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智能控制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6974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10333314.4

    申请日:2012-0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智能控制装置及其实现方法,该装置包括:备自投单元、稳控单元、备自投与稳控配合单元,所述稳控单元、备自投与稳控配合单元以及备自投单元依次相连接,所述备自投单元还与所述稳控单元相连接;所述备自投与稳控配合单元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稳控单元,并判断所述稳控单元是否有稳控动作,如果有则闭锁备自投功能。本发明的电力系统智能控制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实现了备自投功能和稳控功能的配合,真正做到了集备自投功能与稳控功能于一体,使用一套装置即实现了以往两套装置才能实现的功能,不仅减少了施工和维护的工作量,也减少了由于设计方面的差异所带来的误操作的可能性,有利于装置的标准化设计和推广使用。

    基于GOOSE信息自动识别旁路代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280927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226989.4

    申请日:2011-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GOOSE信息自动识别旁路代状态的方法,包括:步骤一、通过GOOSE网获取安全自动装置的主接线及旁路的实时数据信息;步骤二、根据所述实时数据信息,判断所述线路/变压器是否处于旁路代状态;步骤三、当所述线路/变压器处于旁路代状态时,将所述安全自动装置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旁路代状态模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GOOSE信息自动识别旁路代状态的系统,通过本发明的技术,使得数字化变电站安全自动装置能够实现旁路代状态的自动识别,减少现场操作工作量,避免误操作或忘记操作的风险,使得操作不一致的时间理论上接近于0,提高了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电力系统智能控制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697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33314.4

    申请日:2012-0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智能控制装置及其实现方法,该装置包括:备自投单元、稳控单元、备自投与稳控配合单元,所述稳控单元、备自投与稳控配合单元以及备自投单元依次相连接,所述备自投单元还与所述稳控单元相连接;所述备自投与稳控配合单元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稳控单元,并判断所述稳控单元是否有稳控动作,如果有则闭锁备自投功能。本发明的电力系统智能控制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实现了备自投功能和稳控功能的配合,真正做到了集备自投功能与稳控功能于一体,使用一套装置即实现了以往两套装置才能实现的功能,不仅减少了施工和维护的工作量,也减少了由于设计方面的差异所带来的误操作的可能性,有利于装置的标准化设计和推广使用。

    基于GOOSE信息自动识别旁路代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280927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226989.4

    申请日:2011-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GOOSE信息自动识别旁路代状态的方法,包括:步骤一、通过GOOSE网获取安全自动装置的主接线及旁路的实时数据信息;步骤二、根据所述实时数据信息,判断所述线路/变压器是否处于旁路代状态;步骤三、当所述线路/变压器处于旁路代状态时,将所述安全自动装置的工作模式设置为旁路代状态模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GOOSE信息自动识别旁路代状态的系统,通过本发明的技术,使得数字化变电站安全自动装置能够实现旁路代状态的自动识别,减少现场操作工作量,避免误操作或忘记操作的风险,使得操作不一致的时间理论上接近于0,提高了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一种实时控制系统硬件架构

    公开(公告)号:CN205334208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20824922.4

    申请日:2015-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时控制系统硬件架构,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电网安稳定控制装置的支持分布式光纤通信的实时控制系统硬件架构。本实用新型整体通信架构是以CPM模件为系统级通信中枢,MPM模件为机箱级通信中枢的二级通信架构。CPM模件与多个MPM模件之间采用点对点光纤通信方式;MPM模件与所辖机箱的多个DPM模件之间采用点对点LVDS通信方式作为实时大容量数据交换通道,以共享CAN通道作为实时小容量数据交换通道;MPM模件通过专用光纤通道接收同源的时钟同步信息,实现整个系统的时钟同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