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643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19974.5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江苏大正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0/02 , C04B38/00 , C04B1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防火增强玄武岩‑高硅氧纤维复合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玄武岩短纤维、高硅氧短纤维进行清洗、干燥处理后按照一定质量比混合并经开松、铺网、针刺等步骤后得到玄武岩‑高硅氧混合纤维毡;(2)制备溶液C;(3)通过高压喷头将溶液C喷洒到玄武岩‑高硅氧混合纤维毡并静置等待溶液C在玄武岩‑高硅氧混合纤维毡上凝胶后制得气凝胶毡前驱体;(4)将气凝胶毡前驱体进行液封老化干燥后制得二氧化硅气凝胶防火增强玄武岩‑高硅氧纤维复合毡。本发明涉及抗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防火增强玄武岩‑高硅氧纤维复合毡及其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7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81046.9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湾区特大桥养护技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索塔与钢横梁的预应力钢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索塔塔柱、设于所述索塔塔柱之间的钢横梁,与所述钢横梁固定连接的承压板以及设于所述索塔塔柱和承压板之间的预应力钢束;其中,所述索塔塔柱两侧分别设有张拉端锚具和锚固端锚具,所述预应力钢束一端与所述锚固端锚具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承压板与张拉端锚具连接,共同构成所述钢横梁和索塔塔柱之间的预应力张拉柔性连接结构;所述承压板包括设于所述钢横梁外腹板间用于共同承担剪力的抗剪紧密型冲钉,实现在外力作用下调节所述预应力张拉柔性连接结构的张力,从而避免应力集中破坏钢横梁与索塔塔柱之间的结构,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达到快速施工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794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481046.9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湾区特大桥养护技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索塔与钢横梁的预应力钢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索塔塔柱、设于所述索塔塔柱之间的钢横梁,与所述钢横梁固定连接的承压板以及设于所述索塔塔柱和承压板之间的预应力钢束;其中,所述索塔塔柱两侧分别设有张拉端锚具和锚固端锚具,所述预应力钢束一端与所述锚固端锚具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承压板与张拉端锚具连接,共同构成所述钢横梁和索塔塔柱之间的预应力张拉柔性连接结构;所述承压板包括设于所述钢横梁外腹板间用于共同承担剪力的抗剪紧密型冲钉,实现在外力作用下调节所述预应力张拉柔性连接结构的张力,从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94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72178.5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湾区特大桥养护技术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分区更换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系统及安装更换方法,方法包括将多个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底部与桥面横梁的顶部可拆卸连接固定,将沿横桥相邻的两个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通过拼接连接件连接;当检测到某块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存在结构异常时,将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与横桥向相邻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的拼接连接件拆卸、将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底部与桥面横梁的顶部拆卸,并将其沿垂直于桥面顶板的方向抽出;将新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安装到被拆卸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所在的位置,并通过拼接连接件与横桥向上相邻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固定;将新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底部与桥面横梁的顶部重新固定,实现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分区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87565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71584.3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1D19/16 , E01D19/08 ,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13 , G01N31/12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悬索桥缆索结构体系隔热抗火分级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开展缆索高强钢丝高温力学性能材性试验确定缆索钢丝设防温度;根据相似理论开展真实火灾下缆索结构体系大尺寸温度场试验,并确定缆索结构体系设防高度及分级设防高度;通过开展缆索结构防火体系传热仿真模拟确定分级防护策略;对桥梁缆索结构体系进行分区域防护。本发明在满足桥梁缆索结构体系抗火防护要求的同时提高防护体系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0767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288027.6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江苏中矿大正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湾区特大桥养护技术中心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悬索桥主缆内部环境数据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其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通信箱以及楔设在主缆钢丝缝隙中的楔子,所述楔子将主缆缝隙撑开并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装入钢质导管,所述钢质导管内穿设有与数据通信箱电性连接的数据传输线,所述数据传输线位于钢质导管内部的一端设有温湿度压力探头。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实时监测到主缆内部的温湿度、气体压力信息,且能够保证主缆内部气体的密封性;且该申请能够长期对主缆内的环境进行监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对主缆内部腐蚀环境进行可视化显示并对腐蚀趋势做出预测,结果较为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26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995645.8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湾区特大桥养护技术中心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索夹螺杆轴力的应变反演方法,涉及结构监测和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螺杆轴力的测量方法中,无法直接对其轴力进行直接的连续测量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索夹螺杆轴力的应变反演方法,将应变传感器粘贴于索夹表面,当螺杆轴力损失时,应变传感器会获取索夹表面的应变变化,通过索夹应变与螺杆轴力损失的转化关系,则能够获得发生轴力损失的螺杆位置以及轴力损失的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553944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06069.7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湾区特大桥养护技术中心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测力垫圈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结构健康监测与无损检测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有些实际工程无法对测力垫圈进行现场标定,限制了测力垫圈的应用,并且测力垫圈厚度、内外径、受压偏心距等参数对测量结果均有很大影响的问题。在测力垫圈两端面增加金属垫片,能够减少现场标定的工作量,可将其作为标准产品直接交付使用。同时,通过保证测力垫圈居中的定位装置以及优化并合理布置传感元件,能够提高螺杆轴力的测量精度,进一步推动索夹螺杆轴力长期监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26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95645.8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湾区特大桥养护技术中心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索夹螺杆轴力的应变反演方法,涉及结构监测和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螺杆轴力的测量方法中,无法直接对其轴力进行直接的连续测量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索夹螺杆轴力的应变反演方法,将应变传感器粘贴于索夹表面,当螺杆轴力损失时,应变传感器会获取索夹表面的应变变化,通过索夹应变与螺杆轴力损失的转化关系,则能够获得发生轴力损失的螺杆位置以及轴力损失的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700538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65657.0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复合止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可相互移动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二者之间形成结合腔,两个构件上安装有使结合腔相对密封的外部止水装置,所述外部止水装置包括分别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的柔性止水带,该柔性止水带的伸展长度与两个构件相对移动的长度相对应,所述结合腔的腔体内还安装有内部止水装置,该止水系统的外部止水装置其主要止水作用,内部止水装置起备用、复合止水的作用,当外部止水装置发生渗漏或损坏时,内部止水装置发挥作用,进一步实现止水功能,不会对施工或使用产生影响,达到复合止水的效果,实现双重止水的目的和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