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气调节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403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239197.4

    申请日:2024-09-05

    Inventor: 篠田成正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再生处理时水滴难以附着于空气调节通道内的车辆用空气调节系统。具备:空气调节通道,能够供空气流通;第一调湿单元,具有1个以上调湿器件且配置于空气调节通道内,该调湿器件包括:蜂窝结构体,具有外周壁和隔壁,该隔壁配设于外周壁的内侧且区划形成多个隔室,该多个隔室形成从第一端面延伸至第二端面的流路,至少隔壁由具有PTC特性的材料构成;一对电极,设置于蜂窝结构体;以及含吸湿材料层,形成在隔壁的表面上;第二调湿单元,具有1个以上包含吸湿材料的调湿部件且配置于比第一调湿单元靠下游侧的空气调节通道内;以及电源,对调湿器件外加电压。第二调湿单元中的吸湿材料的总量为第一调湿单元中的吸湿材料的总量的0.3~12倍。

    加热器构件及车厢空气调节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3847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1652399.7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加热器构件。加热器构件具备:蜂窝结构体、阴极、阳极、以及含功能材料层。蜂窝结构体具有外周壁和隔壁,该隔壁配设于外周壁的内侧,且区划形成出多个隔室,该多个隔室成为从入口端面延伸至出口端面的流路,至少隔壁由具有PTC特性的材料构成。阴极具有:设置于入口端面上的阴极部分A1、以及与阴极部分A1连结且自入口端面沿流路延伸的方向设置于隔壁的表面的阴极部分B1。阳极具有:设置于出口端面上的阳极部分A2、以及与阳极部分A2连结且自出口端面沿流路延伸的方向设置于隔壁的表面的阳极部分B2。含功能材料层设置于未设置阴极部分B1及阳极部分B2的隔壁、阴极部分B1及阳极部分B2的表面上,且至少含有除湿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