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413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93893.0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成都正扬博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影火箭发射轨道变形检测装置、方法及介质,属于人影火箭发射技术领域。其中,检测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轨道组上的至少一对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轨道组的U型外轨道与U型内轨道之间的内间距,并输出检测结果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于光纤位移传感器,用于对检测结果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两个轨道组的内间距信息,根据两个轨道组的内间距信息计算得到两个U型内轨道之间的间距,并计算得到导轨包容圆的直径信息;告警模块,连接于处理模块,用于在导轨包容圆的直径信息超出预设阈值范围时,输出轨道形变告警信号。本申请能够提高火箭弹发射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48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1000051.4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成都正扬博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通用型火箭架的人影火箭发射方法和终端设备,涉及火箭发射技术领域。在该方法中,接收火箭发射参数,火箭发射参数包括轨道直径、点火电压、发射角度;获取初始轨道直径和初始发射角度;根据火箭发射参数、初始轨道直径和初始发射角度确定姿态调整参数,以基于姿态调整参数将火箭架的姿态调整为预设发射姿态;根据火箭发射参数将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电压设置为点火电压,基于点火电压将火箭弹以预设发射姿态发射。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达到了提高火箭架的通用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2413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93893.0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成都正扬博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影火箭发射轨道变形检测装置、方法及介质,属于人影火箭发射技术领域。其中,检测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轨道组上的至少一对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轨道组的U型外轨道与U型内轨道之间的内间距,并输出检测结果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于光纤位移传感器,用于对检测结果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两个轨道组的内间距信息,根据两个轨道组的内间距信息计算得到两个U型内轨道之间的间距,并计算得到导轨包容圆的直径信息;告警模块,连接于处理模块,用于在导轨包容圆的直径信息超出预设阈值范围时,输出轨道形变告警信号。本申请能够提高火箭弹发射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585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71720.X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成都正扬博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军用便携式加固笔记本,包括:便携式箱体,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闭合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闭合连接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有用于存放线缆的空腔;笔记本本体;第一内衬沿朝向或远离第二部分侧滑动设置于第一部分上,第一内衬和第一部分之间设置有弹性件,第一内衬和第一部分之间形成有密闭腔体;密闭腔体内的空气能够与笔记本本体周围的空气进行交换,进而降低笔记本本体周围的空气温度,从而将笔记本本体的温度快速降低,避免笔记本本体使用后因温度过高且无法及时散热而出现的寿命降低的情况,延长笔记本本体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647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410121504.2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成都正扬博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伟
IPC: G05B9/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余度飞控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飞行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控制端发送的故障信息,将所述第一控制端切换成第二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端包括多个子控制端,各所述子控制端均可控制飞行装置;计算各所述子控制端的控制优先级,并根据各所述子控制端的控制优先级,将各所述子控制端进行优先级排序,得到优先级序列;将所述优先级序列中排名处于前若干个子控制端作为主控制通道;通过所述主控制通道中的子控制端控制所述飞行装置。本申请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将控制端由主控端切换成备用端时,可以快速切换,确保飞行装置的控制连续性,减小了飞行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27119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61475.3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成都正扬博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伟
IPC: G06F11/07 , G06F18/2431 , G06F18/22 , G06F18/213 , G06N3/044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弹载计算机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弹载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主控模块接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由时序模块获取的各个模块的回采信号;分别对每个模块的各个接口的回采信号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对于每个模块的状态特征矩阵;将所述状态特征矩阵作为输入,通过故障诊断模型得到对弹载计算机所在设备的故障类型结果。本申请具有基于故障诊断模型对弹载计算机所在设备的故障类型进行快速的判的效果。能够根据故障诊断模型的输出结果,在判断故障类型基础上,确定故障的具体来源,方便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通过对故障诊断模型的训练参数不断优化,保证故障类型判断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4953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34089.8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成都正扬博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自动适配多余度配置的综合控制计算机系统。其包括通道监控单元、冗余分配单元、动态负载均衡单元和故障变更单元。本发明通过冗余分配单元将识别到的冗余根据通道监控单元的负载情况分配至多个控制通道内,然后动态负载均衡单元将每个控制通道的初步负载与二次负载进行比对,平衡每个控制通道的冗余,通过故障变更单元传输动态负载均衡单元中负载重控制通道内的部分冗余至空闲通道,并接收到通道监控单元运行状态为故障运行的信号时,将故障运行对应的控制通道内冗余传输至空闲通道,提高系统的容错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快速响应故障情况并进行恢复,减少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03230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064527.X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成都正扬博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机载防撞零中频接收通道模块,涉及电子通信领域,本发明由限幅器、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功分器、衰减器、检波器、运算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等组成,功分器将输入的信号分配并连接到两个带通滤波器,模数转换器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送入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解调处理,并输出解调后的TCAS/ADS‑B的数据到后级模块。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空中交通告警与防撞系统接收机接收通道模块存在的体积大、难以模块化集成和系统复杂的问题,用于实现小型化、轻量化且可模块配置的接收通道模块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1495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434089.8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成都正扬博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自动适配多余度配置的综合控制计算机系统。其包括通道监控单元、冗余分配单元、动态负载均衡单元和故障变更单元。本发明通过冗余分配单元将识别到的冗余根据通道监控单元的负载情况分配至多个控制通道内,然后动态负载均衡单元将每个控制通道的初步负载与二次负载进行比对,平衡每个控制通道的冗余,通过故障变更单元传输动态负载均衡单元中负载重控制通道内的部分冗余至空闲通道,并接收到通道监控单元运行状态为故障运行的信号时,将故障运行对应的控制通道内冗余传输至空闲通道,提高系统的容错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快速响应故障情况并进行恢复,减少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66133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962144.4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成都正扬博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伟
IPC: G05B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软硬件协同的多余度飞控计算机系统,涉及多余度飞控技术领域,包括:传感器模块、飞控计算模块、中央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及执行器模块;传感器模块用于获取飞行器的飞行数据;飞控计算模块包括第一飞控计算机、第二飞控计算机及冗余飞控计算机;中央控制模块用于处理来自各个模块的信号和指令,并下达命令;执行器模块用于控制飞行器的运动;通信模块用于与地面操作杆和其他飞行器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控制和管理飞控系统的供电和电源状态。本发明可以帮助排除单个计算机的误差,如果某个计算机出现故障,其他计算机还可以继续工作,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