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3337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80077444.1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具有高的高温压缩强度和良好的耐氧化性,可以抑制作业环境的劣化以及形状劣化的热作模具用Ni基合金以及使用其的热锻用模具和使用前述热锻用模具的锻造制品的制造方法。热锻用模具以质量%计为W:7.0~15.0%、Mo:2.5~11.0%、Al:5.0~7.5%、Cr:0.5~7.5%、余量:Ni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热作模具用Ni基合金的表面的80%以上被铝氧化物层覆盖,在上述组成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含有7.0%以下的Ta,进而可以含有选自元素Zr:0.5%以下、Hf:0.5%以下、稀土元素:0.2%以下、Y:0.2%以下、Mg:0.03%以下中的1种或者2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33733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780086993.0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IPC: B21J3/00 , B21J13/02 , C10M125/10 , C10M169/04 , C22C19/05 , C10M103/00 , C10M103/06 , C10N10/02 , C10N30/10 , C10N30/12 , C10N4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将在模具的耐用寿命的方面有利的、Ni基超耐热合金用于模具、且润滑剂使用基本不产生助长氧化腐蚀的化学反应的玻璃系润滑剂的、大气中的热锻材的制造方法。一种热锻材的制造方法,将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被玻璃系润滑剂覆盖的热锻用坯料载置于下模上,通过前述下模和上模挤压前述热锻用坯料,从而形成热锻材,其中,前述下模和上模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为Ni基超耐热合金制,与前述热锻用坯料接触的前述模具的表面被以SiO2为主成分的玻璃系润滑剂覆盖,所述玻璃系润滑剂的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的总量以质量%计为0~10.0%。
-
公开(公告)号:CN11143337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880077444.1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具有高的高温压缩强度和良好的耐氧化性,可以抑制作业环境的劣化以及形状劣化的热作模具用Ni基合金以及使用其的热锻用模具和使用前述热锻用模具的锻造制品的制造方法。热锻用模具以质量%计为W:7.0~15.0%、Mo:2.5~11.0%、Al:5.0~7.5%、Cr:0.5~7.5%、余量:Ni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热作模具用Ni基合金的表面的80%以上被铝氧化物层覆盖,在上述组成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含有7.0%以下的Ta,进而可以含有选自元素Zr:0.5%以下、Hf:0.5%以下、稀土元素:0.2%以下、Y:0.2%以下、Mg:0.03%以下中的1种或者2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33733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780086993.0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IPC: B21J3/00 , B21J13/02 , C10M125/10 , C10M169/04 , C22C19/05 , C10M103/00 , C10M103/06 , C10N10/02 , C10N30/10 , C10N30/12 , C10N4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将在模具的耐用寿命的方面有利的、Ni基超耐热合金用于模具、且润滑剂使用基本不产生助长氧化腐蚀的化学反应的玻璃系润滑剂的、大气中的热锻材的制造方法。一种热锻材的制造方法,将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被玻璃系润滑剂覆盖的热锻用坯料载置于下模上,通过前述下模和上模挤压前述热锻用坯料,从而形成热锻材,其中,前述下模和上模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为Ni基超耐热合金制,与前述热锻用坯料接触的前述模具的表面被以SiO2为主成分的玻璃系润滑剂覆盖,所述玻璃系润滑剂的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的总量以质量%计为0~10.0%。
-
公开(公告)号:CN108136482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680056938.2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Ni基超耐热合金形成的在大气热锻造中不发生作业环境变差以及形状变差的热锻造用模具、使用该热锻造用模具的锻造制品的制造方法以及热锻造模具的制造方法。该热锻造用模具具有由Ni基超耐热合金形成的基材组成,在成形面、侧面的至少一者上具有无机材料的覆盖层,在所述覆盖层中,Si、Cr、Al中的一种以上元素的总含量在Si和金属元素中为30质量%以上;所述Ni基超耐热合金中,以质量%计,W:10.3~11.0%、Mo:9.0~11.0%、Al:5.8~6.8%、且余量为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69835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80037287.3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兼具高的高温压缩强度、耐氧化性以及抗拉强度,能够实现高的生产率或长的模具寿命的热模具用Ni基合金和使用了其的热锻用模具。一种热模具用Ni基合金,其中,以质量%计,W:12.0~16.0%、Mo:1.0~5.0%、Al:5.0~7.5%、Cr:0.5~5.0%、Ta:0.5~7.0%、Ti:0.1~3.5%、C:0.01~0.25%、N:0.0005~0.01%、B:0.05%以下、S:0.015%以下、选自稀土元素、Y、Ca、Mg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总和为0~0.020%、选自Zr、Hf的元素中的1种或2种的总和为1.5%以下、Nb:3.5%以下、Co:15.0%以下、余量为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C和N满足下述关系式1。[关系式1]C/100≤N≤C(数学式中的C、N是指各成分含量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16387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80063368.9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防止双褶状的锻造缺陷的发生的热锻材的制造方法。一种热锻材的制造方法,其是上模和下模这两者均为Ni基超耐热合金制、且通过在大气中使用所述下模和所述上模挤压热锻用坯料来制成热锻材的热锻材的制造方法,所述热锻材的制造方法包括:坯料加热工序,其在加热炉内将所述热锻用坯料加热至1000~1150℃的范围内的加热温度;夹具加热工序,其将把持所述热锻用坯料的把持夹具加热至所述热锻用坯料加热温度的-50℃~+100℃的温度范围内;模具加热工序,其将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加热至950~1100℃的范围内的加热温度;以及,输送工序,其使用安装在机械手上的所述把持夹具将所述热锻用坯料输送至所述下模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14858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80063367.4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防止双褶状的锻造缺陷的发生的热锻材的制造方法。一种热锻材的制造方法,其是包括热锻工序的热锻材的制造方法,所述热锻工序的上模和下模这两者为Ni基超耐热合金制,且通过在大气中使用所述下模和所述上模挤压热锻用坯料来制成热锻材,其中,所述热锻材的制造方法包括:坯料加热工序,其在加热炉内将所述热锻用坯料加热至1025~1150℃的范围内的加热温度;模具加热工序,其将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加热至950~1075℃的范围内的加热温度;以及,输送工序,其通过机械手将所述热锻用坯料从所述加热炉内输送至所述下模上,并且从所述热锻用坯料的加热温度减去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加热温度而得到的值为7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16387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880063368.9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防止双褶状的锻造缺陷的发生的热锻材的制造方法。一种热锻材的制造方法,其是上模和下模这两者均为Ni基超耐热合金制、且通过在大气中使用所述下模和所述上模挤压热锻用坯料来制成热锻材的热锻材的制造方法,所述热锻材的制造方法包括:坯料加热工序,其在加热炉内将所述热锻用坯料加热至1000~1150℃的范围内的加热温度;夹具加热工序,其将把持所述热锻用坯料的把持夹具加热至所述热锻用坯料加热温度的‑50℃~+100℃的温度范围内;模具加热工序,其将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加热至950~1100℃的范围内的加热温度;以及,输送工序,其使用安装在机械手上的所述把持夹具将所述热锻用坯料输送至所述下模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14858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880063367.4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防止双褶状的锻造缺陷的发生的热锻材的制造方法。一种热锻材的制造方法,其是包括热锻工序的热锻材的制造方法,所述热锻工序的上模和下模这两者为Ni基超耐热合金制,且通过在大气中使用所述下模和所述上模挤压热锻用坯料来制成热锻材,其中,所述热锻材的制造方法包括:坯料加热工序,其在加热炉内将所述热锻用坯料加热至1025~1150℃的范围内的加热温度;模具加热工序,其将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加热至950~1075℃的范围内的加热温度;以及,输送工序,其通过机械手将所述热锻用坯料从所述加热炉内输送至所述下模上,并且从所述热锻用坯料的加热温度减去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加热温度而得到的值为75℃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