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98270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80042185.7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在内部形成有开气孔,并且按照从该开气孔的内表面到达该开气孔的中心的方式设置有突起。具体而言,该突起按照到达将开气孔的剖面形状近似为圆形时的该圆的中心的方式而设置。另外,该突起与其它的部分材质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03210523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52241.5
申请日:2011-11-01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1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的正极,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锂二次电池的特性,提供一种正极的构成。本发明的正极包括:为板状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第一层;包含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和粘合剂的、与所述第一层以层叠状态接合的第二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797624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80044620.4
申请日:2012-09-13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4/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3/006 , C01G53/42 , C01P2002/54 , C01P2004/52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11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正极活性物质前驱体粒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正极活性物质前驱体粒子,是可以通过导入锂而成为含有层状岩盐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该粒子具有以下特征:在形成为近球状的同时,内部大致均匀地设置有许多空隙,平均粒径D50为0.5~5μm,比表面积为3~25m2/g,振实密度除以构成该正极活性物质前驱体粒子的物质的理论密度的值,即相对振实密度为0.25~0.4。
-
公开(公告)号:CN102171863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80139572.5
申请日:2009-12-2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45/1228 , C01G51/50 , C01G53/50 , C01P2002/74 , C01P2004/20 , C01P2004/54 , C01P2004/62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特性的、具有层状岩盐结构的多成分系(钴-镍-锰三元系)的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用的板状粒子或膜由通式:Lip(Cox,Niy,Mnz)O2表示,上述通式中,0.97≤p≤1.07,0.1<x≤0.4,0.3<y≤0.5,0.1<z≤0.5,x+y+z=1,且具有层状岩盐结构,(003)晶面取向为与板面交叉。
-
公开(公告)号:CN11291305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1980053243.2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85 , H01M50/109
Abstract: 利用回流焊方式进行的锡焊用的纽扣型二次电池(1)具备:多孔质的正极(2);多孔质的负极(3);多孔质的隔板(41),其设置于正极(2)与负极(3)之间;电解液(42),其含浸于正极(2)、负极(3)以及隔板(41);以及外装体(5),其具有对正极(2)、负极(3)、隔板(41)以及电解液(42)进行收纳的密闭空间。电解液(42)的量除以正极(2)、负极(3)以及隔板(41)的空隙量之和得到的值为1.025~2.4。由此,能够实现由焊锡回流焊导致的性能降低得到抑制的高性能的纽扣型二次电池(1)。
-
公开(公告)号:CN1129130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80053243.2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85 , H01M50/109
Abstract: 利用回流焊方式进行的锡焊用的纽扣型二次电池(1)具备:多孔质的正极(2);多孔质的负极(3);多孔质的隔板(41),其设置于正极(2)与负极(3)之间;电解液(42),其含浸于正极(2)、负极(3)以及隔板(41);以及外装体(5),其具有对正极(2)、负极(3)、隔板(41)以及电解液(42)进行收纳的密闭空间。电解液(42)的量除以正极(2)、负极(3)以及隔板(41)的空隙量之和得到的值为1.025~2.4。由此,能够实现由焊锡回流焊导致的性能降低得到抑制的高性能的纽扣型二次电池(1)。
-
公开(公告)号:CN103210524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180054938.6
申请日:2011-11-01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1 , H01M4/623 , H01M10/0585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的正极,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锂二次电池的特性的正极的构成。本发明的正极包括:导电性的正极集电体;正极活性物质构成的多个板状粒子,混入比所述板状粒子小的由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构成的微粒子的粘合材料。板状粒子形成为高宽比为4~50。板状粒子配置为覆盖正极集电体的表面的85~98%。粘合材料介于相邻的板状粒子之间而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21052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180052241.5
申请日:2011-11-01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1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的正极,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锂二次电池的特性,提供一种正极的构成。本发明的正极包括:为板状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第一层;包含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和粘合剂的、与所述第一层以层叠状态接合的第二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