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7572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711002533.3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F16N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带电场所带电作业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压带电设备精准注射润滑剂的装置,包括:电源供电系统,所述的电源供电系统为遥控带电作业装置提供电源,包括高压绝缘杆、可视化注油装置、作业执行平台及控制端,所述的高压绝缘杆固定在作业执行平台上,所述的可视化注油装置可拆卸的固定在作业执行平台上,所述的控制端与可视化注油装置无线连接,控制端控制可视化注油装置的进行注油或停止注油的操作。这样操作人员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举着绝缘杆,依靠控制端的控制对需要注油的部位进行注油。
-
公开(公告)号:CN11393375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12159.6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配电网对应的锚点模态函数;对所述待检测配电网的电流信号进行多层分解,得到所述电流信号对应的全滤波系数;根据所述全滤波系数和所述锚点模态函数,计算所述电流信号对应的分数滤波系数;通过预置能量计算公式,计算所述分数滤波系数对应的分数滤波系数能量;根据所述分数滤波系数能量和预设能量阈值的对比结果,得到所述待检测配电网的高阻接地故障检测结果。解决了现有对于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的检测方法,检测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5056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55461.2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6Q10/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工作票管理方法,通过在远程监控系统中建立数据库和工作票审核系统,在数据库中预设各种电子工作票,融合所有操作票工作票,形成统一的管理界面,可以按不同的工作内容生成对应的作业表单,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来获取所述的电子工作票,指导操作人员根据所述电子工作票的内容进行作业,作业完成后在线签字录指纹确认直接上传至远程监控系统,取代回填操作票的工作流程,实现无纸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2340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73434.0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示牌更换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两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底板相互垂直,两所述第一侧板的前端分别和一第二侧板连接,顶盖,所述顶盖盖设于两所述第一侧板和两第二侧板的上端,所述底板向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延伸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目标位置固定连接。通过将标示牌更换装置固定在分接箱标示的位置,将标示牌放入装置中再关上,使标示牌得到密封性保护,防止空气和水对标示牌的腐蚀氧化,减少了人力拆除更换的麻烦。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更换标牌快捷,具有极佳的老化性能,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同时使用寿命很长,减少标识牌的浪费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10965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06173.3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接线套管及开关柜。本发明的接线套管包括套管本体、电流采集单元、电压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局放采集单元和总管理单元,套管本体的中轴部设置有导电体,电流采集单元、电压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和局放采集单元均间隔套设在导电体外侧,且电流采集单元、电压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和局放采集单元均与总管理单元通信连接,导电体的两端分别电连接开关柜的母线和电缆。本发明的接线套管占用体积小,安装和拆卸效率高,设备适配性高,更换难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29044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11153.5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操作杆,包括:操作杆本体,操作杆本体包括操作杆母杆以及操作杆子杆,操作杆母杆与操作杆子杆连接,且连接处套设有绝缘件;操作头,操作头包括第一操作头、第二操作头以及第三操作头,其中的一个与操作杆子杆可拆卸连接,第一操作头包括有可折叠锯、可折叠刀和/或可折叠镰刀,第二操作头包括有拉闸钩,第三操作头包括有验电器。通过在操作杆母杆与操作杆子杆的连接处套设绝缘件,能够避免检修人员在雨天作业的触电危险;通过设置功能不同且能够分别与操作杆子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操作头、第二操作头以及第三操作头,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对操作头进行快速且自由地安装和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0944671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11344933.7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nventor: 郑风雷 , 尹创荣 , 张远健 , 陈冠豪 , 刘贯科 , 杨睿 , 周潮 , 夏云峰 , 黄健华 , 袁智斌 , 吴勋 , 张忠豪 , 巫伟中 , 王传旭 , 邱秋辉 , 陈灿辉 , 陈华干
IPC: G06F30/23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计算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导体的热膨胀系数进行计算,得到导体的接触半径的半径变化量;根据导体的初始接触半径和半径变化量,确定导体的实际接触半径;根据实际接触半径和针对接触区域预先设置的温度模型,计算接触区域的温度,该温度模型用于指示接触区域的温度特性。通过基于导体的热膨胀系数计算导体的接触半径的半径变化量,并且将半径变化量用于导体的接触区域的温度计算,从而在该温度计算的结果中引入了接触区域热膨胀因素的影响,使得能够在接触区域温度变化的情况下更加准确地计算接触区域的温度,提高了确定接触区域的温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2443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734888.7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外壳体,外壳体底部支撑在底座上以实现外壳体的密封,底座上安装有位于外壳体内的内围板,外壳体内壁与内围板外壁之间形成有用于连通内围板内部与外壳体外部的对流散热通道,外壳体内壁上安装有位于对流散热通道正上方的多个半导体制冷片。在对流散热通道被打开时,半导体制冷片使对流散热通道中产生向下流动的气流,并将上升至外壳体顶部的热空气吸入对流散热通道中并排出,而当检测完毕后外壳体下降至底座上使对流散热通道关闭,从而在散热和检测完毕时均能防止外部空气进入外壳体中,有利于保持外壳体内的清洁和干燥,从而大大延长电力检测仪器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188096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1344934.1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nventor: 郑风雷 , 尹创荣 , 张远健 , 陈冠豪 , 刘贯科 , 杨睿 , 周潮 , 夏云峰 , 黄健华 , 袁智斌 , 吴勋 , 张忠豪 , 巫伟中 , 王传旭 , 邱秋辉 , 陈灿辉 , 陈华干
IPC: G01R27/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及装置,用于测量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接触电阻,涉及接触电阻测量技术领域。该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包括:获取满足预设要求的接触电阻变化率的两种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流;在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加载基于两种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流,分别测量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根据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得到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接触电阻。使用该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及装置,能够直接测量交流接触电阻,且有效减小接触电阻的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106514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202838.8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力现场设备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优化算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将各网格节点集合起来成簇,在每个簇内设定一个簇头节点;步骤200、对所有网格节点的能量进行均一性;步骤300、在完成分簇以能量均一化时,所述网格节点负责收集监测数据,并将自身属性和监测数据通过簇头节点将数据融合之后发送给Sink节点;步骤400、根据簇头节点的分布密度设置通信阈值,并且依据网格节点的分布密度和通信阈值之间的对比动态调整簇头节点的通信半径;本发明是针对电力设备的安全监测系统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算法用于延长网络生命周期,降低各个节点能耗和整个网络能耗,达到均衡网络能耗负载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