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06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09556.0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岩土体内部应力变化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地面基站和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多个监测单元;地面基站包括液压控制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和供能系统;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液压管与监测单元连接;信号传输系统位于液压控制系统之上,用于将液压控制系统传输的电信号转码编译为电波信号并向外传输;供能系统分别为液压控制系统、监测单元和信号传输系统提供电能。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地表位移、裂缝张开度等地表参数较难反映主滑面的破坏阶段的特点,可监测岩土体内部应力变化,可有效监测崩塌发生前的聚能阶段,较好反映主滑面的破坏阶段,丰富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手段,提高了地质灾害的预警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72959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710851889.8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再生混凝土砖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砖包括基础层和吸收层;基础层包括如下组分:水泥,粉煤灰,再生骨料,废钢化玻璃骨料,河沙,水;基础层还包括硅粉和减水剂,该硅粉的质量为水泥、粉煤灰所组成的胶凝材料质量的10%,该减水剂的质量为水泥、粉煤灰所组成的胶凝材料质量的1%;吸收层包括以下组分:水泥,粉煤灰,二氧化钛,再生骨料,亚克力骨料,河沙,水。本发明利用废弃的建筑废弃材料再生代替天然骨料,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贡献,所得再生砖力学强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光催化性能吸收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使得人们可以拥有更好的空气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5908738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80910.3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具体为大尺寸钢与混凝土组合空心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多个桩节,所述的桩节由钢材形成方形框架,所述的方形框架内外侧包有混凝土;所述的内侧混凝土上下端露出钢材,所述的桩节上下层叠,上下相邻桩节的钢材之间形成连接点,连接点处有二次混凝土浇筑层。本发明提供的大尺寸钢与混凝土组合空心抗滑桩,在成孔过程中分阶段进行安装,安装好的桩节既可以当防护结构使用,又是抗滑工程桩的一部分,节省了工期、节省了材料;有着更大的抗弯刚度和更良好的结构延性,较小的壁厚情况下可获得更大的抗滑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3624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94654.5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地下采煤诱发硬岩崩塌防治的应力调控方法,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以解决硬质岩层崩塌的治理成本较高、治理工程的施工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它包括以下步骤:S1、同地区数值模型参数反演学习;S2、目标矿区数值模型参数设置;S3、预测目标矿区地层内应力演化过程;S4、依据预测结果确定卸荷桩施工方案。本发明山区地下采煤诱发硬岩崩塌防治的应力调控方法,施工难度小、成本低,在顶部硬质岩层下方采用人工制造的多组卸荷桩减少顶部硬质岩层的应力集中区,将其隐患点区域的集中荷载分散至其他区域,从而减少隐患点发生崩塌的可能性,尤其适用于西南地区的山区采煤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1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740351.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 成都大学 , 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雨型滑坡韧性防治系统,包括种植在斜坡顶部的草本植物,斜坡中部设置有集水井,集水井内填充有若干反滤材料袋,斜坡底部设置有导水槽,集水井与导水槽之间通过若干虹吸排水管连接;集水井的顶部设置有集水井盖,集水井盖上固定有钢筋石笼挡墙。本发明可实现立体化多层次防治,不同于以往的降雨型滑坡防治措施仅针对滑坡发生前的单一排水或滑坡后设置单一过滤拦挡,本发明综合草本植物疏水特性减少雨水入渗配合植物根系的加筋固土提高斜坡稳定性;雨水形成地表径流后采用消能及多层次过滤系统,大大提高了降雨型滑坡的综合治理能力,兼顾了生态可持续及韧性防灾适应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411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72556.3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炭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生物炭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水泥400~420份,生物炭40~50份,天然砂600~620份,再生粗骨料1000~1200份,水200~210份;其具有高抗压强度和高固碳量,大大提升了再生混凝土的碳封存能力。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便,材料易得,易于生产,具有优异的工业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55493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93320.4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9B2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物理模拟试验中煤层采空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加热底板、设置于加热底板上的加热蜡板、用于制作成型加热蜡板的制样模具;加热蜡板包括若干个并行排列的加热棒,且若干个加热棒之间通过电阻丝串联连接,串联后的两端电阻丝接入第一变压器和第一开关后形成通路;加热底板包括均匀分布于加热底板上的电阻丝,电阻丝的两个边端接入第二变压器和第二开关后形成通路。本发明在物理模拟试验中煤层采空区采动过程中均由电阻丝加热石蜡,使其融化成液体流出,采动过程匀速可预测,开采后无残余石蜡,排除人为因素影响,且对斜坡几乎不产生外力影响,使得模型的变形破坏最大程度上由采动因素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908738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610480910.3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具体为大尺寸钢与混凝土组合空心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多个桩节,所述的桩节由钢材形成方形框架,所述的方形框架内外侧包有混凝土;所述的内侧混凝土上下端露出钢材,所述的桩节上下层叠,上下相邻桩节的钢材之间形成连接点,连接点处有二次混凝土浇筑层。本发明提供的大尺寸钢与混凝土组合空心抗滑桩,在成孔过程中分阶段进行安装,安装好的桩节既可以当防护结构使用,又是抗滑工程桩的一部分,节省了工期、节省了材料;有着更大的抗弯刚度和更良好的结构延性,较小的壁厚情况下可获得更大的抗滑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261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09706.7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动诱发高陡斜坡地质灾害风险性预测方法,属于地质灾害风险预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地质灾害风险性决策模型;对采动高陡斜坡进行现场测绘调查,得到采动高陡斜坡参数;采集采动高陡斜坡上的样品,计算岩层的力学参数和岩性的结构面参数;将采动高陡斜坡参数、采动高陡斜坡岩层的力学参数和岩性的结构面参数输入至地质灾害风险性决策模型的对应岩层中;制定开采方案,将开采方案输入至地质灾害风险性决策模型,预测采动诱发高陡斜坡各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对于已经出现失稳迹象的采动诱发高陡斜坡难以开采和不易进行前期防护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