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3623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704371.3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可调谐太赫兹波极化旋转的柔性超材料及其使用方法,涉及一种超材料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可调谐太赫兹波极化旋转的柔性超材料包括衬底和微通道层,微通道层分为第一微通道层和第二微通道层,第二微通道层位于衬底和第一微通道层之间。上述柔性超材料的使用方法:将液体溶液注入宽微通道;待液体溶液注满宽微通道,继续注入液体溶液直至第一微通道层变形突起,形成波浪状非平面,为非平面态;液体溶液未将第一微通道层顶起,可调谐太赫兹波极化旋转的柔性超材料为平面态。本发明柔性超材料在太赫兹情况下可实现极化转换和极化旋转,并且通过微流控技术对超材料进行结构重构,从而实现了偏振转换效率和偏振旋转角度的调谐,可有效地控制偏振。
-
公开(公告)号:CN11364852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009613.8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A61B5/1486 , A61M37/00 , G01N27/416
Abstract: 一种多孔微针经皮递药及体液检测系统,包括微针层、通道层和检测模块;微针层包括n组给药微针和m组检测微针,每组给药微针包括多个呈线性排布的多孔微针,每组检测微针包括多个呈线性排布的多孔微针;微针层中,每组给药微针与其他任意一组给药微针之间互不连通,每组给药微针与任意一组检测微针之间互不连通;通道层上设有n条条形的凹槽,凹槽的一端连接有药物入口,从而凹槽的内部形成传递药物的给药通道,药物入口经给药通道与给药微针连通,n组给药微针分别与n条凹槽一一对应;检测模块与检测微针连接,n≥2,m≥1。本发明具有独立的给药通道和检测通道,可连续给药,并实现给药与检测的诊疗一体化,属于经皮给药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49806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07598.X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不同浓度的丙三醇溶液的超表面可调微波吸收器,包括注射泵、注入孔、混合器、入口树状导流通道、超表面微流通道阵列、出口树状导流通道以及混合液流出孔。所述注射泵、注入孔、混合器、入口树状导流通道、超表面微流通道阵列、出口树状导流通道和混合液流出孔依次连接;所述超表面微流通道阵列包括若干条并联的超表面微流通道,每条超表面微流通道包括若干个串联的超表面微流通道单元。设置水与丙三醇注射泵的注射速度并经混合器混合即可调节进入超表面微通道阵列的丙三醇水溶液的浓度,实时调节超表面的组成材料,实现对不同宽谱微波段不同效率的吸收调节,可广泛应用于雷达隐身、能量采集、成像传感等诸多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929181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13972.3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控色素微流透镜及其动态形状调整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注射泵、第一入口、通道、第二入口、第二注射泵、微流透镜室、光纤槽、耦合器、第一激光器、第二激光器和废液口,所述第一注射泵固定连接在第一入口上,第一入口固定连接在通道的一侧上;本发明,通过改变激光的功率,使其可以动态调整透镜的焦距,实现光束发散角的实时调整,使其在部分光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非接触式的光流控制技术,实现了对透镜曲率的精确和非侵入式控制,避免了传统机械阀门和泵可能引起的响应延迟和系统复杂性,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通过减少了机械部件的使用,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和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系统的制造成本和维护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9806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1507598.X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不同浓度的丙三醇溶液的超表面可调微波吸收器,包括注射泵、注入孔、混合器、入口树状导流通道、超表面微流通道阵列、出口树状导流通道以及混合液流出孔。所述注射泵、注入孔、混合器、入口树状导流通道、超表面微流通道阵列、出口树状导流通道和混合液流出孔依次连接;所述超表面微流通道阵列包括若干条并联的超表面微流通道,每条超表面微流通道包括若干个串联的超表面微流通道单元。设置水与丙三醇注射泵的注射速度并经混合器混合即可调节进入超表面微通道阵列的丙三醇水溶液的浓度,实时调节超表面的组成材料,实现对不同宽谱微波段不同效率的吸收调节,可广泛应用于雷达隐身、能量采集、成像传感等诸多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173623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704371.3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可调谐太赫兹波极化旋转的柔性超材料及其使用方法,涉及一种超材料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可调谐太赫兹波极化旋转的柔性超材料包括衬底和微通道层,微通道层分为第一微通道层和第二微通道层,第二微通道层位于衬底和第一微通道层之间。上述柔性超材料的使用方法:将液体溶液注入宽微通道;待液体溶液注满宽微通道,继续注入液体溶液直至第一微通道层变形突起,形成波浪状非平面,为非平面态;液体溶液未将第一微通道层顶起,可调谐太赫兹波极化旋转的柔性超材料为平面态。本发明柔性超材料在太赫兹情况下可实现极化转换和极化旋转,并且通过微流控技术对超材料进行结构重构,从而实现了偏振转换效率和偏振旋转角度的调谐,可有效地控制偏振。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1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47247.0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波调控系统及制备方法,系统包括柔性超表面单元、填充物、偏置电压控制电路、译码模块和锁存模块;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超表面制备;步骤二,底部填充物制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柔性1位可编程超表面技术,旨在通过引入可重构的电磁响应机制,实现对电磁波的动态调控,本发明的柔性1位可编程超表面利用在单元结构加入有源器件,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调整其电磁特性,如幅度、相位和极化,从而适应不同的电磁环境和应用需求,另外柔性基地也赋予了超表面更多功能复用能力,这种可编程能力极大地增强了超表面的适用性和灵活性,使其能够在无线通信、雷达系统、传感器网络等众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4852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009613.8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A61M37/00 , A61B5/1486 , G01N27/416
Abstract: 一种多孔微针经皮递药及体液检测系统,包括微针层、通道层和检测模块;微针层包括n组给药微针和m组检测微针,每组给药微针包括多个呈线性排布的多孔微针,每组检测微针包括多个呈线性排布的多孔微针;微针层中,每组给药微针与其他任意一组给药微针之间互不连通,每组给药微针与任意一组检测微针之间互不连通;通道层上设有n条条形的凹槽,凹槽的一端连接有药物入口,从而凹槽的内部形成传递药物的给药通道,药物入口经给药通道与给药微针连通,n组给药微针分别与n条凹槽一一对应;检测模块与检测微针连接,n≥2,m≥1。本发明具有独立的给药通道和检测通道,可连续给药,并实现给药与检测的诊疗一体化,属于经皮给药技术领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