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2079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29950.3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库车市科兴煤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井‑地分段探放的烧变岩水害治理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烧变岩含水层富水性分区;步骤二,确定地面疏放水孔布置;步骤三,利用地面疏放水孔疏放顶部烧变岩水位;步骤四,确定井下定向钻孔布置;步骤五,确定井下定向疏放水孔布置;步骤六,利用井下定向疏放水孔疏放顶部烧变岩水位;步骤七,疏放效果验证和补充疏放。本发明通过叠加烧变岩底界等高线图、以及地表沟谷分布图,综合确定烧变岩含水层富水区分布,提高了烧变岩含水层富水边界探查精度,为探放水钻孔布置提供精确靶点。在此基础上,克服了传统地面或井下探放水方法无法有效覆盖烧变岩富水异常区的缺陷,提高了疏放效果,保障大巷掘进及工作面回采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5040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394151.X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00 , B01J20/283 , B01J20/12 , G01N33/18 , G01N30/02 , G06F30/20 , C02F1/28 , C02F1/66 , C02F101/20 , C02F103/10 , C02F101/10 , C02F103/06 , C02F101/1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层回注高矿化度矿井水全周期控制化学堵塞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水样的采集与检测以及环境的基础指标监测;步骤二,开展模拟试验确定回注水水质;步骤三,筛选三种回注水中铁离子和锰离子的去除滤料,并确定最佳配比;步骤四,室内试验确定回注堵塞的主要化学物质;步骤五,选定酸剂,计算用量精准去除化学沉淀;本发明中从高矿化度矿井水深层回注的全周期出发,在充分揭示引起高矿化度矿井水深部回注引发化学堵塞的三个根本原因后,提出了回注前水质控制、回注水前段处理以及回注中化学堵塞快速清除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回注时产生化学堵塞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032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32288.4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IPC: G01N21/33 , G01N21/64 , G01N21/01 , G06F18/2431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涌水水源智能判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判别水源样本的水化学指标:其中,水化学指标包括多个无机指标和有机指标;将水化学指标输入预设的水源判别模型,获得待判别水源样本的水源类型。本发明在无机指标判别的基础上,加入有机指标,解决了无机水化学指标较难准确判别成分相近水样的问题,提高了水源类别判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50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10674.1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地表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矿山地表沉陷岩移观测装置,包括全站仪、棱镜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中心通过紧固组件与全站仪底部连接,所述固定座底部圆周阵列转动有两端带有固定块的三个空心转动座,所述空心转动座内均滑动有贯穿空心转动座底面的伸缩支撑组件,本发明通过固定座、空心转动座、伸缩支撑组件和调节组件等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控制调节组件和把手位置,从而实现在一侧转动把手能够对所有的滑杆伸出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调平,从而不需要操作人员反复转动至各个空心转动座前侧,松开锁止组件,对每个支撑腿长度进行调节,提高调节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5131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70025.1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加速CO2在地下水中矿化的系统,包括超临界流体注入模块、压缩模块和微生物注入模块;超临界流体注入模块用于向地下水系统中注入超临界CO2流体,超临界流体注入模块包括埋设在注入区域地层内的保温导水管;压缩模块与超临界流体注入模块连接,用于对超临界CO2流体施加注入压力;微生物注入模块用于向地下水系统中注入CO2矿化用微生物;微生物注入模块包括多个微生物菌剂输送管,多个微生物菌剂输送管均套设在保温导水管内,且保温导水管内壁与微生物菌剂输送管外壁之间形成超临界CO2流体流道,本发明采用微生物菌剂加速CO2在地下水中矿化,CO2矿化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能够显著加速CO2的溶解和矿化过程,提高封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88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16545.5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33/18 , G06F18/2431 , G06F1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井水回注影响下地下水水质多指标监测系统及评价方法,该系统以回注井为圆心,以回注井的井径影响范围为半径,在井径影响范围内配置多口观测井,在观测井中布设多指标水质传感器;多指标水质传感器通过数据传输器向控制中心定期传输地下水水质指标;控制中心中包括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每个地下水样本的综合分值,定量评价矿井水回注影响下地下水的综合水质。本发明提供了一套地下水多指标监测系统,针对高矿化度矿井水回注后可能引起的地下水变化的指标,配置水质检测传感器,实现多指标同时在线实时监测。此监测系统可实时获取高矿化度矿井水回注范围内的地下水水质指标,为地下水水质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97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1324723.8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33/18 , G06F18/2135 , G06F18/27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定量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煤矿周边地下水水样采集及水化学测试分析;步骤2:分析测试成果中SO42‑的浓度分布特征;步骤3:对水化学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步骤4: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及受体模型的识别模型;步骤5:定量识别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占比;本发明通过分析煤矿周边地下水中SO42‑的浓度分布特征,构建基于主成分与受体模型相结合的定量识别模型,最终识别出煤矿开采因素对地下水影响的定量占比,旨在解决煤矿开采对地下水影响只停留在定性分析,定量识别计算不足的问题,为煤矿绿色开发和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98017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286568.5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顶板裂隙岩体注浆轨迹示踪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连接设置的磁性浆液制备单元和磁性浆液注浆单元,所述磁性浆液注浆单元上还连接有三维磁性强度采集单元和注浆轨迹三维成像单元;该方法采用磁性浆液进行煤层顶板裂隙岩体注浆,突破传统注浆试验中采用可视化注浆装置或对浆液染色来判识其运移轨迹的研究手段,创新采用磁性浆液作为示踪剂,研究裂隙岩体注浆浆液运移轨迹问题,能够确定最适合进行煤层顶板裂隙岩体注浆磁性轨迹示踪的磁性浆液配比,进而将选出的磁性浆液用于煤层顶板裂隙岩体注浆轨迹的示踪成像,从而解决了煤层顶板裂隙岩体注浆运移轨迹无法准确判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97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324723.8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33/18 , G06F18/2135 , G06F18/27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定量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煤矿周边地下水水样采集及水化学测试分析;步骤2:分析测试成果中SO42‑的浓度分布特征;步骤3:对水化学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步骤4: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及受体模型的识别模型;步骤5:定量识别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占比;本发明通过分析煤矿周边地下水中SO42‑的浓度分布特征,构建基于主成分与受体模型相结合的定量识别模型,最终识别出煤矿开采因素对地下水影响的定量占比,旨在解决煤矿开采对地下水影响只停留在定性分析,定量识别计算不足的问题,为煤矿绿色开发和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5116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85171.8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高盐度矿井水深井注入参数的控制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单元、执行单元和环境监测模块;该方法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优化与计算、执行与调整、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远程监控与管理等,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整注入参数。本发明结合了实时数据分析、动态优化和远程监控功能,显著提高了矿井水处理的效率与安全性,并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