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线-面隧洞围岩稳定控制系统承载特性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090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495971.6

    申请日:2025-04-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洞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点‑线‑面隧洞围岩稳定控制系统承载特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剪力墙,并在剪力墙上开设若干锚固孔;建立与剪力墙相对的模拟框,在模拟框上固定待测试的金属网;安装锚杆与金属网固接并施加预紧力;在剪力墙与模拟框之间设置加载装置对金属网加载外力;记录加载力与金属网的变形状态,直到金属网达到极限;重新调节试验参数,重复对金属网加载外力,记录金属网的承载力。本发明该测试方法可能旨在评估隧洞工程中锚网支护的金属网在受力状态下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通过模拟隧洞开挖后的扰动作用力,可以预测金属网在实际工程中的表现,从而优化设计或施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纵坡盾构隧道多角度掘进模拟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917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32251.1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坡盾构隧道多角度掘进模拟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台,所述试验台上设置有试验箱和盾构掘进模型,所述盾构掘进模型包括盾构结构、掘进驱动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试验箱靠近所述盾构掘进模型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盾构结构穿过所述安装孔伸入试验土体内;所述盾构结构包括盾构管片,所述盾构管片外侧套装有盾壳,所述盾壳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有刀盘,所述刀盘相对所述盾壳前端转动设置,所述刀盘与所述掘进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杆连接;所述盾壳设置有注浆结构,所述注浆结构通过注浆外管连接注浆控制装置;所述盾构管片远离所述刀盘的一端通过柔质弹性连接组件与安装孔连接。本发明最大程度模拟试验多角度纵坡隧道的盾构掘进全过程。

    不同边界条件下粗糙节理岩体剪切颗粒流数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18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01199.7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力学技术领域,提出一种不同边界条件下粗糙节理岩体剪切颗粒流数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加载试样和恒定试样;将恒定试样和加载试样的粗糙节理面接触且相互之间赋予平节理模型,在恒定试样和加载试样的岩石基质之间赋予平行粘结模型;在恒定法向荷载边界条件下获取标定细观参数;基于标定细观参数赋予加载试样恒定法向刚度边界条件下的第一直剪模拟;基于标定细观参数赋予加载试样恒定法向位移边界条件下的第二直剪模拟;获取第一直剪模拟和第二直剪模拟的加载试样的矢量细观参数。本发明能够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粗糙节理岩体的剪切力学特性进行对比,并从细观角度揭示了不同边界条件对粗糙节理岩体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

    一种巷道冒顶灾害监测预警方法及其预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045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209132.4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冒顶灾害监测预警方法及其预警装置,包括巷道围岩和巷道顶板,所述巷道顶板上均匀固定设有若干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磁激振器和刺入式振动拾取仪。本发明涉及巷道冒顶灾害预防技术领域;该巷道冒顶灾害监测预警方法及其预警装置,能够主动施加冲击荷载激励顶板振动并实现对振动信号的自动采集,通过对顶板振动特征参数的提取实现对顶板冒落危险的评估预测,具有预警可靠性高、实时监测、可自动记录、自动播报预警提示等特点;同时解决了日常维护时尘土石头等容易进入到冲击力锤套筒内阻碍冲击力锤工作的问题,同时利用气压来对检测装置和顶板之间进行连接,防止在激励顶板时使得检测装置脱落的情况发生。

    一种基于工业级氧化石墨烯的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954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048532.2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级氧化石墨烯的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适用于地下注浆工程。包括以下组分:超细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分散液的比值为4:1:3;所述分散液为工业级氧化石墨烯和聚羧酸减水剂混合而成的分散液。本发明通过加入粉煤灰来降低注浆材料的成本和提高浆液的流动性。借助工业级氧化石墨烯来促进浆体中水化产物的生长和优化孔隙结构,用以补强由于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粉而造成的注浆材料的力学损失。从而制备流动性能更高,力学性质更强和价格更低廉的注浆材料。与水泥净浆相比,本发明公开的注浆材料流动性能提高了8.50%~8.64%;28天力学性能提高了11.40%~29.5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