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845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51054.0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微结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制备方法、应用,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微结构电极层;S2、制备微结构介电层;S3、组装柔性微结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基于三明治结构组装柔性微结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柔性微结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上下两层均为微结构电极层,两个微结构电极层导电表面相对排列,在两个微结构电极层之间的中间层插入微结构介电层。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柔性微结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制备方法、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传感器难以满足复杂形状识别的需求,现有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制备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717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4701.8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B29C39/10 , B29C39/22 , B29C39/42 , B29B7/00 , B08B3/12 , B29B13/06 , B25J13/08 , G01L1/22 , B29L3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CNT‑PDMS柔性电阻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CNT和PDMS按一定比例通过磁力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得到CNT‑PDMS预聚物;将混合后的CNT‑PDMS预聚物中加入无水乙醇,再通过超声波清洗仪进行超声波震荡;将震荡后的CNT‑PDMS预聚物放入烘箱中进行蒸发;将CNT分散均匀的CNT‑PDMS预聚物和固化剂混合后倒入模具,并在两端插入碳纤维,使用玻璃盖住模具,并使用胶带将碳纤维固定;使用真空抽气装置进行真空处理;将模具固定在摇摆机上,通过旋转摇摆机进行摇摆;对倒入模具的CNT‑PDMS混合物进行固化,拆除胶带,得到最终的CNT‑PDMS柔性电阻传感器。本发明解决了CNT‑PDMS复合材料导电颗粒分散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9483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36959.6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LC控制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多机器人PLC控制系统身份认证机制,PLC主控和远程主机通过VPN连接到同个虚拟网,并且通过VPN进行通信,建立连接之后,远程主机向PLC主控下达指令时,会使用协商出来的会话密钥进行加密,此时使用SM9对下达的指令操作进行签名,机器人端收到加密信息和签名后首先进行解密信息和SM9验证,通过认证后才能判定发送者是远程主机并且数据完整,最终才执行指令。本发明通过机器人与控制器之间建立通信隧道以此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SSL协议通过数字证书验证身份的识别功能,通过加密算法对数据加密传输的保密性功能为网络通信提供安全及数据完整性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73623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704371.3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可调谐太赫兹波极化旋转的柔性超材料及其使用方法,涉及一种超材料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可调谐太赫兹波极化旋转的柔性超材料包括衬底和微通道层,微通道层分为第一微通道层和第二微通道层,第二微通道层位于衬底和第一微通道层之间。上述柔性超材料的使用方法:将液体溶液注入宽微通道;待液体溶液注满宽微通道,继续注入液体溶液直至第一微通道层变形突起,形成波浪状非平面,为非平面态;液体溶液未将第一微通道层顶起,可调谐太赫兹波极化旋转的柔性超材料为平面态。本发明柔性超材料在太赫兹情况下可实现极化转换和极化旋转,并且通过微流控技术对超材料进行结构重构,从而实现了偏振转换效率和偏振旋转角度的调谐,可有效地控制偏振。
-
公开(公告)号:CN1200040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351059.3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非接触式电梯控制系统,涉及电梯控制领域,包括:外呼板、第一非接触式电容传感器、第二非接触式电容传感器、第三非接触式电容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电梯控制模块;外呼板设于电梯外部;第一、第二、第三非接触式电容传感器均与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电梯控制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本发明采用非接触式的方式对电梯进行控制,兼顾成本低、识别精度高、可防误触、受环境影响低、以及便利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0063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54780.6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疲劳驾驶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融合口罩佩戴的疲劳驾驶人脸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调用摄像头获取视频流,获取图像信息;该步骤通过OpenCV库完成;S2、进行人脸检测并标出人脸特征点;该步骤通过训练RetinaFaceMobileNet模型完成;S3、识别人脸口罩佩戴情况,该步骤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实现;S4、眼睛嘴部区域定位,若上一步识别到佩戴口罩,则只定位眼睛区域。本发明通过人脸关键点和人脸部器官分布规律,加入口罩识别模块使系统不需要手动设置驾驶员是否配戴了口罩,在不佩戴口罩情况下系统可以同时提取眼部和嘴部信息,有效地解决了因公共交通司机佩戴口罩而造成误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0085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07586.7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多方位角对微波反射波前调控的超表面装置,包括可能够360度旋转的超表面阵列、底板、运动旋转模块、主动齿轮、支撑结构;所述超标面阵列通过支撑结构固定于底板上,所述超表面阵列包括若干个层叠的超表面单元,每层超表面单元侧面设置有用于调控入射光的电磁特性的超表面结构层,通过运动旋转模块与主动齿轮的配合,可以控制任意一层超表面单元的旋转,实现超表面阵列不同电磁特性的任意组合,一个面上的多个区域具有不同电磁特性,提高了超表面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可复用性和经济性。另外,由于本发明的超标面阵列为正棱柱,故可实现对不同侧面多个方位的入射光的电磁特性的同时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3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25384.5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光镊的高灵敏加速度测量方法及传感器,对被光镊捕获的聚苯乙烯微球施加一定的流体牵引力,通过四象限光电探测器测得聚苯乙烯微球的位移,标定微球的位移与受光力大小关系;置于加速度环境下时,环境加速度引起的微球位移,根据已标定微球的位移与受光力大小关系得出环境加速度引起的偏离位移对应的光力大小,再除以微球质量,即得环境加速度。本发明利用光纤光镊技术与微流控技术无接触式地稳定捕获微流通道内的微球,并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数值计算选取合适的锥形光纤,以此实现微球加速度的微型化、高灵敏度、高精度、低成本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1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47247.0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波调控系统及制备方法,系统包括柔性超表面单元、填充物、偏置电压控制电路、译码模块和锁存模块;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超表面制备;步骤二,底部填充物制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柔性1位可编程超表面技术,旨在通过引入可重构的电磁响应机制,实现对电磁波的动态调控,本发明的柔性1位可编程超表面利用在单元结构加入有源器件,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调整其电磁特性,如幅度、相位和极化,从而适应不同的电磁环境和应用需求,另外柔性基地也赋予了超表面更多功能复用能力,这种可编程能力极大地增强了超表面的适用性和灵活性,使其能够在无线通信、雷达系统、传感器网络等众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6721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1238124.4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LC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多机器人PLC控制系统加密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PLC控制系统启动OpenVPN等待外来请求连接,机器人控制器启动OpenVPN与PLC控制系统构建虚拟网络,工程师主机启动OpenVPN向PLC控制系统发出连接请求,PLC主控与机器人通过工业总线协议Modbus TCP协议进行通讯,并将机器人的信息状态显示在示教器上,其中PLC与机器人控制器都搭载有嵌入式操作系统,并且都搭建有OpenVPN。工程师通过隧道与工业机器人进行加密控制通信。该多机器人PLC控制系统加密通信方法,无需干预应用层协议实现,不会影响网络自身拓扑结构与设备原有通信方式,通过国密算法,能够实现更好的数据加密,同时有利于安全的自主可控,以及更好的产品市场化发展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