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99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44420.2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成本石榴石型立方相Li7La3Zr2‑xHfxO12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碳酸锂、氧化镧以及含有杂质铪元素的低成本锆化合物为原料合成Li7La3Zr2‑xHfxO12固态电解质,其中x=0.01‑0.054,然后与固态有机聚合物复合制备固态电解质膜,并将其应用于固态锂电池,考查其应用可行性;本发明大幅降低了立方相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生产成本,有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49601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86763.8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测水铜纳米颗粒流体流动参数及纳米颗粒运动状态的方法,属于分子模拟技术领域。包括建立模型、定义原子、力场平衡、进行能量最小化、进行温度弛豫,达到热力学平衡、进行仿真、数据后处理的步骤。本发明提供了纳米流体模拟过程以及流道模型和纳米颗粒的建立,主要用于研究不同于宏观运动的微观流体,分析其速度,温度,通道内的密度的分布,分析其滑移以及纳米颗粒不同时间的运动状态纳米颗粒的聚集时间,从而给实验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742185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749745.1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1N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00 , G01N2013/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态法测算多孔材料传质系数的装置及其测算方法,属于多孔材料物性参数测算领域。包括:调速鼓风机、温湿度控制器等部件,调速鼓风机将空气鼓入空气管道,温湿度控制器的加热线圈和加湿器将空气加热加湿后经蜂巢结构整流,流量计、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依次安置在蜂巢结构后侧,多孔材料试样上表面与空气管道内壁平齐,湿度计A放置在多孔材料试样上表面处,湿度计B安置在管道出口处,多孔材料试样放在支架上,支架放入注满恒温水的水槽B壁内,水槽B放置于水槽A中,在试样不同厚处放置水分传感器,水分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板与计算机相连。本发明能有效计算试样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分扩散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5388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00544.5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6/14 , H01M10/0525 , B82Y30/00 , D01F9/22 , D01F1/10 , D06C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支撑三维碳纤维内嵌单质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自支撑材料的基体为碳纤维交联而成的三维网络材料,掺入相为纳米级尺寸的单质铝,本发明通过纺丝法加低温热解法,在纺织高分子纤维布的过程中引入纳米铝单质材料,随后通过低温热解使高分子纤维碳化,由此获得自支撑三维碳纤维内嵌单质铝复合材料;本发明纳米铝单质均由碳膜完整连续的包覆,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单质铝的表界面稳定性有明显改善,且单质铝的体积变化问题也受到抑制,可以实现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相对良好的基于锂铝合金化反应储能的锂离子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03913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26433.9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界面兼容性固态锂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分别在PVDF‑HFP基体与无机固态电解质表面化学接枝两性化合物磺酸甜菜碱,得到高离子导电性能的SB‑PVDF‑HFP基体与SB改性的无机固态电解质粉末;然后将以上两种材料与锂盐络合后,制备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并加溶剂制备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将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与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按比例混合制备正极片,并将复合固态电解质膜与正极片组装成膜电极集合体,构建高界面兼容性三维网络离子传输通道的电芯;本发明不仅有效改善了复合固态电解质内部有机/无机两组分之间的界面相容性,而且构建的离子传输网络,提高了固态电解质膜与电极间的界面相容性以及储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35706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1112303.7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期废药急支颗粒的回收方法,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将过期废药急支棕色颗粒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10%的水溶液;将得到的水溶液在温度为180~200℃恒温预碳化得3到~5的h,棕冷色却颗过粒滤以后5将~10得℃到·的m棕in色-1的颗速粒率;在升N温2气至氛80下0~,9将00步℃骤,保2温1~2h,然后冷却至室温、酸洗后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干燥后得到碳微米球材料。本方法以过期废药急支颗粒为碳源,首次通过水热法预碳化和后续高温碳化法回收过期废药急支颗粒制备碳微米球,并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变废为宝,探索了过期废药回收再利用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946189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112286.7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4/46 , H01M10/0525 , C01B25/26 , C01B25/37 , C01B2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回收利用过期碳酸锂药片和硫酸亚铁药片的方法,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将过期碳酸锂药片、过期硫酸亚铁药片、(NH4)2HPO4置于乙醇中混合并研磨2~4h得到研磨物料;在氮气气氛中,将得到的研磨物料在8~1温0度h,得为6到50黑~色750M℃g2煅+/烧LiFePO4/C粉末。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同时回收利用过期碳酸锂药片和硫酸亚铁药片的方法,具体主要是利用过期碳酸锂药片和硫酸亚铁药片为原料,制得黑色的Mg2+/LiFePO4/C粉末,并将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充分利用了废弃药品中的非医疗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380599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10773015.0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8G73/06 , C08K5/42 , C25D9/02 , H01M4/60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菜状对甲基苯磺酸钠掺杂聚吡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电化学恒压反应一段时间后,在预处理后的工作电极表面上沉积一层花菜状对甲基苯磺酸钠掺杂的聚吡咯,该对甲基苯磺酸钠掺杂的聚吡咯与金属基体结合紧密,且颗粒表面凸凹不平,比表面积大,用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电导率高,具有丰富的储钠活性位,机械性能好,无需添加额外的导电剂和粘结剂,改善了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比容量及循环稳定性能,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首次实现了花菜状对甲基苯磺酸钠掺杂聚吡咯的制备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26247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570654.2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Cu掺杂三维有序非晶TiO2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应用,属于新能源材料的开发与研究领域。本发明以Cu掺杂三维有序非晶TiO2纳米管阵列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极。以阳极氧化法制备的非晶TiO2纳米管阵列为工作电极,铂片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以含铜盐的溶液为电解液,恒电位沉积一段时间后,制得Cu掺杂的三维有序非晶TiO2纳米管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充分利用了金属Cu导电率高的优点改善了电极的充/放电比容量及循环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44099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27797.2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磺化聚苯酚薄膜的制备方法,以磺化苯酚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以三电极(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为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扫描或计时安培法扫描进行阳极氧化反应实现单体的电化学聚合反应,从而在工作电极表面生成一层黄色或棕黄色的磺化聚苯酚薄膜。苯酚前体的磺酸官能团化赋予了聚合物薄膜一定的质子交换能力,大大改善了聚合物薄膜的导电能力,可得到较厚的聚合物薄膜,为便携式微小型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开发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并为其它一些可能的特殊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方便的制备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