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1906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782425.1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城市交通的定位数据质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构建站间单差观测方程,引入上一历元公共星的模糊度参数估值作为虚拟观测值,计算模型残差并作显著性检验,探测可能存在粗差或周跳的对应观测值方程,计算周跳或粗差检测项的备选值并进行显著性校验,含粗差的观测在当前观测值中加入粗差参数,含周跳的观测方程在对应卫星的虚拟观测值上加入周跳参数,直到观测值粗差或周跳不显著,计算含粗差或周跳参数的最小二乘解,使得当前历元基线解为不受粗差或周跳显著影响。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站间单差观测方程作为数据质量控制模型,仅处理部分对定位模型有显著性影响的粗差或周跳以实现车辆实时定位,且有效节省了车端算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362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377460.X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基准站拟稳网的变形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拟定虚拟基准站,获取虚拟基准站数据;将虚拟基准站与预先布设的形变监测站进行组网,得到变形监测网;根据变形监测网中的虚拟基准站数据和形变监测站数据,进行基线解算,得到基线解算结果;基于基线解算结果,对变形监测网进行拟稳网平差;基于所述拟稳网平差结果,引入虚拟基准站绝对位置基准进行约束平差,得到基准点、监测点同一参考框架下的坐标值;根据不同观测时段坐标值之间的差值,得到各监测点形变信息。本申请通过将拟稳平差理论引入静态数据处理中,将虚拟基准站作为稳定点,形变监测点作为不稳定点进行拟稳平差,实现低成本、高精度变形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739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1517400.5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北斗/GNSS的多时间尺度形变监测方法,基于基准站与监测站的北斗/GNSS原始观测数据与广播星历信息进行周跳与粗差探测、卫星位置与钟误差计算及监测站概略坐标解算;构建电离层加权站间单差方程并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估算监测站坐标的浮点解,进行部分模糊度固定后获得监测站坐标的瞬时固定解;存储预处理数据;当累积K个小时时根据第一预处理数据构建多历元站星双差观测方程获得监测站坐标小时尺度固定解;当累积一天时将浮点解及其估值方差作为观测值及其权逆阵并利用最小二乘估计监测站坐标天解。本发明可以提供高频、低频与长趋势多时间尺度形变监测信息,有利于大突变的快速响应和潜在微小形变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19641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72120.6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施工支架,包括隧道穹顶、内撑骨架、支撑组件和滑轮;该隧道施工支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可对隧道的顶面及侧面进行有效支撑,且隧道穹顶、内撑骨架与支撑组件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施工完成后进行拆除,或将其移动至其他施工位置使用,另外,该隧道施工支架的底部设有滑轮,可将该隧道施工支架快速移动至施工位置,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77397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17400.5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北斗/GNSS的多时间尺度形变监测方法,基于基准站与监测站的北斗/GNSS原始观测数据与广播星历信息进行周跳与粗差探测、卫星位置与钟误差计算及监测站概略坐标解算;构建电离层加权站间单差方程并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估算监测站坐标的浮点解,进行部分模糊度固定后获得监测站坐标的瞬时固定解;存储预处理数据;当累积K个小时时根据第一预处理数据构建多历元站星双差观测方程获得监测站坐标小时尺度固定解;当累积一天时将浮点解及其估值方差作为观测值及其权逆阵并利用最小二乘估计监测站坐标天解。本发明可以提供高频、低频与长趋势多时间尺度形变监测信息,有利于大突变的快速响应和潜在微小形变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221781540U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23327793.1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暗挖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暗挖隧道施工用地层沉降监测系统,应用于地下隧道,地下隧道的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多个土层;每个土层中均设有多个沉降监测装置,同一土层中的各沉降监测装置水平间隔布置,且同一土层中的各沉降监测装置的分布范围的中心与隧道的中心重合或靠近隧道的中心布置;各土层中的沉降监测装置的数量按照各土层的位置从下至上逐渐增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暗挖隧道施工用地层沉降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土层内部的沉降;而且沉降监测装置的布置总量得以减少,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暗挖隧道施工用地层沉降监测系统的经济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