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6815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25130.7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B13/055 , H02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绝缘设备混合气体的单组分补气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气体绝缘设备补气前的待补组分的物质的量初始占比、待补组分在补气后需要达到的物质的量目标占比;向气体绝缘设备补充预设的物质的量的待补组分,以得到待补组分的物质的量占比的变化量;根据物质的量初始占比、预设的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占比的变化量,确定气体绝缘设备补气前的总的物质的量;根据物质的量初始占比、物质的量目标占比、物质的量占比的变化量、总的物质的量和预设的物质的量,计算得到待补组分还需要补充的物质的量。本发明通过采用两次补气的方式并利用其中得到的数据,能实现单组分气体的精准补气。
-
公开(公告)号:CN110878906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1125129.4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绝缘设备混合气体的液相补气方法,该方法包括:启动气泵将缓冲室抽真空,建立气泵与储气室的连接;关闭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启动气泵,将储气室内的气体抽取到缓冲室中;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一电磁阀,启动液泵向缓冲室泵入第一计量的待补组分;关闭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启动气泵,将缓冲室内的气体抽取到储气室中;启动气泵,将储气室内的气体抽取到缓冲室中;获取第二次气压平衡的气体的混合浓度,根据目标量计算出待补组分还需要补充的第二计量;利用电控注射器抽取第二计量的待补组分添加到缓冲室中;启动气泵,将缓冲室内的气体抽取到储气室中。本发明能实现液相气体的补气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878906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125129.4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绝缘设备混合气体的液相补气方法,该方法包括:启动气泵将缓冲室抽真空,建立气泵与储气室的连接;关闭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启动气泵,将储气室内的气体抽取到缓冲室中;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一电磁阀,启动液泵向缓冲室泵入第一计量的待补组分;关闭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启动气泵,将缓冲室内的气体抽取到储气室中;启动气泵,将储气室内的气体抽取到缓冲室中;获取第二次气压平衡的气体的混合浓度,根据目标量计算出待补组分还需要补充的第二计量;利用电控注射器抽取第二计量的待补组分添加到缓冲室中;启动气泵,将缓冲室内的气体抽取到储气室中。本发明能实现液相气体的补气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211450342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1985782.3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7C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绝缘设备混合气体的液相补气装置,该装置包括容器、缓冲室、液泵、气泵、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其中,所述容器的底部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液泵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液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室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缓冲室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泵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有一段衔接管。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液相气体的补气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49228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111516218.9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392 , G06F30/398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半导电屏蔽层宽频特性的高压电缆接头频响建模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对电缆接头内外半导电屏蔽层在预设频率范围内进行复介电常数的测量,并将复介电常数随频率变化关系进行拟合,得到电缆接头内外半导电屏蔽层复介电常数方程;根据电缆接头的内部结构差异,对所述电缆接头进行分段等效处理,并根据分段结果建立考虑电缆接头导体压接的分布参数等效电路;通过复介电常数方程计算电缆接头的频域响应特征参数,包括特征阻抗、波速度和传播系数、转移矩阵与传输系数,从而能够根据频域响应特征参数,分析不同中心频率信号在电缆接头的传播特性以及电缆接头的频率依赖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75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1319360.4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T17/00 , H02G15/184 , H02G15/188 , G06F111/06 , G06F113/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聚丙烯电缆模塑接头结构的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聚丙烯电缆模塑接头的初始结构,搭建对应的结构仿真模型;采用所述结构仿真模型进行电场仿真,依次确定所述聚丙烯电缆模塑接头的最优反应力锥角度、最优应力锥角度、以及反应力锥与应力锥最优相对位置;根据所述聚丙烯电缆模塑接头的最优反应力锥角度、最优应力锥角度、以及反应力锥与应力锥最优相对位置,得到所述聚丙烯电缆模塑接头的最优结构。本发明保证聚丙烯电缆模塑接头具有高绝缘性和耐久性的同时,有效提升聚丙烯电缆模塑接头的安全可靠性能,进一步减少电缆线路运行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为模塑接头的设计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0898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27840.4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廖雁群 , 惠宝军 , 林敏洪 , 李俊瑶 , 李迪 , 朱闻博 , 侯帅 , 何伟 , 陈霖 , 王亚迪 , 朱五洲 , 傅明利 , 窦航 , 卓志豪 , 冯宾 , 展云鹏 , 陈云 , 黄嘉明 , 胡欣欣 , 曾啸 , 张伯昱
IPC: G06F30/367 , G01R31/12 , G01R31/14 , G01R31/52 , G01R19/165 , G06F113/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潜供电弧的仿真方法、装置、处理器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短路电弧模型模拟短路电弧的电流变化,构建潜供电弧模型模拟潜供电弧的电流变化;获取目标敷设参数,通过短路电弧模型模拟短路电流的变化趋势确定短路电流峰值,通过潜供电弧模型模拟潜供电流的变化趋势确定潜供电流峰值;根据潜供电流峰值控制第三支路对第一支路进行供电,根据短路电流峰值控制第二支路对第一支路进行短时间供电后断开第二支路,记录目标电弧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直至电弧熄灭,分别得到电压、电流和电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故障仿真方法缺少对潜供电流的模拟,以对应仿真结果进行设计的高压电缆存在火灾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2065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1076880.1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液体改性导电炭黑的电缆半导电屏蔽料及其制备方法,半导电屏蔽料组合物包括基材、导电炭黑、离子液体、润滑剂、抗氧剂、交联剂,按其重量份数计,基材58~64份、导电炭黑27~34份、离子液体1~5份、润滑剂1~2份、抗氧剂0.3~0.7份、交联剂0.4~2.2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离子液体修饰导电炭黑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处理的导电炭黑用于超光滑高压电缆半导电内屏蔽料时,该屏蔽料具有较为优异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从而解决了现有制备方法中半导电屏蔽料挤出过程导电炭黑容易发生团聚使挤出表面光洁度难以达到超光滑要求的问题,以及解决了基体树脂与设备间存在的摩擦而造成屏蔽料表面粗糙和表面光洁度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6230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52537.X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G01R31/00 , G06F30/20 , G06F113/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聚丙烯直流电缆电荷输运模型的构建参数的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电气电缆领域。方法包括:在使用时间不同的聚丙烯直流电缆的绝缘层内部的不同位置进行电缆切片,得到多个聚丙烯薄片;针对每个聚丙烯薄片,根据聚丙烯薄片与聚丙烯直流电缆的导体中心的距离,确定待测点;在待测点处,测量影响绝缘层内电荷积聚的影响参数;影响参数包括电子迁移率、空穴迁移率、电子深陷阱深度和空穴深陷阱深度;基于每个聚丙烯薄片对应的影响参数,获取聚丙烯直流电缆电荷输运模型的构建参数。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获取到的用于建立聚丙烯直流电缆电荷输运模型的构建参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193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22787.9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敞开式触头沿圆周布置的转盘切换开关,包括:主体,具有安装面,安装面上设有多个沿环形路径依次间隔的第一触头;输入轴,沿与安装面相交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主体上,并具有朝向安装面的连接端;及动盘组件,连接于连接端,并具有朝向安装面的连接面,连接面上设有多个沿环形路径依次间隔的第二触头;其中,输入轴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用于带动动盘组件转动以使各第二触头与不同位置的第一触头连接导通。本申请利用输入轴实现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之间的分离及连接导通,输入轴还可以带动动盘组件转动,实现第二触头与不同位置的第一触头连接导通,使得切换开关的空间利用率更高,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