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2317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283757.5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20 , G06Q50/26 , G06F18/23 , G06F18/214 , G06F18/15 , G06N3/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污水处理厂工况评估方法及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污水处理厂工况评估效率的同时保障评估的准确性。本发明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污水处理厂工况评估方法,包括:在设置时间段内采集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监测数据;对采集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数据补差及补全处理;选取需要聚类的指标数据;根据选取的指标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段筛选;对筛选后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据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监测数据的特征,设定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对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输出聚类结果;根据输出的聚类结果对污水处理厂工况进行评估。本发明适用于对污水处理厂工况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01443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459312.5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2F3/00
Abstract: 本发明排泥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根据生化池单元在曝气阶段时所述第一污泥浓度计和第一液位仪采集的数据计算所述生化池在滗水闲置阶段时的排泥量,并根据所述排泥量给第一污泥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解决了污泥排放不精准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进一步,根据储泥池的污泥标准浓度范围、初沉池污泥浓度和生化池在滗水闲置阶段时的排泥量对第二污泥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使得储泥池中的污泥浓度在所述储泥池的污泥标准浓度范围内,解决在没有浓缩池的前提下,直接将污泥排放到储泥池会因储泥池浓度波动较大而使得污泥脱水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污水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14916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41804.9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2F11/121 , C02F1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干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预处理池及污泥干化系统。本发明中的污泥干化预处理池包括间隔开的进泥池和沉淀池,所述进泥池底部与沉淀池底部之间设有将二者连通的连通道。通过将污泥干化预处理池间隔分开成进泥池和沉淀池两个池子,通入到进泥池内的泥水通过底部的连通道进入到沉淀池,并在沉淀池内进行沉淀;新通入的泥水只对进泥池内的泥水形成冲击,造成扰动,而沉淀池内进行沉淀浓缩的污泥不受泥水冲击影响。本发明在污泥池受场地限制的情况下,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大大降低了进泥对污泥沉降的水力冲击影响,更利于污泥的有效沉降,降低进入污泥干化装置的污泥的含水量,减少污泥干化装置的运转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401443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459312.5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2F3/00
Abstract: 本发明排泥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根据生化池单元在曝气阶段时所述第一污泥浓度计和第一液位仪采集的数据计算所述生化池在滗水闲置阶段时的排泥量,并根据所述排泥量给第一污泥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解决了污泥排放不精准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进一步,根据储泥池的污泥标准浓度范围、初沉池污泥浓度和生化池在滗水闲置阶段时的排泥量对第二污泥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使得储泥池中的污泥浓度在所述储泥池的污泥标准浓度范围内,解决在没有浓缩池的前提下,直接将污泥排放到储泥池会因储泥池浓度波动较大而使得污泥脱水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污水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16837586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23253085.9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2F11/121 , C02F1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干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预处理池及污泥干化系统。本实用新型中的污泥干化预处理池包括间隔开的进泥池和沉淀池,所述进泥池底部与沉淀池底部之间设有将二者连通的连通道。通过将污泥干化预处理池间隔分开成进泥池和沉淀池两个池子,通入到进泥池内的泥水通过底部的连通道进入到沉淀池,并在沉淀池内进行沉淀;新通入的泥水只对进泥池内的泥水形成冲击,造成扰动,而沉淀池内进行沉淀浓缩的污泥不受泥水冲击影响。本实用新型在污泥池受场地限制的情况下,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大大降低了进泥对污泥沉降的水力冲击影响,更利于污泥的有效沉降,降低进入污泥干化装置的污泥的含水量,减少污泥干化装置的运转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216236213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23012347.2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2F1/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高密度沉淀池总磷浓度自动控制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智能控制装置、总磷在线分析仪、混凝区进水处采样装置、絮凝区采样装置和混凝区药剂投放装置;通过智能控制装置控制混凝区进水处采样装置和絮凝区采样装置在不同时间采样,总磷在线分析仪分析得出不同样本的总磷含量,智能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总磷在线分析仪的分析结果计算出出单位时间内的药剂投放量,混凝区药剂投放装置根据出单位时间内的药剂投放量持续投放药剂,实现了药剂的精确投放,解决了化学除磷过程中药剂投加量过大导致药剂浪费或因投加量偏低导致出水总磷数据偏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污水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16549941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23258077.3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预处理池,属于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废水预处理池,包括格栅区、混凝区及初沉区,格栅区的出水口与混凝区的进水口相连通,混凝区的出水口与初沉区的进水口相连通,格栅区、混凝区及初沉区组合形成废水预处理池。本实用新型装置将沉砂池替换为折板混凝区,且在折板混凝区后新增初沉区,其中初沉区可去除粒径小于100μm的无机类、有机类悬浮物,折板混凝区通过化学混凝沉淀可去除粒径为1μm以下的悬浮颗粒与胶体,悬浮物去除能力远超沉砂池。
-
公开(公告)号:CN219860933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1065779.6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提高除磷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方案包括第一旋流分离器101、第二旋流分离器102、第三旋流分离器103、第一静态混合器201、第二静态混合器202、第三静态混合器203,第一旋流分离器101与污水处理厂的好氧池401连接,第一静态混合器201连接在第一旋流分离器101与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404之间,第二静态混合器202连接在所述好氧池401与第三静态混合器203之间,第三静态混合器203与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404连接,沉淀池404的污泥经过第二旋流分离器102与第三静态混合器203回流至沉淀池404,污水处理厂滤池405的反冲洗水经过第三旋流分离器103与第三静态混合器203回流至沉淀池404。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污水处理厂的除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4142076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3135703.5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污泥有机无机分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由中部的隔板分隔成依次相邻的混合单元、超声单元、中和单元和储泥单元,所述混合单元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超声单元内设有超声波发生装置,所述中和单元内设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储泥单元内设有第三搅拌装置,所述储泥单元旁侧设有分离单元,所述分离单元内设有旋流器,所述旋流器通过加压泵和管道与储泥单元相连。通过采用超声波协同酸解的方式对剩余污泥进行分离,达到既降低酸的消耗量,又加快酸解污泥胞外聚合物速度的目的,且采用整体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安装便捷,场地要求不高,很好的解决了目前污泥调质环节存在的分离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