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102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31056.0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并网点两侧频率差的变流器同期方法及其装置,涉及电子电力技术领域或其他相关领域,该方法包括:检测并网点两侧电压和两侧频率,对两侧电压进行锁相,得到两侧电压幅值和两侧相角,在两侧电压幅值差值大于阈值时,计算电压补偿值,在两侧相角差值大于阈值时,计算频率补偿值,将电压、频率补偿值输入主电源,调节主电源内环输入电压幅值和内环输入相角,在两侧电压幅值、两侧相角的差值小于等于各自阈值时,等待目标间隔时长,重新检测两侧电压幅值、相角,在新的两侧电压幅值、两侧相角的差值同时小于等于各自阈值时,闭合目标开关,将交流微电网并入目标电网。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同期过程复杂且同期耗时长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00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94755.4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线路转供能力的评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线路中的目标转供电区域;根据第一预设程序对预设分位值进行更新迭代,并在更新迭代中的每次更新后获取目标转供电区域中配电变压器负荷处于更新后的预设分位值的目标线路;判断每次更新后目标线路的目标负荷缺口是否小于或等于0,得到判断结果;在判断结果指示为是的情况下,设定目标线路对应的预设分位值为配电网线路的转供能力的评估结果。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静态从配电网线路本身的负载出发,无法有效评估配电网线路转供能力的实际情况和迫切程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6760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07675.9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直柔协同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涉及光储直柔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光储直柔协同装置中的光伏电池的供电功率以及负荷功率,确定光储直柔协同装置的目标工作模式,其中,光储直柔协同装置中包含有多个端口,多个端口包括:光伏端口、储能端口以及交流并网端口;基于目标工作模式,确定光储直柔协同装置的多个端口的控制策略,其中,控制策略用于控制多个端口在目标工作模式中的不同工作模式下,进行功率的切换;基于控制策略,对多个端口进行控制。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对光储直柔协同装置的端口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13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10408.X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的故障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第一开关发送的故障信号,基于故障信号确定多个电房中的故障电房,其中,第一开关为与故障电房连接的供电线路上的开关,多个电房的供电线路依次连接,不同电房内部的开关通过联络线连接;基于故障电房内部的至少一个第二开关的当前电压,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开关中的故障开关;基于多个电房的电气拓扑连接关系确定多个电房内部的转供开关;将转供开关代替故障开关进行供电。本发明解决了配电网中自愈盲区的复电难度较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571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15490.8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PC: H02J3/06 , H02J3/38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28 , H02J3/24 , G06Q10/04 , G06N3/092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A‑MADRL‑PPO结合的分布式光伏优化调度策略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模块度指标和有功平衡度指标,对分布式光伏配电网中的多个节点进行集群划分,得到集群划分结果;基于集群划分结果,构建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对应的初始调度模型,其中,初始调度模型采用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模型框架;利用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调度经验数据,对初始调度模型进行近端策略优化训练,得到目标调度模型;将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实时运行数据输入至目标调度模型,生成调度策略。本发明解决了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61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57290.3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力系统的就地控制补偿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从全电网的角度去考虑调节末端用户、分布式能源对周边的电压、无功及有功的影响,会出现调节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本发明通过在电力系统的配变台区低压侧中设置就地控制补偿装置,以通过就地控制补偿装置对电力系统的三相不平衡度、三相电流、功率、补偿点电压及储能电池电压进行调节,由于直接对配变台区低压侧进行调节,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调节,从而提高了调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66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54187.9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nventor: 蔡耀广 , 陈捷 , 李高明 , 欧阳卫年 , 陈锦荣 , 钟少恒 , 王翊 , 李鸿盛 , 王彬 , 吴树钊 , 陈志刚 , 卢海棠 , 邱细虾 , 伦杰勇 , 郭泽豪 , 王佳骏 , 余勇 , 吕华良
IPC: H04B10/2575 , H04B10/03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配电光纤数据的网络成环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在汇聚层网络的变电站和第N个配电房上均设置有5G无线终端;采用5G切片技术将两台5G无线终端建立点对点的透明传输数据链路;通过透明传输数据链路和光纤链路形成成环网络,并获取电力配电光纤数据网络的传输数据;根据传输数据和成环网络控制电力配电光纤数据网络进行网络通信。该电力配电光纤数据的网络成环方法采用透明传输数据链路代替从链路末端配电房到相应汇聚层网络的变电站之间的连接光纤,实现电力配电光纤数据网络的成环,保证成环网络的通信的可靠性,提高成环网络的承载能力,且避免了光纤链路因故障断开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46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88352.5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线路网架薄弱点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通过获取配电网的设备连接数据,采用设备连接数据加载对应的数据页面组件并全部进行渲染,生成设备连接页面。然后采用设备连接数据对应的多个目标线路更新设备连接页面,生成初始线路网架薄弱点页面。通过采用全部目标线路对应的初始负荷数据和最大允许载流量更新初始线路网架薄弱点页面,生成中间线路网架薄弱点页面。最后基于中间线路网架薄弱点页面和预设过载系数进行正反向载流量判断,确定配电网对应的目标线路网架薄弱点页面。通过获取配电网的设备连接数据,自动分析目标线路是否存在网架薄弱点,可以实现配电网线路网架规划更合理,提高配电网线路供电可转供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94554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473186.9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主站就地协同式自愈防止误隔离的方法及相关装置,通过检测出线开关重合闸成功与否、是否存在复电路径、复电开关有无闭锁等情况,提供一条更为合理的闭锁方法,避免因自愈策略不合理而造成的电网运行风险。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没有考虑到出线开关重合闸成功与否等情况,容易造成下游失电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41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37833.6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故障自愈复电路径自动搜索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配电网的设备连接关系;对配电网线路进行遍历搜索,得到配电网线路的干线路径;基于干线路径中开关的状态信息,识别可转供路径;识别配电网的故障区域,根据可转供路径进行对故障区域进行遥控隔离,并对非故障区域进行转供复电。本发明根据配电网拓扑,实时搜索并识别配电网中的可转供路径,能够解决配电网线路实际与自愈模型不一致导致的误动、拒动问题,实现自愈模型根据电网配电线路拓扑自动变化,可减少人工指定馈线组的工作量。当配网线路发生故障时,通过自愈程序实现故障段快速精准隔离,非故障段恢复供电,实现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