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4740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575664.3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方法,本方法通过考虑价格型需求响应以及考虑电力用户电量需求调整不确定性,引入三角模糊变量来表示实施需求响应后的用户电力需求从而建立价格型需求响应模糊模型,然后基于可信性理论,以用户用电量的期望值为基础,考虑电力用户用电量与用电支出满意度,建立台区负荷调整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利用清晰等价类方法对模糊机会约束进行处理,以台区三相用户用电偏差最小为目标,对A、B、C三相电力用户的日前电价进行调整,达到减小台区三相不平衡度的同时,降低台区负荷峰谷差,控制用户的用电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34871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575651.6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关联性分析和数据挖掘的台区线损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台区电气特征指标对台区线损率的影响大小,选取影响更大的特征指标数据作为深度信念网络的输入,利用聚类算法对不同类型台区进行区分来分别进行训练,以挖掘输入参数与台区线损率之间复杂的关联关系,最终生成计算迅速高效、结果准确性较高的台区线损预测模型,从而利用该模型对台区线损进行计算分析,解决了现有的台区线损计算方法不能准确有效的挖掘台区线损影响因素的关联,计算工作效率以及准确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4740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75664.3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方法,本方法通过考虑价格型需求响应以及考虑电力用户电量需求调整不确定性,引入三角模糊变量来表示实施需求响应后的用户电力需求从而建立价格型需求响应模糊模型,然后基于可信性理论,以用户用电量的期望值为基础,考虑电力用户用电量与用电支出满意度,建立台区负荷调整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利用清晰等价类方法对模糊机会约束进行处理,以台区三相用户用电偏差最小为目标,对A、B、C三相电力用户的日前电价进行调整,达到减小台区三相不平衡度的同时,降低台区负荷峰谷差,控制用户的用电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12006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33795.0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
Inventor: 汪溢 , 高雅 , 梁智强 , 胡春潮 , 张晓悦 , 张延旭 , 冯善强 , 侯艾君 , 李波 , 武天龙 , 陈锦荣 , 钟志明 , 林冠强 , 黄国政 , 李永乐 , 何宝华 , 庄研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3/001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配置操作过程在线监护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生成电子作业表单,并将包含作业信息的所述电子作业表单发送至运维配置工具模块,使得运维人员通过所述运维配置工具模块根据所述作业信息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参数进行修改;实时获取所述运维配置工具模块在修改过程中发送的执行信息,将所述执行信息与所述作业信息进行校对,若确定出错,则执行告警。本发明能够实现变电站二次设备配置操作过程的在线式监护,提升现场作业安全性,降低误操作概率,解决当前二次设备配置操作缺乏安全监护手段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0507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132088.7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
IPC: H04L12/24 , H04L12/26 , H04L12/93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交换机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交换机运维服务器、监控主机与多台交换机。其中,监控主机与交换机运维服务器通信连接;交换机运维服务器与多台交换机通信连接;交换机设置有多个监控模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变电站交换机监控系统,解决了交换机在故障后才告警,出现的故障已经对智能变电站的底层基础业务造成了严重影响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交换机监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98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39589.0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3/007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备数据校验和异常告警功能的变电站测控装置和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流量筛、校验器、分类器和诊断模块;流量筛通过变电站测控装置的设备端口连接采集变电站数据信息的单元,用于计算接收到的变电站数据信息的数据流量并对变电站数据信息进行流量阈值控制;校验器连接流量筛,用于对数据流量进行检测,若检测到数据流量大于预设流量告警阈值,则发出流量异常告警;分类器连接流量筛,用于接收进行流量阈值控制后的变电站数据信息,并对变电站数据信息中的不同类信息进行分类;诊断模块连接分类器,用于对分类后的变电站数据信息进行针对不同类型信息的异常诊断。本申请能够为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989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1039589.0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备数据校验和异常告警功能的变电站测控装置和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流量筛、校验器、分类器和诊断模块;流量筛通过变电站测控装置的设备端口连接采集变电站数据信息的单元,用于计算接收到的变电站数据信息的数据流量并对变电站数据信息进行流量阈值控制;校验器连接流量筛,用于对数据流量进行检测,若检测到数据流量大于预设流量告警阈值,则发出流量异常告警;分类器连接流量筛,用于接收进行流量阈值控制后的变电站数据信息,并对变电站数据信息中的不同类信息进行分类;诊断模块连接分类器,用于对分类后的变电站数据信息进行针对不同类型信息的异常诊断。本申请能够为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09569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63517.7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台区低压线路监测系统,包括:多个线路监测单元;台区变压器的出线处以及各级低压线路分支箱的出线处均设置有线路监测单元;线路监测终端;线路监测终端用于,接收各个线路监测单元上报的连接关系信息,并根据接收到连接关系信息,生成台区连接关系模型;其中,一个线路监测单元上报的连接关系信息包括该线路监测单元对应的开关与上一级开关之间的连接关系;各个开关对应的级别沿出线方向依次降级;台区连接关系模型为,各个开关之间连接关系的可视化模型;监测主站;监测主站用于,接收线路监测终端发送的台区连接关系模型并进行显示;解决了目前想要了解当前线路的连接方式要靠运维人员去现场沿线路巡查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613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97277.2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压线路监测系统,包括:电流采集互感器,用于采集低压线路的电流值;电压采集互感器,用于采集所述低压线路的电压值;故障告警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所述电流值与所述电压值,判断所述低压线路是否存在异常,若所述低压线路出现异常,发送告警信号至主站;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038827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810962329.4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误控追溯功能的变电站远动装置,包括:报文接收器、报文筛选器、解析器、对比器和查询申请组件;报文接收器的输出端与报文筛选器的输入端连接;报文筛选器的输出端与解析器的输入端连接;查询申请组件的输出端与对比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对比器的第二输入端与解析器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人为判断误控原因费时费力且可能由于某些因素而无法找到真正的误控源头,对于误控事故的追溯和分析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导致的无法准确排除隐患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