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6534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44617.1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IPC: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爆炸场景下钢结构建筑倒塌评估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爆炸下钢结构倒塌分析时,考虑损伤的梁、板构件的范围;S2、根据爆炸下梁板子结构抗倒塌能力折减系数理论计算公式,结合抗力等效原则,得出爆炸场景下钢结构梁、板损伤模拟方法;S3、建立钢结构连续倒塌分析模型,评估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本发明所述的爆炸场景下钢结构建筑倒塌评估预测方法能相对准确且高效的评估预测钢结构建筑在爆炸荷载作用下抗连续倒塌性能,为工程实际中的建筑抗倒塌性能的评估、改造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866218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48863.X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IPC: G01N25/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多相介质抑制非均匀浓度气体爆炸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包括主体实验通道、快速抽拉装置、配气系统、抑制系统、点火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与控制系统;快速抽拉装置包括挡板和抽拉驱动装置,抽拉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挡板运动以实现对主体实验通道内部空间的分隔或导通;配气系统用于向主体实验通道配置实验用可燃气体;抑制系统用于向主体实验通道施加抑制介质。本发明可开展不同点火位置、不同浓度梯度组合等条件下的狭长通道内的气体爆炸实验,以及狭长通道内单一或多相介质对非均匀浓度气体爆炸的复合抑制实验,为狭长通道内非均匀浓度可燃气体爆炸行为及抑制技术的研究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828078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095631.9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可燃液体平面自由流淌燃烧模拟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装置包括供油系统、流淌系统、溢流系统和测试系统,可燃液体预先放置在油桶内,通过蠕动泵经硅胶软管、钢管缓冲管入流淌面托盘内,点火燃烧,用测试系统的热电偶树、摄像机、粘合式热电偶、辐射热流计、红外热像仪进行实验数据及图像采集,与多通道数据采集仪相连,远程数据传输、实时显示和控制,实现流淌燃烧面积、温度、热辐射、火焰高度等参数测量,可通过改变泄漏参数、材料垫层、流淌面角度等,效果是实验效率高、安全可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确,可开展不同物质、不同流淌面类型、不同流淌角度的平面自由流淌燃烧状态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238206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377657.1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消防救援的气体侦检呼救系统,包括多个呼救器,每个所述呼救器包括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连接的呼救组件和无线通讯组件;所述无线通讯组件包括无线通讯模块一和无线通讯模块二,所述呼救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一连接云服务器,云服务器无线连接智能终端多个呼救器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二相互通讯;所述呼救器上还设有气体检测模组,所述气体检测模块连接电路板,通过所述气体检测模块检测现场气体浓度。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应用于消防救援的气体侦检呼救系统通过两个通讯模块的方案设计,实现了消防员在应急救援现场的预警互联,大大提升了消防员面临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和其他突发状况下得到及时救助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269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65061.4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IPC: G01F17/00 , G01R31/387 , G01R31/385 , G01R31/36
Abstract: 一种电池热失控产气和电解液蒸气体积常压条件下测量方法和装置,包括承载装置、输送装置和收集测量装置;承载装置包括机架和紧固装置;机架承载测试件和支撑输送装置和收集测量装置;机架的支撑架包括一个底座,底座用于放置测试件和紧固装置;底座为测试件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基础,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螺杆、压板和集气口;螺杆设置在支撑架的底座上,螺杆设置有了两组,两组螺杆之间设置间距,两组螺杆之间的间距用于放置测试件;所述测试件为电池;螺杆连接有压板,压板上设置有集气口,集气口对应测试件的安全阀,与测试件密封连接;防止电池失控产生的气体和电解液蒸气溢出。本发明实现在常压下,对电池失控产气和电解液蒸气进行测量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938754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811627482.8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点源池火燃烧模拟实验平台,包括实验台主体、若干燃烧器、补液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实验台主体的上表面设有用于调节燃烧器间距的间距调节结构,所述燃烧器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间距调节结构上;所述补液系统包括支撑框架、补液容器及对补液容器进行升降的升降台结构;每个所述燃烧器上设有补液管,每个所述补液管通过连接管路连通一补液容器,所述连接管路上设有电磁阀。本发明针对多点源池火灾连锁事故的特征,满足不同液体燃料,不同火源间距,不同火源尺寸条件下,多火源池火耦合作用下的燃烧特征参数测量的综合性实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06445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710211952.1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江苏费尔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3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可燃气体瞬时燃爆的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点火包接线口、电机及传感器接线口连接控制系统,空气进口与空气储气瓶相连接,预混可燃气体进口与配气系统出口相连接。控制系统发出排气指令,将可燃气体仓室圆筒仓内的空气排尽。可燃气体充满可燃气体仓室圆筒仓。气缸换向阀控制顶出气缸运动活塞到达单片式可弹出密封盖板位置处,回转电机带动旋转盘逆时针旋转,使单片式可弹出密封盖板从组合法兰中横向摆出,释放出可燃气体形成云团。点火针点火,可燃气体云团若处在爆炸极限范围内则发生瞬时爆燃。采集获得温度、压力、热辐射、速度场、流场和火焰结构参数,从而分析和揭示可燃气体瞬时燃爆的过程、事故后果、影响机制及内在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7196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0011.4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IPC: G06F18/20 , G01R31/392 , G01R31/367 , H01M10/42 , H01M10/48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131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4 , G08B21/1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电池热失控的多参量耦合监测预警方法,属于电池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预警的准确性显著提升,通过多参量耦合分析,误报率与漏报率相较于传统单参数的方法有明显降低,且预警时间相比传统方法提前量显著增加,同时在不同工况下(如极端温度、过充、过放等)的识别准确率有效提高,本发明中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增强,采用多维度参数交叉验证,有效降低了环境噪声的影响,且通过光纤传感网络的冗余设计,即使部分传感器失效,系统仍能保持稳定工作,从而在一定温度范围值内,预警准确率的波动小,并且本发明对电磁干扰、机械振动等外部干扰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714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75985.3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IPC: G01R31/382 ,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1L5/00 , G08B31/00 , G06F18/2411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电池热失控的监测预警装置及其运行方法,属于电池监测预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中通过结合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技术和信号处理方法,实现了高精度的电池异常检测,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和全面的评估框架确保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且通过持续的优化和监控,使得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数据模式,从而为电池质量控制和性能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针对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池热失控安全风险进行早期精准监测预警且有效防止电池间热失控蔓延,极大的降低电池因热失控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以此有助于新能源行业的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提质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1522.5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IPC: G01N5/04
Abstract: 一种电池热失控烟气测量方法及装置,包括称量机构和测试仓;所述称量机构包括机台和电子秤,机台设置于电子秤上,机台上连接有测试仓,机台为测试仓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支撑基础,并为电子秤的稳定称量提供了一个平衡框架;测试仓包括引发段、吸收段和循环段,所述引发段设置在机台上,用于安装测试体,并引发测试体进入失控状态;所述吸收段设置于引发段上方,用于吸收测试体失控反应物的可吸收成分;所述循环段与吸收段的两端相连接,可以使测试体失控反应物循环经过吸收段,使测试体失控反应物充分地在吸收段吸收。相较现有技术做出的贡献在于实现对电池失控状态下喷射的反应物,进行气液分离,获取电解液等可吸收物质,进行重量和种类的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