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4825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010874396.8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建科环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陕西四季春清洁热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5/20 , G01K13/00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深孔同轴换热器取热模型的温度和换热量的确定方法,包括:根据岩土层划分规则、节点划分规则以及岩土层纵向深度,确定位于第k层岩土层中的多个第一节点;获取第k层岩土层的热扩散率;不同岩土层的热扩散率不同;针对第k层岩土层中的各个第一节点,根据该第一节点的坐标、土壤的导热系数、预先确定的岩土层纵向深度步长、大地热流、地表温度和预先确定的节点初始温度表达式,确定出该第一节点的初始温度;将预先确定的时间步长、节点划分规则中的节点间隔、各个第一节点的初始温度和热扩散率,输入岩土层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得到各个第一节点在不同的时间点的温(56)对比文件Abuel H,et al.Borehole thermalresistance of U-tube borehole heatexchanger《.Geotechnique letters》.2016,第6卷(第4期),第250-255页.方亮.地源热泵系统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分析及其应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2019,(第1期),C038-95.王子勇.中深层地热用井同轴换热器取热特性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2019,(第9期),C038-633.杜甜甜,等.套管式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传热建模及取热分析《.可再生能源》.2020,第38卷(第07期),第887-892页.王子勇.中深层地热用井同轴换热器取热特性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2019,(第9期),C038-633.王德敬,等.中深层同轴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分析《.区域供热》.2018,(第3期),第1-7页.方亮,等.地源热泵系统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分析及其应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2019,(第1期),C038-95.
-
公开(公告)号:CN11194825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74396.8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建科环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陕西四季春清洁热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5/20 , G01K13/00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深孔同轴换热器取热模型的温度和换热量的确定方法,包括:根据岩土层划分规则、节点划分规则以及岩土层纵向深度,确定位于第k层岩土层中的多个第一节点;获取第k层岩土层的热扩散率;不同岩土层的热扩散率不同;针对第k层岩土层中的各个第一节点,根据该第一节点的坐标、土壤的导热系数、预先确定的岩土层纵向深度步长、大地热流、地表温度和预先确定的节点初始温度表达式,确定出该第一节点的初始温度;将预先确定的时间步长、节点划分规则中的节点间隔、各个第一节点的初始温度和热扩散率,输入岩土层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得到各个第一节点在不同的时间点的温度,准确地确定出地表下的各个位置在不同时点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725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48705.5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电价的地源热泵系统灵活调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地源热泵系统及电网侧边界条件;预测地源热泵系统及用户侧各项参数;确定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控制目标;制定地源热泵系统灵活性控制策略;完善地源热泵系统末端舒适度保证措施。通过该运行控制方法可有效监测、记录并分析热泵系统运行周期的冷热电负荷,机组负荷率情况,基于电网发布的分时电价信息,制定热泵系统在峰、谷、平电价时段的地源热泵系统灵活调控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61515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28916.4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能流多层级的城市智慧能源系统构建方法和协同规划方法,涉及城市智慧能源规划领域。解决了亟需一套完整、优化的规划设计方法和专业工具支撑智慧能源系统前期的规划设计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构建搭载冷源、热源、气源和电力的能源系统;根据能源系统的设备动态负荷特性对能源系统的设备进行赋值,获取多能流模块;根据能源网络城市‑区域‑地块多层级能源网络划分原则进行多层级能源网络划分,建立多层级多能流智慧能源网络层级间耦合模型;根据多层级多能流智慧能源网络层级间耦合模型构建多层级求解模型;根据多层级求解模型确定多能流能源网络最优化路径,完成多能流多层级的城市智慧能源系统构建。本发明应用于智慧能源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22235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0421073.8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多能源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选取系统成本、经济运行和环境影响作为一级指标,并分别对一级指标设置多个二级指标;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考察多个二级指标,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得到多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敏感度概率分布,进而分别得到三个一级评价指标的绝对综合敏感性因素;将三个一级评价指标的绝对综合敏感性因素归一化,获得每个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占比;根据权重占比构建复合评价指标,利用复合评价指标进行不确定性综合评价。该方法形成了完善的多能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多能源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提升多能源系统节能和环保效益,实现系统实际效果的极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76004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14715.5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 H02J3/00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10/06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多维度指标的热泵系统电网调峰潜力与效果评估方法。所述方法通过确定“多维度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热泵系统参与电网调峰的典型场景集合聚类—热泵系统电网调峰潜力和响应效果评估的电力负荷数据获取—多维度量化评价指标建模—热泵系统调峰综合响应潜力和效果评价”的技术方案,确定了适用于不同类型热泵系统调峰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可复制推广性、科学准确性。对热泵系统调峰响应的潜力和效果进行多维度的评估,有利于负荷代理商、负荷聚集商、电网侧及时掌握热泵系统电力负荷的可调潜力,从而参与电网调峰和运行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7255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948705.5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电价的地源热泵系统灵活调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地源热泵系统及电网侧边界条件;预测地源热泵系统及用户侧各项参数;确定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控制目标;制定地源热泵系统灵活性控制策略;完善地源热泵系统末端舒适度保证措施。通过该运行控制方法可有效监测、记录并分析热泵系统运行周期的冷热电负荷,机组负荷率情况,基于电网发布的分时电价信息,制定热泵系统在峰、谷、平电价时段的地源热泵系统灵活调控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6995659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915481.8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热泵系统柔性运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明确电网互动响应调节需求、热泵系统负荷及运行状态预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负荷和消纳需求精准计算、热泵系统可调资源的调控优先级排序、考虑可再生能源消纳确定热泵系统的运行策略和可调资源的加减载决策,形成一种考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热泵系统柔性运行方案。本发明提出的运行方法有利于热泵系统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运行管理人员、负荷代理商、负荷聚集商、电网侧充分利用需求侧热泵灵活资源可调潜力,缓解低碳能源系统电力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16760043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614715.5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 H02J3/00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10/06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多维度指标的热泵系统电网调峰潜力与效果评估方法。所述方法通过确定“多维度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热泵系统参与电网调峰的典型场景集合聚类—热泵系统电网调峰潜力和响应效果评估的电力负荷数据获取—多维度量化评价指标建模—热泵系统调峰综合响应潜力和效果评价”的技术方案,确定了适用于不同类型热泵系统调峰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可复制推广性、科学准确性。对热泵系统调峰响应的潜力和效果进行多维度的评估,有利于负荷代理商、负荷聚集商、电网侧及时掌握热泵系统电力负荷的可调潜力,从而参与电网调峰和运行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32824.8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30/13 , G06T17/00 , G06F111/20 , G06F119/08 , G06F119/06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瞬时系统模拟的多城市多建筑全年冷热负荷分析方法。本发明涉及多建筑能耗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面向全国34个代表城市8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基于TRNSYS模拟计算全年8760小时建筑冷热逐时负荷,形成安全可靠性高、操作性简便、数据容量大、调用性能强的负荷数据库。不仅满足于数据的查询和显示,充分利用数据库中全部数据,提取其中隐藏的有价值的特性信息,为冷热供给决策提供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