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615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37904.6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30/0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监测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侧的能碳分析管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在第一预设周期内实时采集并目标区域的能耗数据,对目标区域的能耗情况进行调节;将目标区域中的若干个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采集各目标用户的初始电力数据;根据各目标用户的用户类型,确定各目标用户的电力消耗数据;基于初始电力数据和电力消耗数据,计算各目标用户的碳排放值;将碳排放值超过碳排放标准值的目标用户确定为标记用户;在第二预设周期内,对各标记用户的能耗情况进行监测和调节。本发明实现了对不同类型用户碳排放情况的全面监测,通过减少碳排放减轻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实现了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8657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02928.5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能源优化控制方法和SCADA系统装置,优化控制方法包括:远程终端模块接收监控计算机发送各类能源燃料在历史时间段内的使用消耗量和各类能源燃料在单位时间内的碳排放均量,并基于使用消耗量预测各类能源燃料在预测时间段的能源需求量,进一步根据碳排放均量确定若干个能源燃料组合在预测时间段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而根据能源需求量及碳排放量,对目标区域内的各类能源燃料进行规划,获得能源燃料优化结果并发送给监控计算机,以使监控计算机根据能源燃料优化结果对目标区域的各类能源燃料进行优化控制。本发明通过SCADA系统装置对目标区域内能源进行优化控制,进而对碳排放量进行监管。
-
公开(公告)号:CN1192979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03037.9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姚聪伟 , 马舒幸 , 庞小峰 , 项彬 , 李健俊 , 孙帅 , 唐海芸 , 蔡玲珑 , 郑晓光 , 李端姣 , 孙文星 , 刘建明 , 李龙启 , 杨黄屯 , 李奕萱 , 刘志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路故障控制方法及装置。本申请通过获取实时电流,并运用F检验算法结合实时与估计电流值计算故障估计值,与阈值比较以判断故障。故障确认后,根据零点预测算法确定短路电流零点,并使用断路器在该点切断故障电流。本申请不仅提高了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速度,还优化了断路器的操作时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地对短路故障进行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700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75748.4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剩余寿命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断路器的实际触头烧蚀角,确定已开断次数;根据额定开断电流总开断次数和已开断次数,确定额定开断电流剩余开断次数;根据额定开断电流剩余开断次数,计算得到目标断路器的剩余寿命。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目标断路器的实际触头烧蚀角,确定已开断次数,并进一步结合额定开断电流剩余开断次数计算到断路器的剩余寿命,以额定开断电流剩余开断次数为基础计算得到剩余寿命,综合了剩余开断次数对于断路器寿命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断路器剩余寿命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2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3486.0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48 , H02J3/50 ,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变器仿真模型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获取配电网的仿真等效模型;采集所述配电网的输出电压测量值、有功功率测量值、无功功率测量值和并网母线电压测量值,以及采集所述逆变器的电压测量值、频率测量值、电感电流测量值、并网侧电压测量值和并网侧电流测量值;判断所述配电网的输出电压;若输出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则对所述功率环控制器实施基于下垂特性的V/F控制策略;若输出电压大于第二电压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电压阈值,则对所述功率环控制器实施基于下垂特性的P/Q控制策略。本发明能够降低了逆变器建模的工作量与仿真过程的计算量,进而提高逆变器仿真模型对应控制方法的评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55084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699719.4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自愈能力分析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的实时用电数据;根据孤立森林算法对所述实时用电数据进行异常检测,确定异常用户和异常区域;获取异常区域内的网络拓扑结构、各区段故障概率、各节点负荷曲线以及DG出力曲线;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各区段故障概率、各节点负荷曲线以及DG出力曲线确定配电网的自愈恢复率、自愈恢复速度、自愈控制操作复杂度、自愈可持续时间覆盖率;根据配电网的异常用户、自愈恢复率、自愈恢复速度、自愈控制操作复杂度、自愈可持续时间覆盖率生成配电网自愈能力分析报告;根据所述分析报告对配电网设备进行调度。通过实施本发明能提高配电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1547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536173.X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9/40 , H04L41/06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全运维管控中心、安全运维管控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该安全运维管控中心包括:前置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对接收和发出的所有数据进行标签化处理;设备运维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任务指令,对野外站的设备及运维过程进行管理;野外站和设备信息库,用于根据设备运维管理模块的数据,形成动态的野外站信息库及野外站设备信息库;密码与标签管理模块,用于在设备运维管理模块工作时同步发放设备的公私钥对,并对前置数据通信模块的标签化处理结果进行加密和记录。本申请通过数据加密使得数据传输更加安全可靠,通过各个模块能够对设备、运维及安全统一管理,加强了对野外站的管控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80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00040.9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8B31/0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气液两相流体仿真的电力变压器预警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根据升高座的内部结构、预设的故障位置和类型,建立电力变压器的气液两相流体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确定气体继电器内气体累积直至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所需的第一时间;在仿真模型中设置微型泵循环系统,获得修正模型;并获取第二时间;根据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计算气体扩散速度提高倍数;在倍数符合条件时,利用修正模型进行预警。本发明根据电力变压器升高座结构,预设的故障位置和故障类型,建立电力变压器的气液两相流体仿真模型,可以加强油流不畅区域的气体扩散速度,加强整个区域的油流循环,使得气体扩散更均匀,利于预警过程中对故障的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30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67954.1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21/5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提取软件漏洞数据库中所有函数源代码的标记序列向量,并基于标记序列向量,生成第一训练集和第二训练集,以利用当前软件漏洞数据库中的函数源代码进行模型训练;基于第一训练集,对预设CNN学习器和预设RNN学习器进行训练,得到CNN漏洞检测模型和RNN漏洞检测模型;基于第二训练集,对CNN漏洞检测模型和RNN漏洞检测模型进行集成学习,得到目标漏洞检测模型,以结合CNN模型和RNN模型的模型特性,降低模型数据过拟合,提高模型泛化性能;最后利用目标漏洞检测模型,对待检测函数源代码进行检测,输出待检测函数源代码的漏洞状态,提升检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7485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70661.9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噪声屏障及其制备方法,将第一降噪组件远离第二降噪组件的一面设于靠近音源的方向,通过第一降噪组件实现对环境中高频噪音的吸收,通过第二降噪组件实现对环境中低频噪音的吸收,其中第二降噪组件内多个排列的多个降噪单元,通过不同尺寸以及数量的共振腔以及消音孔实现对环境中不同频率噪音的吸收,通过事先确定环境中的频率范围,对应设置不同的共振腔以及消音孔以及设置有多个降噪单元,能够在针对性吸收特定频率环境噪音的基础上拓宽噪音吸收的范围,从而实现通过自身结构优化降噪效果的目的,且该降噪声屏障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批量生产费用较低、安装方便快捷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