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7697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89210.3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置移动吊装安装和顶部抬升功能的GIS预制舱,包括:舱体、两条滑轨、吊装组件与GIS设备;舱体包括底舱与顶盖;顶盖沿竖直方式可活动设于底舱的顶部;底舱内部设置有安装腔;GIS设备与吊装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吊装组件包括:两组升降器、两组支撑件、两条纵梁、横梁与两个吊装器。通过在设置吊装组件,可以将安装腔内的GIS设备吊装至各个位置,提高GIS设备与舱体的一体化预制性;同时,通过升降器,可以将横梁抬高从而将顶盖顶起,使得顶盖与底舱分离从而进行耐压试验,相比于为进行耐压试验开孔的方式具有更高的密封性,有效解决现有的变电站GIS预制舱预制性不足且存在漏水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477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639354.7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T17/20 , G06F113/04 , G06F113/08 , G06F113/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预制舱新型屋面附加构件的设计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中空气动力学构件的外形轮廓,通过对预制舱变电站绕流场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仿真手段得到。在原结构上安装这一类空气动力学构件后,它科学地改变了局部气动外形,使得预制舱角区的流场与构件轮廓贴合,抑制了在预制舱角区出现的流动分离和漩涡产生。相比无此构件的情形,或者以往研究中采用简单的透空式女儿墙结构,能科学抑制在结构角区的涡旋和分离流动,从而减小极值负压,提高结构的抗风安全性,并且在满足功能的同时构造简单、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11166879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72985.0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IPC: H02G9/06
Abstract: 本申请一种装配式电缆沟,包括若干个单体结构,所述单体结构包括底板、侧墙、至少一个盖板;底板设置有底板限位结构,用于与相邻单体结构的底板拼接;侧墙设置有侧墙限位结构,用于与相邻单体结构的侧墙拼接;侧墙的底端通过侧墙安装定位结构与底板拼接形成沟体;盖板覆盖于由底板和侧墙构成的沟体上部;底板、侧墙和盖板均为预制构件。相较于现场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预制构件进行干式连接,无需混凝土养护,施工便利高效,可大幅节省施工工期,提高了电缆线路敷设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具有良好的避障能力和地形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17414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610632.2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D21/02 , G05B19/042 , G08C17/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缆排管的嵌入式智能监测装置,包括:排管监测模块内置有结构位移传感器和若干温度传感器,结构传感器、若干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设置在电缆排管的密封箱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缆排管的嵌入式智能监测装置,通过在排管监测模块中安装位移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使得安装有该排管监测模块的电缆排管设备具有长期稳定的自感知能力,实现对电缆排管的结构应变及电缆温度情况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54772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111639354.7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T17/20 , G06F113/04 , G06F113/08 , G06F113/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预制舱新型屋面附加构件的设计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中空气动力学构件的外形轮廓,通过对预制舱变电站绕流场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仿真手段得到。在原结构上安装这一类空气动力学构件后,它科学地改变了局部气动外形,使得预制舱角区的流场与构件轮廓贴合,抑制了在预制舱角区出现的流动分离和漩涡产生。相比无此构件的情形,或者以往研究中采用简单的透空式女儿墙结构,能科学抑制在结构角区的涡旋和分离流动,从而减小极值负压,提高结构的抗风安全性,并且在满足功能的同时构造简单、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11009569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516228.9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载流量调整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缆的载流量,并将得到的载流量作为基准载流量;根据基准载流量确定指定敷设方式下目标电缆的温度变化数据;根据各指定敷设方式对应的温度变化规则对目标电缆的电缆绝缘进行热循环测试;对经过热循环测试的电缆绝缘进行绝缘性能分析,得到测试绝缘性能数据;根据测试绝缘性能数据与原始绝缘性能数据分析在不同敷设方式下电缆载流量波动情况,生成电缆载流量波动数据;根据电缆载流量波动数据按照预设调整规则调整目标电缆的载流量;该方法可以提升电缆载流量调整精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缆载流量调整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86417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611487.X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21/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顶管电力隧道的转角监测装置,包括:与管节一体化设置的承管内钢板和插管内钢板;所述承管内钢板固定连接第一位移放大器;所述插管内钢板固定连接第二位移放大器;所述第一位移放大器和所述第二放大器之间设有两个位移传感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顶管电力隧道的转角监测装置,通过在顶管管节接头设置智能监测装置,能够实现对顶管管节间的纵向张开量和相对转角的测量,弥补顶管电力隧道中的检测手段的空缺,保证顶管电力隧道结构和运营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09569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516228.9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载流量调整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缆的载流量,并将得到的载流量作为基准载流量;根据基准载流量确定指定敷设方式下目标电缆的温度变化数据;根据各指定敷设方式对应的温度变化规则对目标电缆的电缆绝缘进行热循环测试;对经过热循环测试的电缆绝缘进行绝缘性能分析,得到测试绝缘性能数据;根据测试绝缘性能数据与原始绝缘性能数据分析在不同敷设方式下电缆载流量波动情况,生成电缆载流量波动数据;根据电缆载流量波动数据按照预设调整规则调整目标电缆的载流量;该方法可以提升电缆载流量调整精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缆载流量调整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97256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1274102.9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种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舱变电站的防潮防凝露系统,包括通风调节组件、辅助加热组件、除湿组件、反馈管理组件以及综合管理组件;通风调节组件用于调节舱内的风流风速;所述辅助加热模块用于提升舱内的温度;除湿组件用于对舱进行除湿工作;反馈管理组件用于实时检测舱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压力情况,并将所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综合管理组件;所述综合管理组件分别和所述通风调节组件、辅助加热组件、除湿组件相连接,用以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来控制所述通风调节组件、辅助加热组件、除湿组件的工作模式。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通过检测数据,启动最优方案,确保舱的环境处于正常工作环境范围,提高效率的同时节约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97256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274102.9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种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舱变电站的防潮防凝露系统,包括通风调节组件、辅助加热组件、除湿组件、反馈管理组件以及综合管理组件;通风调节组件用于调节舱内的风流风速;所述辅助加热模块用于提升舱内的温度;除湿组件用于对舱进行除湿工作;反馈管理组件用于实时检测舱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压力情况,并将所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综合管理组件;所述综合管理组件分别和所述通风调节组件、辅助加热组件、除湿组件相连接,用以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来控制所述通风调节组件、辅助加热组件、除湿组件的工作模式。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通过检测数据,启动最优方案,确保舱的环境处于正常工作环境范围,提高效率的同时节约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