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52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52887.8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593 , H01M50/107 , H01M50/55 , H01M50/559 , H01M50/531 , H01M50/528 , H01M50/5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其中,电池包括壳体、卷芯、弹性绝缘座、绝缘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二端子包括沿第一方向连接的限位板、连接柱和集流板,集流板位于第一端子远离卷芯的一侧,集流板嵌设于绝缘件中;而且电池具有垂直于第一方向的辅助平面,绝缘件在辅助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一端子在辅助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至少部分落入第二投影内,由此,集流板受力时,第一端子会限制绝缘件,进而限制集流板朝向壳体内移动,即,此种结构的电池,其第二端子在受力时不易朝壳体内移动,电池的结构可靠性比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2406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67275.9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碳源包覆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涉电设备,涉及材料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磷酸铁、锂源、第一碳源和溶剂进行第一混合、研磨得到浆料,然后喷雾干燥得到粉体材料;将粉体材料和第二碳源进行第二混合,然后在惰性气氛下烧结得到复合碳源包覆磷酸铁锂材料;第一碳源包括热解温度不高于500℃的小分子碳源,第二碳源包括热解温度不低于600℃的高热稳定碳源。本申请提供的复合碳源包覆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第一碳源和第二碳源的配合,实现对磷酸铁锂材料的均匀包覆,解决磷酸铁锂融合‑生长后,现有碳包覆方案无法对其进行均匀包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093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237267.6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
IPC: H01M50/572 , H01M50/567 , H01M50/559 , H01M50/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及电池包,电池包括壳体、卷芯、绝缘座、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壳体具有开口;卷芯设置在壳体内;绝缘座设置在壳体内且封闭开口,绝缘座背向卷芯的侧面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绝缘座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从第一安装槽槽底壁贯穿至绝缘座朝向卷芯的侧面;第一端子嵌设在第一安装槽,并穿过连接孔与卷芯的第一电极接头连接以形成导电通路;第二端子嵌设在第二安装槽中,并通过壳体与卷芯的第二电极接头形成导电通路。上述电池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位于同一侧,多个电池在串联/并联时可在电池同一侧布线,而壳体为导电通路一部分,壳体背向开口的侧面也可作为连接端子,多个电池也可异侧布线,布线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80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18114.2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78 , G01R31/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克容量的测试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不再沿用现有工艺“截止电压”概念的测试思路,而是以石墨的实际嵌锂行为为考究,设置嵌锂电位至0V以下,最终测试的克容量数据准确性高,一致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91407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69180.9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面密度复合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领域。所述高面密度复合正极片包括:设于中间的集流体;集流体设有上下两个表面;每个表面均由内至外依次涂布有内涂层和外涂层;其中,内涂层和外涂层的面密度不同,且外涂层中包括具有导电性的纳米金属颗粒。本发明所提供的高面密度复合正极片采用双层涂布技术,将不同的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通过在外涂层中加入高导电性的纳米银颗粒,增加极片敷料面密度的同时,避免极片的电阻率提升和正负极距离增加导致锂离子传输的难度增加,改善极片导电性能及电芯循环性能,并且其制作过程简单,电芯性能改善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621674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074139.1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 ,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鹏辉能源有限公司
IPC: C01C3/12 , H01M4/5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颗粒状普鲁士蓝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属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将过渡金属盐溶解于络合剂盐的水溶液中配制成溶液A,将普鲁士蓝前驱体溶解于水中配制成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同时加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并对盛有水的容器进行加热及搅拌,完全加入后持续加热及搅拌一定时间,之后停止加热及搅拌进行静置陈化一定时间,即可形成高性能颗粒状普鲁士蓝及其类似物。本发明所述方法合成过程简便,实验重现效果好,而且制备的颗粒均匀、形貌规则的普鲁士蓝及其类似物具有高的比容量、出色的倍率性能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为钠离子电池在低成本、高性能、规模化储能领域的应用开拓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154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23772.1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 ,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鹏辉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离子/电子双导体界面膜修饰的锌金属负极材料、其制备及应用,属于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基于离子/电子双导体界面膜修饰的锌金属负极材料是表面含有离子/电子双导体界面膜的含锌金属材料;其中,离子/电子双导体界面膜为掺杂导电材料和Zn(CF3SO3)2的聚合物膜,其离子电导率为0.1~0.8S/m,以及电子电导率为0.01~0.1S/m。该负极材料具有协同地离子和电子传输能力,赋予界面膜丰富的形核位点,可以引导锌离子行核,有利于金属锌的沉积,抑制锌枝晶的生长,降低电极的极化,将其应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中能够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而且该负极材料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易于推广,在水系锌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55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246363.8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171 , H01M50/249 , H01M50/536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紧固壳的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上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裸电芯,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处连接有盖帽组件,所述盖帽组件包括密封件,且密封件通过插接方式连接,所述裸电芯上设有若干极耳,所述若干极耳与若干集流盘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若干集流盘分别与盖帽组件和壳体电连接,密封件中的密封钉与密封块过盈连接,完成了对连接孔一和连接孔三的密封,无需对密封钉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其安装在盖帽组件上,解决了动力电池中盖帽的密封钉通过激光焊接密封,不仅增加了焊接工序成本,而且带来了焊接产生焊渣带来的短路风险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9756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59381.0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 ,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柳州鹏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熔法构建的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制备及应用,属于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所述负极材料是由金属骨架材料及其表面包覆的中间合金层以及表面锌层组成的三维复合金属材料,比表面积高,导电性优异,表面锌层沉积均匀且致密,能够降低电极的极化以及有效抑制锌枝晶的生长。所述负极材料是将金属骨架材料夹在两片锌箔之间,然后通过加热使锌箔熔化反应形成的,采用热熔法制备所述负极材料的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易于推广。所述负极材料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应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04875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102772.5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6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气凝胶/金属锂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金属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复合负极材料以具有上下连通垂直孔道的石墨烯气凝胶为三维多孔骨架,金属锂填充在三维多孔骨架内部,石墨烯气凝胶的上下连通垂直孔道有利于离子向材料内部扩散,抑制因导电宿体形成等势体而产生的枝晶问题,同时三维多孔骨架能够有效限制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并且三维多孔骨架的高比表面积能有效减小实际电流密度,从而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另外,该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过程操作且易于实现,为锂金属二次电池早日实现商业化提供了新的可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