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用老化板

    公开(公告)号:CN103840215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90075.3

    申请日:2014-0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04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用老化板,包括老化板本体,所述老化板本体上至少设置一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极板和用于限定电芯安装空间的电芯托板,所述极板包括用于连接电芯极耳的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具有与电芯极耳连接的第一工位和与电芯极耳断开连接的第二工位,所述老化板本体上设置可操作的双工位固定件。本方案通过设置可操作的双工位固定件,采用自动化设备操作该双工位固定件,实现电极片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切换,从而满足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化成和分容要求;由于设置能与自动化设备配合操作的双工位固定件,为锂离子电池的化成、分容和包装等工序的自动化提供了载体,提高了化成、分容和包装等工序的自动化程度。

    一种电芯焊接拉力的预测方法和智能化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801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47741.X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芯焊接拉力的预测方法和智能化管理系统,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芯利用预设材质的焊头进行焊接时的焊接影响因子;将焊接影响因子导入预先建立的焊接拉力预测模型,得到待测电芯利用预设材质的焊头焊接完成后的预测焊接拉力,其中,焊接拉力预测模型为预先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的焊接拉力预测模型;基于预测焊接拉力确定待测电芯的焊接质量是否满足需求。本发明通过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的焊接拉力预测模型来对电芯的焊接拉力进行预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电芯焊接拉力的测试流程较为繁琐且成本较高、检测结果不确定性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化的对电芯的焊接拉力进行预测的技术效果,不仅简化了检测流程,还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电池通规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4262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128830.2

    申请日:2014-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通规检测装置,包括:上料系统,用于对电池进行自动输送;检测系统,用于对输送而来的电池进行通规检测;上料系统包括活动板及活动板驱动机构,活动板上开设电池安放槽,通过活动板驱动机构对放置于活动板的安放槽内的电池进行自动输送;检测系统包括设置于上料系统的沿着电池输送方向下游的检测部,检测部包括相互连接的承接部和导料管,承接部用于承接输送而来的电池,承接部内具有第一电池通道,第一电池通道与导料管连通,导料管的形状与电池的形状相匹配,以使合格电池可顺利通过导料管。本发明通过将电池投放到上料系统上,上料系统将电池自动输送至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池通规的自动检测。

    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用老化板

    公开(公告)号:CN103840215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410090075.3

    申请日:2014-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用老化板,包括老化板本体,所述老化板本体上至少设置一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极板和用于限定电芯安装空间的电芯托板,所述极板包括用于连接电芯极耳的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具有与电芯极耳连接的第一工位和与电芯极耳断开连接的第二工位,所述老化板本体上设置可操作的双工位固定件。本方案通过设置可操作的双工位固定件,采用自动化设备操作该双工位固定件,实现电极片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切换,从而满足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化成和分容要求;由于设置能与自动化设备配合操作的双工位固定件,为锂离子电池的化成、分容和包装等工序的自动化提供了载体,提高了化成、分容和包装等工序的自动化程度。

    一种电芯含水量的预测方法和智能化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475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47742.4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芯含水量的预测方法和智能化管理系统,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芯的目标部位的烘烤影响因子;将烘烤影响因子导入预设含水量预测模型,得到待测电芯的目标部位的预测含水量,其中,预设含水量预测模型为预先利用极限梯度提升算法构建的含水量预测模型;基于预测含水量确定待测电芯的目标部位的烘烤工序是否满足需求。本发明通过利用极限梯度提升算法构建的含水量预测模型来对电芯的含水量进行预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电芯含水量的测试流程繁琐所导致的烘烤工序材料成本、时间成本较高,检验结果不确定性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芯烘烤工序结果的自动化预测的技术效果,节省了预测时间,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电池通规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4262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28830.2

    申请日:2014-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通规检测装置,包括:上料系统,用于对电池进行自动输送;检测系统,用于对输送而来的电池进行通规检测;上料系统包括活动板及活动板驱动机构,活动板上开设电池安放槽,通过活动板驱动机构对放置于活动板的安放槽内的电池进行自动输送;检测系统包括设置于上料系统的沿着电池输送方向下游的检测部,检测部包括相互连接的承接部和导料管,承接部用于承接输送而来的电池,承接部内具有第一电池通道,第一电池通道与导料管连通,导料管的形状与电池的形状相匹配,以使合格电池可顺利通过导料管。本发明通过将电池投放到上料系统上,上料系统将电池自动输送至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池通规的自动检测。

    锂离子电池化成柜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74410U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20122362.3

    申请日:2014-0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置若干用于装载锂离子电池的老化板,以及与老化板数量相当的通道控制电路板,所述通道控制电路板与所述老化板电连接,以使两者之间形成充放电通道,所述柜体内还设置中位控制电路板,若干所述通道控制电路板相并联后与所述中位控制电路板连接。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老化板数量相当的通道控制电路板,并采用中位控制电路板对通道控制电路板进行控制,各通道控制电路板之间相互独立,使得各老化板的工作相互独立,不相互干扰影响,提高了整机工作的局部可控性和可靠性,利于提升生产效率。

    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用老化板

    公开(公告)号:CN203746984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20112028.X

    申请日:2014-0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用老化板,包括老化板本体,所述老化板本体上至少设置一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极板和用于限定电芯安装空间的电芯托板,所述极板包括用于连接电芯极耳的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具有与电芯极耳连接的第一工位和与电芯极耳断开连接的第二工位,所述老化板本体上设置可操作的双工位固定件。本方案通过设置可操作的双工位固定件,采用自动化设备操作该双工位固定件,实现电极片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切换,从而满足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化成和分容要求;由于设置能与自动化设备配合操作的双工位固定件,为锂离子电池的化成、分容和包装等工序的自动化提供了载体,提高了化成、分容和包装等工序的自动化程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