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网柔性管理与优化的建筑光伏一体化电池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834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53138.2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电网柔性管理与优化的建筑光伏一体化电池储能系统,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光伏模块、公共电网模块、建筑能耗模块、电池模块、能源管理模块;光伏模块在建筑满足负荷需求后根据峰谷时段将多余发电量输送至公共电网调峰或为电池进行充电;公共电网模块消纳多余的光伏产能,建筑能耗模块为建筑的全年逐时负荷;电池模块将储存的电能在光伏模块用于削峰填谷;能源管理模块内置基于电网柔性因子的电网保护能源管理策略、实现电力灵活性和经济性管理的程序。本发明通过软硬件的结合,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性能,对建筑供电不同时期的负荷需求进行动态能源设计和电池储能系统的优化,确保电网输出的稳定性。

    具备辐射换热功能的电子芯片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3626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1810608608.0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辐射换热功能的电子芯片散热装置,包括卡槽、数个散热肋片和风扇,每一个散热肋片的下端固定于卡槽的顶部,且每一个散热肋片互相间隔排列,每一个散热肋片的上端固定风扇;卡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卡槽的内侧壁涂有吸热涂层,卡槽的底部用于固定电子芯片的中央处理器模组件。上述的具备辐射换热功能的电子芯片散热装置中的卡槽的内侧壁都涂有吸热涂层,在电子芯片的中央处理器模组件产生大量热量时,吸热涂层能快速吸附热量,减少热量对中央处理器模组件产生的影响;并且散热装置中各个散热肋片互相之间形成热传导通道,各热传导通道与第一通孔相配合形成风道,风道与风扇相配合能及时将热量排除。

    电子芯片散热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9805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1810607186.5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芯片散热装置,包括卡槽、数个散热肋片和风扇,每一个散热肋片的下端固定于卡槽的顶部,且每一个散热肋片互相间隔排列,每一个散热肋片的上端固定风扇;卡槽内设有若干个空腔结构,空腔结构的上端与散热肋片的下端相抵接,每一个空腔结构相互间隔分布,且每一个空腔结构中填充有相变储能材料;卡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卡槽的内侧壁涂有吸热涂层,卡槽的底部用于固定电子芯片的中央处理器模组件。上述的散热装置在电子芯片的中央处理器模组件产生大量热量时,相变储能材料和吸热涂层能快速吸附热量,并利用热传导通道以及风道,风道与风扇相配合能及时将热量排除,最大程度地减少中央处理器模组件产生的热量。

    一种地暖模块及地暖模块构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61328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89241.8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暖模块及地暖模块构造方法,地暖模块包括加热管;上模板,上模板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的高发射率面层、地砖层和导热填充层,上模板的底面设有上沟槽;下模板,下模板层叠在上模板的下方,下模板的顶面设有下沟槽,上沟槽和下沟槽之间形成用于容置加热管的容置通道。一方面,高发射率面层显著改善地暖表面热辐射能力,对房间供暖更高效,相同地板表面温度下供暖量增大,供暖房间热舒适度高,相同供暖负荷下可降低地板表面温度;另一方面,采用了简单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施工高效、维护方便。

    一种纤维气凝胶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3191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11763.0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气凝胶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一种纤维气凝胶泡沫混凝土,其制备原料包括胶凝材料、气凝胶粉体、纤维丝、增稠水、发泡剂和水;其中,所述胶凝材料、气凝胶粉体、纤维丝和增稠水的质量比为1:0.01~0.3:0.001~0.01:0.35~1;所述气凝胶粉体的粒径小于250μm、孔隙率为80~99%、孔隙直径为10~50nm;所述纤维丝呈均匀分散状态,直径为10~50μm。本发明所述的纤维气凝胶泡沫混凝土具有超低密度、超低热导率,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可应用于建筑墙体保温、道路填充、屏障隔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静电纺微纳米纤维/粘土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7362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89078.X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静电纺微纳米纤维/粘土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静电纺微纳米纤维填充于粘土/粘土助剂溶胶中,通过低温冷冻干燥制备出一种静电纺微纳米纤维/粘土气凝胶复合材料。本发明以微纳米尺度的静电纺微纳米纤维增强粘土气凝胶,可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界面结合性和结构完整性,并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且轻质环保,其制备方法采用低温冷冻干燥,无需常规二氧化硅气凝胶制备过程所需的老化、置换、改性等步骤,工艺简单环保,在建筑、工业、航空航天、保温服装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种低表面张力溶剂直接填充气凝胶低成本快速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5126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22960.3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表面张力溶剂直接填充气凝胶低成本快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将硅源、醇溶剂、水、酸性催化剂混合水解;再依次加入低表面张力溶剂、水、碱性催化剂,静置凝胶;湿凝胶转移到疏水试剂与低表面张力溶液的混合液中浸泡;再进行表面清洗;常压干燥得到气凝胶。优点有:无需醇溶剂的置换和老化,表面修饰后常压干燥,节约生产时间,可进行连续性大规模生产;低表面张力溶剂置于凝胶内部,减少醇溶剂在表面修饰时与疏水试剂反应,可节约材料成本;减少制备过程中疏水试剂的使用,且试剂可循环使用,有利于绿色生产;制备过程具有可控性,利于获得物性参数稳定的高性能气凝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