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03737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901353.9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213/69 , C07D401/12 , C07D413/12 , C07D417/12 , A61K31/4412 , A61K31/4439 , A61K31/496 , A61K31/702 , A61K38/1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类羟基吡啶酮类化合物及其作为克服细菌生物膜耐药的抗生素增敏剂的应用。所述的羟基吡啶酮结构衍生物如式I所示,本发明以羟基吡啶酮为母核,在N‑1位,C‑2位,C‑6位引入疏水碳链,不同位点取代芳香环,含巯基的杂环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羟基吡啶酮类化合物,所得化合物大都具有优秀的抗细菌生物膜活性。与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常用抗生素联用后,增强了抗生素对耐药菌的敏感性,提升了抗生素对不同临床耐药菌株的抗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0373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0901353.9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213/69 , C07D401/12 , C07D413/12 , C07D417/12 , A61K31/4412 , A61K31/4439 , A61K31/496 , A61K31/702 , A61K38/1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类羟基吡啶酮类化合物及其作为克服细菌生物膜耐药的抗生素增敏剂的应用。所述的羟基吡啶酮结构衍生物如式I所示,本发明以羟基吡啶酮为母核,在N‑1位,C‑2位,C‑6位引入疏水碳链,不同位点取代芳香环,含巯基的杂环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羟基吡啶酮类化合物,所得化合物大都具有优秀的抗细菌生物膜活性。与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常用抗生素联用后,增强了抗生素对耐药菌的敏感性,提升了抗生素对不同临床耐药菌株的抗菌能力。#imgabs0#
-