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961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180095658.3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纽扣型锂离子二次电池,即便被进行回流焊处理,电池性能也不易劣化。该纽扣型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正极层;负极层;隔板,其介于正极层与负极层之间;电解液,其含浸于正极层、负极层及隔板;以及外装体,其具有至少一个面鼓起的纽扣形状,且具有对正极层、负极层、隔板以及电解液进行收纳的密闭空间。该纽扣型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正极层、负极层及隔板全部重叠的主要区域、以及缺少正极层、负极层及隔板中的至少1者的周边区域,主要区域处的纽扣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厚度的最大值相对于主要区域处的纽扣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厚度的最小值的比值、即电池鼓起比率为1.01~1.25。
-
公开(公告)号:CN113454811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080006061.2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H01M50/102
Abstract: 锂二次电池(1)中,正极(2)具备:片状的正极集电体(21),其具有导电性;以及正极活性物质板(22),其为包含锂复合氧化物的板状陶瓷烧结体。正极活性物质板(22)借助导电性接合层(23)而接合于正极集电体(21)。导电性接合层(23)从正极活性物质板(22)的与正极集电体(21)对置的面含浸于正极活性物质板(22)的内部。导电性接合层(23)相对于正极活性物质板(22)的在重合方向上的含浸深度为正极活性物质板(22)的厚度的3%以上且80%以下。由此,在锂二次电池(1)中,能够确保正极活性物质板(22)相对于正极集电体(21)的接合强度且抑制由导电性接合层(23)所引起的电池特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0667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80087008.X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塚春男
IPC: H01M50/10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H01M10/0585 , H01M50/543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1具备:一对外装薄膜(10),它们的外缘(11、12、13、14)彼此以层叠的状态接合,形成内部空间(10C);电池主体(20),其收纳于内部空间(10C);正极极耳端子(31),其在一对外装薄膜(10)之间与电池主体(20)连接,且延伸至外部;以及负极极耳端子(32),其在一对外装薄膜(10)之间与电池主体(20)连接,且延伸至外部。一对外装薄膜(10)分别包括构成彼此对置的面即内表面(10A)的第一树脂层(105)。在一对外装薄膜(10)的至少一个内表面(10A)彼此分离地配置有多个凸部(109)。
-
公开(公告)号:CN11188674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80005514.7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2/02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6
Abstract: 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1),锂二次电池的正极(2)具备:具有导电性的片状的正极集电体(21)以及为包含锂复合氧化物的板状陶瓷烧结体的正极活性物质板(22)。正极活性物质板(22)与正极集电体(21)接合而与隔板(4)对置。负极(3)具备:具有导电性的片状的负极集电体(31)以及包含碳质材料或锂吸储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32)。负极活性物质层(32)涂敷于负极集电体(31)而与隔板(4)对置。外装体(6)经由正极接合层(63)而与正极集电体(21)接合,且经由负极接合层(64)而与负极集电体(31)接合。负极集电体(31)与外装体(6)之间的接合强度亦即负极接合强度小于正极集电体(21)与外装体(6)之间的接合强度亦即正极接合强度。据此,能够抑制外装体(6)产生褶皱。
-
公开(公告)号:CN1118689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1980005615.4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4/131 , H01M10/0566 , H01M50/172 , H01M50/186
Abstract: 提供一种覆膜形态的锂二次电池,其尽管具备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作为正极板,但即使反复弯曲,也不容易在正极板端部附近产生褶皱。该锂二次电池具备: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亦即正极板、负极层、隔板、电解液和1对外包装膜,所述1对外包装膜的外周缘彼此密封而形成收纳电池元件的内部空间,负极层及隔板的相当于外延部的部分比负极层及隔板的相当于主体部的部分更偏向正极板侧。
-
公开(公告)号:CN11506679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80087008.X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塚春男
IPC: H01M50/10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H01M10/0585 , H01M50/543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1具备:一对外装薄膜(10),它们的外缘(11、12、13、14)彼此以层叠的状态接合,形成内部空间(10C);电池主体(20),其收纳于内部空间(10C);正极极耳端子(31),其在一对外装薄膜(10)之间与电池主体(20)连接,且延伸至外部;以及负极极耳端子(32),其在一对外装薄膜(10)之间与电池主体(20)连接,且延伸至外部。一对外装薄膜(10)分别包括构成彼此对置的面即内表面(10A)的第一树脂层(105)。在一对外装薄膜(10)的至少一个内表面(10A)彼此分离地配置有多个凸部(109)。
-
公开(公告)号:CN104067437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80006285.3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26 , H01M2/1646 , H01M4/244 , H01M4/32 , H01M10/24 , H01M10/30 , H01M10/32 , H01M12/08 , H01M2300/0014 , H01M2300/0065 , H01M2300/0091 , Y02E60/124 , Y02E6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锌二次电池,其可防止锌树枝状结晶所导致的正负极之间的短路。本发明的锌二次电池包括:正极;含有锌的负极;浸渍或接触正极和负极的电解液,该电解液由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形成;以及由具有氢氧化物离子导电性的无机固体电解质体形成的隔膜,该隔膜通过设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来使得正极与负极之间彼此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1188674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80005513.2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50/105 , H01M50/409 , H01M4/131 , H01M10/05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外装形态的锂二次电池,其中,具备作为正极板的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并且,即便反复弯曲也不容易在电极端部产生褶皱。该锂二次电池具备:正极板,该正极板为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负极;隔板;电解液;以及1对外装膜,该1对外装膜的外周缘彼此被密封而形成出收纳电池要素的内部空间,外周缘的合计厚度T1为110μm以下,外装膜的正极板侧的隆起高度T2p满足T2p≥1.3T1的关系,外装膜的负极侧的隆起高度T2n满足T2n≥1.3T1的关系,隔板的正极板侧表面上的、正极板端部与外装膜之间的分离距离Wp为200μm以下,隔板的负极侧表面上的、负极端部与外装膜之间的分离距离Wn为200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345481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80006061.2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H01M50/102
Abstract: 锂二次电池(1)中,正极(2)具备:片状的正极集电体(21),其具有导电性;以及正极活性物质板(22),其为包含锂复合氧化物的板状陶瓷烧结体。正极活性物质板(22)借助导电性接合层(23)而接合于正极集电体(21)。导电性接合层(23)从正极活性物质板(22)的与正极集电体(21)对置的面含浸于正极活性物质板(22)的内部。导电性接合层(23)相对于正极活性物质板(22)的在重合方向上的含浸深度为正极活性物质板(22)的厚度的3%以上且80%以下。由此,在锂二次电池(1)中,能够确保正极活性物质板(22)相对于正极集电体(21)的接合强度且抑制由导电性接合层(23)所引起的电池特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86899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80005615.4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2/02 , H01M2/16 , H01M4/131 , H01M10/0566
Abstract: 提供一种覆膜形态的锂二次电池,其尽管具备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作为正极板,但即使反复弯曲,也不容易在正极板端部附近产生褶皱。该锂二次电池具备: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板亦即正极板、负极层、隔板、电解液和1对外包装膜,所述1对外包装膜的外周缘彼此密封而形成收纳电池元件的内部空间,负极层及隔板的相当于外延部的部分比负极层及隔板的相当于主体部的部分更偏向正极板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