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2150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68434.7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酸锶、九水硝酸铁和纯水混合均匀,得到红棕色混合溶液;其中,乙酸锶和九水硝酸铁的摩尔比为1:(1‑6);(2)将步骤(1)中得到的红棕色混合溶液与柠檬酸和EDTA在20‑30℃下,搅拌得到络合物混合溶液;其中,络合物混合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柠檬酸和EDTA的总摩尔比为1:2:1;(3)将络合物混合溶液进行加热搅拌,搅拌速率为400‑600r/min,调节pH为7‑8,加热温度为90‑110℃,反应4‑5h,得到红棕色混合溶胶‑凝胶;(4)将红棕色混合溶胶‑凝胶在200‑250℃下,干燥7‑9h,得到黑色膨胀物,将其研磨成粉末;(5)将粉末在700‑800℃下,灼烧2‑4h,期间通入惰性气体,得到所述催化剂。

    一种基于界面作用的溴化亚铊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237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049604.X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界面作用的溴化亚铊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是以硫酸灰渣、稀酸和含有F‑的稀酸为原料提取出Tl+,溴水再将Tl+氧化成Tl3+;盐酸改性的活性炭吸附Tl3+,草酸铵溶液从盐酸改性的活性炭中还原并洗脱出Tl+,即得Tl+洗脱液;向Tl+洗脱液中加入碘化物,搅拌、冷却使TlBr晶体析出。本发明制备方法能缩短提取时间和制备出更纯的溴化亚铊。

    一种催化层、制备方法以及微生物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54834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72225.3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电化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催化层、制备方法以及微生物燃料电池,将乙炔黑和F@SiO2催化剂混合,然后逐滴加入去离子水,得到溶液一;在溶液一中加入全氟磺酸型聚合物溶液和纯异丙醇溶液,搅拌均匀,得到悬浮液;将悬浮液涂覆到碳布上,在所述碳布上形成涂层,干燥,得到催化层,该催化层、制备方法以及微生物燃料电池,以F@SiO2催化剂为原料,与贵金属铂及其贵金属复合物相比,F@SiO2催化剂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是一种很好的氧还原反应催化剂。

    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2150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1068434.7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酸锶、九水硝酸铁和纯水混合均匀,得到红棕色混合溶液;其中,乙酸锶和九水硝酸铁的摩尔比为1:(1‑6);(2)将步骤(1)中得到的红棕色混合溶液与柠檬酸和EDTA在20‑30℃下,搅拌得到络合物混合溶液;其中,络合物混合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柠檬酸和EDTA的总摩尔比为1:2:1;(3)将络合物混合溶液进行加热搅拌,搅拌速率为400‑600r/min,调节pH为7‑8,加热温度为90‑110℃,反应4‑5h,得到红棕色混合溶胶‑凝胶;(4)将红棕色混合溶胶‑凝胶在200‑250℃下,干燥7‑9h,得到黑色膨胀物,将其研磨成粉末;(5)将粉末在700‑800℃下,灼烧2‑4h,期间通入惰性气体,得到所述催化剂。

    一种基于界面作用的溴化亚铊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237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1049604.X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界面作用的溴化亚铊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是以硫酸灰渣、稀酸和含有F‑的稀酸为原料提取出Tl+,溴水再将Tl+氧化成Tl3+;盐酸改性的活性炭吸附Tl3+,草酸铵溶液从盐酸改性的活性炭中还原并洗脱出Tl+,即得Tl+洗脱液;向Tl+洗脱液中加入碘化物,搅拌、冷却使TlBr晶体析出。本发明制备方法能缩短提取时间和制备出更纯的溴化亚铊。

    一种Fe/HKUST-1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95260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10014.5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HKUST-1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HKUST-1和铁源通过简单的化合及掺杂反应制备得到Fe/HKUST-1催化剂。本发明所提供的Fe/HKUST-1催化剂制备方法,与贵金属铂及其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相比,原料及制作成本低且流程简单。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Fe/HKUST-1催化剂材料。制得的Fe/HKUST-1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电子迁移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Fe/HKUST-1催化剂在微生物燃料电池催化材料或污水治理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层。用制备的Fe/HKUST-1催化剂制备的碳复合阴极催化层,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稳定性高、导电性及电催化活性高、运行费用低且维护简单等特点。

    一种无隔膜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542504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1294790.6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隔膜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包括阳极、阴极和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包括反应室和容器壁,容器壁的材料为透光材料;阳极为碳毡,阳极设置在反应室内;阴极嵌合在容器壁的侧壁上使得阴极的一个侧面裸露在反应室内且阴极的另一个侧面裸露在反应容器外,阴极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催化层、碳布层、碳基层和扩散层,阴极的催化层裸露在反应室内,所述阴极的扩散层裸露在反应容器外,扩散层为固化的疏水高分子有机物涂层。本实用新型的无隔膜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不设置质子交换膜,阴极通过在碳基层上设置扩散层,避免了水分损失,而且能够控制合适量的氧气透过扩散层传送到催化层,提高阴极还原反应的效率,提高了库伦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