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8417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197415.7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B3/54 , H04B1/7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线信道的码索引时分多址接入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将电力线信道传输时间分为多个时片,将所述多个时片分配给各通信节点对,其中该通信节点对包括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数据传输时,发送节点根据发送信号生成比特块,将所述比特块映射为扩展码,并基于所述扩展码生成模拟信号,进而在所分配的时片内发送所生成的模拟信号;每个接收节点在对应的时片内对电力线信道的信号进行检测,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解调,以恢复发送信号。本发明解决了在多节点接入的同时提高每个节点的信号信噪比和通信速率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0637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20153.0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5G微能源网的光热供能业务优化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通过构建以光热供能端的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且满足用户端的能源需求量的光热供能调度模型,并考虑5G微能源网的总网损带来的运行成本,将光热供能调度模型更新为光热供能网损调度模型,同时,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光热供能网损调度模型,得到最优解作为光热供能优化策略。从而提高了运行效率,解决了微电网能源系统调度未能充分考虑网损而导致的经济效益、环保以及运行成本方面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41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111319349.8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施共享基站建设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在预设区域内各个电力设施对应的建设状态信息;根据建设状态信息,构建共享基站选址模型;采用预设优化算法优化共享基站选址模型,得到共享基站最优选址;在共享基站最优选址对应的目标电力设施上装载共享基站,得到共享基站电力设施,从而更为高效地进行共享基站电力设施的建设,提高电力设施的建设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38162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1194575.8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B3/54 , H04L1/00 , H04L12/413 , H04W7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传输线的索引时分多址接入方法及装置,通过预先分配电力通信系统的时分信道,索引接入各自的时片组内以发送相应的数据比特,有效避免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多节点发生碰撞,并且对传送的数据进行了接收判决,使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拥有较低的误码率,从而保证了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效率,实现了信号高速可靠的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接入。解决了现有基于电力传输线的调制解调方式下由于通信带宽的限制,难以通过提升频率带宽以实现提升信号传输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3391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56663.5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线网络随机接入的帧间干扰连续消除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将电力线网络的发送时间分为不同的发送帧,每个发送帧分配对应的前导码;当收到接入节点发送的前导序列时,根据前导序列分配发送帧给接入节点,使得接入节点在发送帧发送通信数据包,其中,前导序列由节点标识号、请求次数和前导码构成;当在发送帧内发生通信数据包碰撞时,对通信数据包进行缓存得到缓存的碰撞数据包,同时发送节点重新发送通信数据包;当在发送帧内未发送通信数据包碰撞时,则对当前通信数据进行解调,并通过已解调的数据包对碰撞数据包进行解调;本申请有效利用了碰撞的发送帧资源,可以显著提升电力线网络的时间资源利用率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82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20159.8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5G低压用户用能调度方法及装置,本申请通过5G通信网络与低压用户的用能设备交互,并通过D2D通信技术与无线资源管理算法,捕获用能设备的运行工况信息;根据5G通信网络,测量能源控制单元以及用能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得到目标信号质量;根据目标信号质量,利用预设的5G交互应用模型,在预设的约束条件下进行自适应迭代优化求解,得到设备运行应用决策量集合;根据设备运行应用决策量集合与运行工况信息,结合设备运行应用决策量、运行工况与交互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确定用能设备对应的应用交互控制指令,使得用能设备按照应用交互控制指令执行用能调度提高了交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5014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04147.9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网物联网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其方法通过在变压器和用户侧之间使用全频段作为载波通信信道的载波频段,在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携带有时钟信号的载波信号后,第二通信装置获取每个子载波信号对应的接收时刻,并根据第二通信装置的震荡计时器的计时周期确定接收滞后时间,利用接收滞后时间对相应的时钟信号进行补偿,若第二通信装置的时钟信息与接收到的时钟信号不匹配,则将补偿后的时钟信号作为第二通信装置的时钟信息,将时钟信息以光信号方式通过光纤传至下层设备使用光纤信号完成时钟同步,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干扰对时钟同步的影响,提高时钟同步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3816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94575.8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B3/54 , H04L1/00 , H04L12/413 , H04W7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传输线的索引时分多址接入方法及装置,通过预先分配电力通信系统的时分信道,索引接入各自的时片组内以发送相应的数据比特,有效避免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多节点发生碰撞,并且对传送的数据进行了接收判决,使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拥有较低的误码率,从而保证了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效率,实现了信号高速可靠的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接入。解决了现有基于电力传输线的调制解调方式下由于通信带宽的限制,难以通过提升频率带宽以实现提升信号传输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67224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05464.2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配电盒及管理系统,属于配电物联网技术领域。其中配电盒包括控制模块、接口模块和通信模块,并且在通信模块中增加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使得数据能够通过现有电力线进行传输,有效节约了成本、节省了空间,并且有线与无线通信结合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而管理系统基于ARM核心板运行,通过设置状态显示模块、运行维护模块和设备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对用电设备信息的采集以及对用电设备的管控,并且采用ARM架构,其精简指令集相较于x86的复杂指令集,具有格式统一、种类少、寻址方式少等优势,同时其相应的硬件线路可以做到最佳化,以提高执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601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32446.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罗序良 , 陆庭辉 , 吴毅良 , 刘翠媚 , 郝霞 , 陈嘉俊 , 殷锦辉 , 凌子文 , 冯瑞妍 , 尹婕 , 郭洋洋 , 邝冬梅 , 李文祺 , 郭凤婵 , 刘可欣 , 陈泽鸿 , 林健钊 , 钟悦晖 , 胡永浩 , 梁治华 , 吕啟尤 , 许海 , 吕伟文 , 吕艳年 , 胡梁 , 林海
IPC: G06F16/33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客服工单辅助电力故障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于营销管理系统的多个客服工单;通过对客服工单进行关键词查询,从多个客服工单中筛选出目标客服工单;对目标客服工单中的地址信息进行转换,得到转换结果;确定转换结果对应的目标线路编号;依据目标线路编号在单线图上对目标客服工单进行标记,得到标记结果;在利用单线图进行故障分析时,基于标记结果与目标客服工单的内容描述辅助定位当前停电事件对应的电力故障。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故障定位基本依赖人工巡检导致的效率低下、实时性差以及对人员经验要求高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