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4049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94045.9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H04L9/40 , H04L61/5007 , H04L61/5061 , H04L61/5053 , H04L41/16 , H04L101/6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控守图的网络系统防御方法,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蜜点设备信息、网络资产设备信息和攻击路径信息生成具有多条路径的控守图;基于所述控守图对路径上最易被攻击的网络资产设备进行仿真后生成相应的蜜点设备,并基于所述蜜点设备获取攻击者的攻击意图信息;将所述攻击意图信息输入到防御收益模型进行训练调参后获得训练好的防御收益模型,基于所述训练后的防御收益模型输出使得防御者收益最大化的防护策略信息;防御者基于所述防护策略信息更换蜜点设备的IP地址或端口号进行防御。本发明在控守图的背景下,利用强化学习算法,动态调整防御策略,增加了攻击者的攻击成本,提高了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514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03199.7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B01J27/24 , C02F1/7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单原子铜催化剂以及合成方法,将一个铜原子与两个吡啶氮原子锚定,以合成不饱和Cu‑N2配位结构的单原子铜催化剂(CuSA‑NC)。催化剂中单原子铜被确定为活性中心,形成的不饱和Cu‑N2配位构型比饱和Cu‑N4配位构型更有利于PDS活化。得益于Cu(III)的生成,CuSA‑NC在复杂基质中对污染物降解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和优异的抗干扰性。另外,本发明的CuSA‑NC具有优越的催化活性,并且在连续流动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耐久性,进一步展现了CuSA‑NC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实际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8299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96791.5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7/08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氮材料负载单原子铜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溶液A,然后加入溶液B中,得到固体产物A;(2)将固体产物A与二氰二胺混合,研磨成研钵中的B;(3)将均质前驱体B焙烧,然后退火,冷却至室温后,将产物用硫酸浸泡,干燥得到所述氮掺杂碳负载铜基单原子催化剂SA‑Cu‑NC。本发明碳氮材料负载单原子铜催化剂中的铜物种高度分散于碳氮骨架,并通过Cu‑N键负载到碳氮骨架上,铜的掺入加快了催化反应过程的电子传递速率。所合成的SA‑Cu‑NC对污染物的降解具有设定的选择性,能抵抗各种复杂水质的干扰,对多种污染物表现出优越的催化降解性能、适应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0744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657868.9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第三方规则安全性的检测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三方的规则代码;将第三方规则和数据库中的验证记录进行比对,若第三方规则不存在相应的验证记录,则对所述第三方规则中的规则代码进行权限提取并判断提取出的权限中是否包含敏感资源,若不包含敏感资源则将提取出的权限发送给用户并请求用户授权;若包含敏感资源,则对所述第三方规则进行URL检测和恶意代码检测。有益效果:将第三方规则和数据库中的验证记录进行比对,可以节约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当提取出的权限包含敏感资源时,检测第三方规则来源和规则代码的安全性,避免用户系统敏感资源的泄露。
-
公开(公告)号:CN11350744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654367.5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能力树的物联网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访问控制权限生成对应的初始能力令牌,加密后发送至第一用户;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第一资源请求以及能力令牌,在判断到能力令牌合法后,将第一资源请求对应的资源对象发送至第一用户;建立时间能力树,将时间能力树存储至资源对象的时间能力树库中,并将使用时间能力树的时间记入节点时间序列;根据第二用户发送的第二资源请求,更新时间能力树;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第三资源请求,将第三资源请求的对象发送至第一用户,并将此时的时间记入节点时间序列。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减少物联网访问控制的工作量,以及降低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249260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21301.3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开了基于Wi-Fi信号波动的IoT设备安全自动配对方法,包括:控制待配对设备与信任链中的原有安全设备同时向Wi-Fi设备发射规定格式的Wi-Fi数据包;所述Wi-Fi设备对所述Wi-Fi数据包进行预处理,获得Wi-Fi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Wi-Fi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降噪和滤波处理;并对处理后的Wi-Fi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并生成相应的特征密钥;判断待配对设备的特征密钥和原有安全设备的特征密钥是否相同,若是,则自动进行配对所述待配对设备;若否,则不允许配对所述待配对设备。通过本发明,用户不需要输入密码等参与配对的行为,只需将IoT设备带入房间即可自动配对,更加适合于未来万物互联的IoT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5148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37120.1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5/00 , B01J37/08 , C02F1/3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维石墨烯和石墨相氮化碳面内杂化异质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二维石墨烯和石墨相氮化碳面内杂化异质结构催化剂DCN‑Cg中的二维石墨烯被缝合在氮化碳的边缘,有效地扩大了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极大地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同时,污染物吸附也有助于电荷分布的极化,并进一步促进电荷分离和转移。与块状石墨相氮化碳相比,本发明的DCN‑Cg可见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性能提高了约32倍,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50744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654367.5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能力树的物联网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访问控制权限生成对应的初始能力令牌,加密后发送至第一用户;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第一资源请求以及能力令牌,在判断到能力令牌合法后,将第一资源请求对应的资源对象发送至第一用户;建立时间能力树,将时间能力树存储至资源对象的时间能力树库中,并将使用时间能力树的时间记入节点时间序列;根据第二用户发送的第二资源请求,更新时间能力树;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第三资源请求,将第三资源请求的对象发送至第一用户,并将此时的时间记入节点时间序列。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减少物联网访问控制的工作量,以及降低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7596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01284.5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G06N3/08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入侵检测领域,公开了异常流量分析方法,包括S1,基于多种特征选择方法筛选用于训练的流量数据的数据特征;S2,将数据特征输入到入侵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入侵检测模型;S3,将待检测的流量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入侵检测模型中进行计算,获得检测结果。本发明提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集成特征选择,增加了所选最优子集的鲁棒性。本发明能够捕捉特征之间的时空关系,使模型得到更好的表达效果。本发明可以加深模型层数得到更好的特征表达,在检测模型上得到更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49260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421301.3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开了基于Wi-Fi信号波动的IoT设备安全自动配对方法,包括:控制待配对设备与信任链中的原有安全设备同时向Wi-Fi设备发射规定格式的Wi-Fi数据包;所述Wi-Fi设备对所述Wi-Fi数据包进行预处理,获得Wi-Fi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对所述Wi-Fi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降噪和滤波处理;并对处理后的Wi-Fi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并生成相应的特征密钥;判断待配对设备的特征密钥和原有安全设备的特征密钥是否相同,若是,则自动进行配对所述待配对设备;若否,则不允许配对所述待配对设备。通过本发明,用户不需要输入密码等参与配对的行为,只需将IoT设备带入房间即可自动配对,更加适合于未来万物互联的IoT场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