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44009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710242404.5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吸附剂及其在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该高效吸附剂由以下重量比组分制成:可回收再利用的改性活性炭合成物60~90份,改性废弃农作物吸附剂9~18份。本发明的高效吸附剂对废液中的铅、锌、锰的去除率较高,去除率分别高达87.7%、95.9%和78.4%;由此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吸附剂对重金属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8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65718.8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慧琳 , 鄢世阳 , 彭小玉 , 莫招育 , 陈雪梅 , 李宏姣 , 廖卉 , 李昊 , 冯靖航 , 粟少丽 , 毛敬英 , 黄喜寿 , 穆奕君 , 吴影 , 杨俊超 , 张达标
IPC: G16C20/70 , G16C20/20 , G16C20/90 , G06F18/2411 , G06F18/27 , G06N20/10 , G06N3/08 , G06Q50/2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甲烷排放峰值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并建立数据库,接着根据排放源特点分为不同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建立相应排放模型,然后计算排放总量,之后建立峰值预测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和收集的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对甲烷排放峰值进行预测,再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估与验证,分析偏差原因并调整优化模型,最后将预测结果输出。本发明的城市甲烷排放峰值预测方法能够预测城市甲烷排放峰值,为城市管理者制定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不同排放源的分类建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采用预测算法和技术手段,具有更好的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170094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465254.5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的改性方法及应用。活性炭改性方法是炭-SDBS的制备方法,是利用SDBS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合成得到炭-SDBS,即为炭-SDBS。炭-SDBS应用于吸附含镍或铅的水和废水中的镍或铅,去除率达95.6%~97.6%。本发明的益效是:发明了一种活性炭改性方法,用于吸附水样中的镍和铅取得较好的吸附效果,具备操作简便、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99785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671566.2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气污染物走航监测车,包括监测车本体,所述隔断一和隔断二将监测车本体分为乘坐区、实验分析区和工具区,所述隔断一位于实验分析区内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显示器,隔断一上显示器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车内摄像头,所述实验分析区内内显示器下端固定设置有实验台,所述实验台内部固定设置有电控箱,所述隔断二位于实验分析区内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VOCs分析仪、氮氧化物走航监测设备、二氧化硫设备,所述监测车本体外侧顶部四周固定设置有护栏,所述采样孔内固定设置有采样柱,本发明通过将VOCs分析仪等监测装置安装在监测车本体内,可以跟随车辆的运动实施监测环境的质量,移动性更强,极大的提高了监测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136596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480435.4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雾霾口罩,包括:口罩主体,所述口罩主体的边沿设置有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垫体,垫体贴合面部侧为起伏的波浪状;挂耳绳,所述挂耳绳设置于口罩主体两侧,在使用时用于钩住佩戴者的耳部;过滤罩,所述过滤罩覆盖于口罩主体的口鼻呼吸区域,覆盖处的口罩主体设置通气口,过滤罩前端设置用于过滤雾霾的过滤片。该防雾霾口罩结构简单合理,具有边沿密封性好、防雾霾效果佳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44009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42404.5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吸附剂及其在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该高效吸附剂由以下重量比组分制成:可回收再利用的改性活性炭合成物60~90份,改性废弃农作物吸附剂9~18份。本发明的高效吸附剂对废液中的铅、锌、锰的去除率较高,去除率分别高达87.7%、95.9%和78.4%;由此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吸附剂对重金属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54044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25085.2
申请日:2021-09-25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慧琳 , 黄喜寿 , 陈雪梅 , 陈志明 , 莫招育 , 吴影 , 黄炯丽 , 穆奕君 , 唐丽 , 覃纹 , 李昊 , 粟少丽 , 李宏姣 , 杨俊超 , 张达标 , 梁桂云 , 甘正旗
IPC: A01G1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木腐菌基料工艺,属于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所述木腐菌基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农作物秸秆进行处理;S2:在秸秆氨水处理并进行发酵;S3:配置木腐菌培养基料;S4:将步骤培养基料建成堆形发酵;S5:将培养基料中铺菌种,喷撒木聚糖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漆酶构成的混合酶,将基料密封发酵2‑5天即可。本发明通过漆酶、木聚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等外源酶的添加使得木腐菌培养基料中养分降解,外源酶的添加使得菌丝分解大分子化合物的时间减少,提高了木腐菌培养基料中养分利用率的同时使得吸收的营养增加,从而达到提高木腐菌生长速度和产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01928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415484.9
申请日:2019-05-18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气监测数据快速统计及污染成因分析平台,包括大气分析平台,所述大气分析平台设置有设备层和平台应用层,所述设备层通过数据接入模块连接着大气分析平台,所述平台应用层包括数据管理、数据展示和数据分析。本发明先对监测设备提供的数据存储后进行审核,并且平台根据不同的设备监测类型提供数据直接展示的功能来通过图表进行直观展,同时依靠平台系统的计算程序进行数据统计,实现数据快速统计,具体数据分为:气象数据、常规数据、物理特性、光学特性、化学特性、光化学特性、垂直分布特性,并且通过细颗粒物污染分析、光化学污染分析、垂直分布特征分析以及统计分析、综合分析来确定污染源成因。
-
公开(公告)号:CN104724856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35283.5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04 , C02F103/16 , C02F10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锌冶炼烟气制酸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系统包括废水池、调节池、反应池、一号加压泵、DF管式微滤膜装置、二号加压泵、RO反渗透膜装置,调节池的烟气制酸废水通道口与废水池连接,调节池的药品通道口连接有加药装置,调节池的底部通道口与反应池的入口连接。处理方法包括调节PH值、絮凝污染物、过滤沉淀物、净化、去除杂质等步骤。本发明无需添加聚丙烯酰胺,药品使用量少,不需设置沉淀池,因此简化了废水处理工序,比传统工艺废水处理费用要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01042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42181.2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莫招育 , 刘慧琳 , 毛敬英 , 谢华 , 黄炯丽 , 陈雪梅 , 穆奕君 , 黄喜寿 , 吴影 , 李宏姣 , 杨俊超 , 李昊 , 覃纹 , 农川 , 粟少丽 , 张达标 , 鄢世阳 , 林华 , 韦程 , 廖卉 , 颜德鹏 , 陆嘉晖
IPC: C04B28/02 , C04B38/02 , C04B38/10 , C04B111/28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碳节能保温材料的制备工艺,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的低碳节能保温材料包括以原料:粉煤灰50‑60份、硅酸钙20‑30份、珍珠岩5‑20份、硅藻土10‑15份、水泥10‑20份、铝粉0.2‑0.4份、聚丙烯纤维4‑6份、酚醛树脂5‑10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3份、羟丙基淀粉1‑3份、石墨烯2‑7份、中空玻璃微球4‑8份、硅藻土5‑8份、膨胀玻化微珠10‑20份、起泡剂1‑2份、表面活性剂0.5‑2份、交联剂0.1‑1份、催化剂0.4‑0.8份。本发明通过添加中空玻璃微球、硅藻土、膨胀玻化微珠,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保温材料的抗拉强度并降低了导热系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