较高的负荷特性。能够获取非线性负荷的函数,便于了解电网中负荷的负荷特性,有利于检测电网中造成谐波污染的根源,便于选择最佳的谐波补偿点、确定谐波补偿量,可以对电力系统电网侧的变化进行跟踪,更贴切地反应电力系统运行的真实状况,为电力系统进行潮流计算、电压稳定性计算等电力系统的运算提供精确的等值参数值。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线路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67424A

    公开(公告)日:2005-09-14

    申请号:CN200510020427.9

    申请日:2005-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线路选择方法,包括:实时同步检测母线三相电压vA,vB,vC及其零序电压v0和各馈线回路的零序电流;电压和电流信号经低通滤波、采样得到电压和电流值;零序电压v’0经自适应正弦滤波得正常运行时零序电压基波e0,作为故障启动判据;如判据成立,计算瞬时幅值,并进一步确认是否发生接地故障;故障确认后,锁存各线路和母线零序电流值,计算其瞬时相位,求取每一馈线故障前后相位变化;当某相位变换超过临界值后,即认为该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并指示出来。本方法有效克服了过零点故障暂态过程消失、零序电流幅值过小以及易受不同系统物理参数影响等问题,显著改善选线中误选和漏选的概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