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58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06955.5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 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物探勘查院有限公司
IPC: G01V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尤其是一种井中自固定电磁发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中自固定电磁发射装置包括导电框,其横向可伸缩;导体棒,其纵向容纳于所述导电框;并且,所述导电框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导体棒的转动,横向伸展以自固定于井中。采用导体棒组合导电框的全新井中电极型式,通过导体棒的转动带动导电框横向伸展以实现电极自固定于井中,减少井中电极的接地电阻,使井中电磁法探测作业发射效果更好,减少了因发射电极不稳固导致的供电效果差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724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141905.6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发育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的碳酸盐岩沉积盆地中的岩相古地理重建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建立钻井、地震工区;(2)收集并分析共生体系发育分布规律;(3)收集古气候、古盐度以及海平面变化资料;(4)恢复区域古地貌;(5)共生体系成因及沉积相带分析;(6)建立区域岩相古地理综合模式图;本发明实现了发育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的碳酸盐岩含油气盆地内岩相古地理的精确编图,进而对沉积过程有更加准确清晰的认识。其特征在于:沉积时期的环境变化分析时,采用了古盐度信息、古气候信息和海平面变化信息,能够准确描述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下的沉积环境变化特征,并结合古地貌综合分析可提高岩相古地理重建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9279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372929.7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H01H6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多温度阶梯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提高温控系统的可靠性和普适性,而且机构简单、安装方便、不需要控制电源、温度自由设定的基于记忆合金的温度自控装置。本发明的装置设有记忆合金弹簧、传动机构、开关机构、绝缘外壳,记忆合金弹簧随温度的变化,带动传动机构进而控制开关机构对电路实现开合控制,本发明的温控装置能适用于各种工作环境、可联组的设定多个温度限位控制多组触头的分合、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3192795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72929.7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H01H6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多温度阶梯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提高温控系统的可靠性和普适性,而且机构简单、安装方便、不需要控制电源、温度自由设定的基于记忆合金的温度自控装置。本发明的装置设有记忆合金弹簧、传动机构、开关机构、绝缘外壳,记忆合金弹簧随温度的变化,带动传动机构进而控制开关机构对电路实现开合控制,本发明的温控装置能适用于各种工作环境、可联组的设定多个温度限位控制多组触头的分合、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659063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1120656.2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掺杂纳米柠檬酸钙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以有机酸根无机离子络合物柠檬酸钙为基体,掺杂稀土离子,通过水热法制得一种稀土掺杂纳米柠檬酸钙荧光粉,其化学式为C12H20Ca3O14:Re3+(Re=Eu、Tb、Dy),其制备步骤包括:(1)钙盐的配制;(2)柠檬酸盐溶液的配制;(3)稀土硝酸盐溶液的制备;(4)稀土掺杂的柠檬酸钙荧光粉的制备。在本发明中,所制备的稀土掺杂纳米柠檬酸钙荧光粉为条形,其长×宽×厚为100~4000×50~400×2~100nm。该发光粉由稀土离子掺杂取代柠檬酸钙中的钙离子并形成发光中心,具有合成产物纯度高,产物发光性与稳定性良好,制备工艺简单,合成条件温和,成本低等优势。本发明所提供的稀土掺杂纳米柠檬酸钙荧光粉可应用于生物荧光标记、发光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16383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144623.4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7728 , C01P2006/80 , C09K11/65 , C09K11/77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离子掺杂碳量子点的提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制备的金属离子掺杂碳量子点中加入丙酮,丙酮与金属离子掺杂碳量子点溶液体积比≥0.5;丙酮与金属离子掺杂碳量子点溶液混合均匀后,金属离子掺杂碳量子点出现团聚现象,溶液由透明变得浑浊,通过离心操作实现金属离子掺杂碳量子点与液体的分离,最后经干燥后得到金属离子掺杂碳量子点粉末。本发明金属离子掺杂碳量子点沉淀剂‑丙酮使得金属离子掺杂碳量子点具有合成产物纯度高、产物发光性与稳定性良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势,克服了金属离子掺杂碳量子制备过程中透析所带来的工艺复杂、成本高、消耗时间长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772297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55807.5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与荧光探针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稀土掺杂柠檬酸锌荧光粉。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光材料,为稀土离子激活的柠檬酸锌有机盐络合物,其化学组成表示式为C12H14O16Zn3-x:xRe3+,其中Re为Eu、Tb等,x为稀土离子取代柠檬酸锌基质中锌离子的量,1%≤x≤9%。本发明的稀土掺杂柠檬酸锌荧光粉为片状,其长×宽为1~10×0.5~5μm。该发光粉由稀土离子掺杂取代柠檬酸锌中的锌离子并形成发光中心,具有合成产物纯度高,产物发光性与稳定性良好等优势。本发明所提供的稀土掺杂柠檬酸锌荧光粉可应用于发光材料、生物荧光标记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46492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589158.0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锌/多孔碳原位复合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极材料生产技术领域。以氯化锌和柠檬酸钠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得柠檬酸锌前驱体,然后通过直接碳化法得到纳米氧化锌/多孔碳原位复合材料。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多孔碳复合材料,由于柠檬酸锌是由柠檬酸根和锌离子以络合方式形成,锌离子在原位位点上受控生成纳米氧化锌,柠檬酸根分解产生多孔碳材料,最终形成了纳米氧化锌均匀弥散分散于多孔碳,形成具有原位复合结构的纳米氧化锌/多孔碳原位复合材料。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氧化锌体积效应、导电率低导致的容量衰减问题,使得高比容量、良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得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9913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141907.5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1V1/28 , G01V1/30 , G06F30/20 , G06F18/241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震约束下的区域白云岩‑蒸发岩组合类型划分方案,具体步骤包括:(1)选定研究区,收集钻井、测井资料建立单井综合柱状图;(2)单因素数据统计,组合样式分类;(3)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建立共生体系识别图版;(4)共生体系平面展布范围厘定;(5)共生体系平面图资料补充。本发明实现了在各种尺度的区域范围内对不同类型共生体系的展布范围进行厘定,进而为沉积相研究提供基础。本发明利用了岩心观察、单井分析和地震识别标志对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进行判别,三者综合约束并逐级递进分析可获得高精度的识别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44556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911190273.6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积地质演化动态模拟方法,通过GIS算法对沉积图件和地貌恢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各个时期同一区域不同情况下的地质图件转化为GIS数据,运用MAYA软件构建每个沉积时期的三维模型,最后将每个沉积时期的三维模型叠加形成沉积单元,渲染出动画,实现对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单元发育过程的动态模拟,为沉积数据可视化分析与模拟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进一步通过模拟模型参数优化的方法来实现对层序沉积体系的高精度模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