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2931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368564.4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深圳市龙岗区龙岗河流域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洪排涝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可清理河道垃圾的河道防洪排涝结构,包括布基座,基座中设有排洪道,排洪道的内端形成进水口,排洪道的外端形成出水口;排洪道包括前部段、中部段以及后部段;开关道布置在前部段与中部段之间,开关道中设有滚动轴,滚动轴中设有连通道;动力结构驱动滚动轴滚动;纵向道的底部延伸至中部段与后部段之间,形成拦截段,纵向道的顶部贯穿基座的顶部;拦截段中设有水平布置的拦截网筒,拦截网筒中具有容纳腔,拦截网筒的外周设有多个网孔;拦截网筒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有限制容纳腔中的河道垃圾通过进料口朝外排出的限制结构,水体中的河道垃圾通过进料口,容置在容纳腔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29238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360898.7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深圳市龙岗区龙岗河流域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道防洪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快速抢险的河道防洪结构,包括堤坝,堤坝的内侧设有缓冲坝,缓冲坝中设有多个缓冲孔,堤坝的顶部面的中部设有上下摆动的连接杆,相邻的连接杆之间具有插装挡板的安装间隔;当在多个安装间隔插装挡板后,多个挡板与多个连接杆形成纵向布置且封闭的围挡结构;顶部面的内侧设有导流板,导流板沿着堤坝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当导流板背离顶部面朝上摆动至极限位置后,导流板呈纵向布置,且导流板的顶部低于围挡结构的顶部;导流板具有朝向河道的导流侧壁,导流侧壁背离河道凹陷,形成弯曲布置的弧形面,导流侧壁的顶部朝上延伸形成多个弹性的遮挡条。
-
公开(公告)号:CN11829238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60898.7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深圳市龙岗区龙岗河流域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道防洪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快速抢险的河道防洪结构,包括堤坝,堤坝的内侧设有缓冲坝,缓冲坝中设有多个缓冲孔,堤坝的顶部面的中部设有上下摆动的连接杆,相邻的连接杆之间具有插装挡板的安装间隔;当在多个安装间隔插装挡板后,多个挡板与多个连接杆形成纵向布置且封闭的围挡结构;顶部面的内侧设有导流板,导流板沿着堤坝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当导流板背离顶部面朝上摆动至极限位置后,导流板呈纵向布置,且导流板的顶部低于围挡结构的顶部;导流板具有朝向河道的导流侧壁,导流侧壁背离河道凹陷,形成弯曲布置的弧形面,导流侧壁的顶部朝上延伸形成多个弹性的遮挡条。
-
公开(公告)号:CN118029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68564.4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深圳市龙岗区龙岗河流域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洪排涝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可清理河道垃圾的河道防洪排涝结构,包括布基座,基座中设有排洪道,排洪道的内端形成进水口,排洪道的外端形成出水口;排洪道包括前部段、中部段以及后部段;开关道布置在前部段与中部段之间,开关道中设有滚动轴,滚动轴中设有连通道;动力结构驱动滚动轴滚动;纵向道的底部延伸至中部段与后部段之间,形成拦截段,纵向道的顶部贯穿基座的顶部;拦截段中设有水平布置的拦截网筒,拦截网筒中具有容纳腔,拦截网筒的外周设有多个网孔;拦截网筒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有限制容纳腔中的河道垃圾通过进料口朝外排出的限制结构,水体中的河道垃圾通过进料口,容置在容纳腔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7518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69620.4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水灌溉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绿色环保的生态区节水灌溉结构,包括生态区,所述生态区具有绿化带以及人工河流,生态区中具有储水箱;储水箱与人工河流连通;绿化带设有多个喷水管,喷水管与储水箱连通,人工河流的底部上覆盖有底部层,底部层由多个鹅卵石平铺形成;底部层分为多个阵列式排布的阵列块,各个阵列块包括镂空网,镂空网填充有多个鹅卵石;人工河流的两侧凸设有拦截栏,拦截栏的外侧设有拦截网;生态区中布置绿化带以及人工河流,布置储水箱与人工河流连通,利用储水箱中的水体对绿化带进行喷水灌溉,且绿化带中的水体可以自然回流至人工河流中,整体形成水体循环利用,实现了绿色环保的节水灌溉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50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644374.2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道水位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降低河道水位的蓄排水控制装置,包括蓄水池,河道的侧壁设有排水道,排水道的外端具有连通至河道的排水口,排水道的内端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蓄水池通过抽水管与河道连通,抽水管中设有主抽水泵;河道上设有水位计,当水位高于水位计后,排水阀打开,河道中的水体通过排水道排至蓄水池中;当河道中的水位低于设定水位时,抽水管将水体抽回至河道中;蓄水池具有排水区以及多个存水区,排水区通过连通管分别与多个存水区连通,且连通管上设有副抽水泵,当排水区中的水位高于排水管出水口时,副抽水泵将排水区中的水体分别抽至多个存水区中,直至排水区的水位低于排水管出水口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43304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130392.2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流域水生态的集成治理方法及系统,涉及水生态治理技术领域,确定目标区域的流域编码,关联水生态管理系统提取流域定量信息;划定多级子流域,基于流域定量信息配置监测点位,基于传感监测装置采集待评数据源,构建水生态测评模型分析待评数据源,输出水生态测评结果,进而输入修复决策模型中,确定生态治理方案,辅助调节装置进行作业单元水生态修复治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水生态治理方案的处理方式智能度不足,过于依赖专家的经验进行主观评定,使得确认的治理方案精准度不足,导致最终的治理效果无法达到期望值的技术问题,通过进行目标区域等级划分,建模进行分级评估,实现治理方案的智能化精准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44374.2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道水位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降低河道水位的蓄排水控制装置,包括蓄水池,河道的侧壁设有排水道,排水道的外端具有连通至河道的排水口,排水道的内端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蓄水池通过抽水管与河道连通,抽水管中设有主抽水泵;河道上设有水位计,当水位高于水位计后,排水阀打开,河道中的水体通过排水道排至蓄水池中;当河道中的水位低于设定水位时,抽水管将水体抽回至河道中;蓄水池具有排水区以及多个存水区,排水区通过连通管分别与多个存水区连通,且连通管上设有副抽水泵,当排水区中的水位高于排水管出水口时,副抽水泵将排水区中的水体分别抽至多个存水区中,直至排水区的水位低于排水管出水口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4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52021.9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堤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结构稳固的生态化海堤结构,包括布置在土体上的堤坝,堤坝具有朝向海水的朝内侧,朝内侧上设有多个堤段,堤段为透水混凝土制成;相邻的堤段之间形成栖息承台;栖息承台上设有多个栖息块,栖息块的内部呈镂空布置,形成栖息腔,栖息腔在栖息块的外周形成多个开口;栖息承台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底部朝下凹陷,形成底部槽,栖息块的下部嵌入在安装槽中,底部槽通过开口与栖息腔连通;堤段具有朝向海水布置的朝海侧,沿着朝海侧的横向方向,朝海侧呈波浪状弯曲布置,形成有凸起位以及凹陷位;凸起位的中部朝内凹陷,形成纵向槽;凸起位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横向槽,横向槽将纵向槽与凹陷位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775182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869620.4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水灌溉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绿色环保的生态区节水灌溉结构,包括生态区,所述生态区具有绿化带以及人工河流,生态区中具有储水箱;储水箱与人工河流连通;绿化带设有多个喷水管,喷水管与储水箱连通,人工河流的底部上覆盖有底部层,底部层由多个鹅卵石平铺形成;底部层分为多个阵列式排布的阵列块,各个阵列块包括镂空网,镂空网填充有多个鹅卵石;人工河流的两侧凸设有拦截栏,拦截栏的外侧设有拦截网;生态区中布置绿化带以及人工河流,布置储水箱与人工河流连通,利用储水箱中的水体对绿化带进行喷水灌溉,且绿化带中的水体可以自然回流至人工河流中,整体形成水体循环利用,实现了绿色环保的节水灌溉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